新浪财经

三位理财师破解财富密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14:06 东方今报

  首席记者 王毅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如是评价“2007,这个财经风云激荡的年份”:“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听听理财师从专业角度对昨天的回眸及对明天的展望吧。

  ○陈默:难忘三大现象

  陈默是光大银行郑州分行零售部财富中心经理,金融理财师(AFP),常常为媒体撰写理财文章,在他眼里,2007年哪些事情值得记忆呢?

  ◎银行理财产品

  资本市场的火热,也为银行理财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2004年国内理财市场大战的主角是单一的债券结构型理财产品,到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百花齐放,包括资产管理类理财产品、A股结构化理财产品、新股申购理财产品、HYBRID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等,构建起更广阔的投资渠道体系,为市民理财资金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安全的保障和更可观的收益。

  2007年上半年,24家主要中外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为3886亿元,接近2006年全年4000亿元的发行量,与股票、基金“三分天下”,占据着国内个人金融理财市场的重要位置。

  ◎存款搬家

  与资本市场赚钱效应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以每月数千亿元的疯狂速度向股市转移,银行储蓄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搬家”变局。

  我国从2002年开始进入低利率时期,一年期存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一直居高不下、逐年递增。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2007年一季度以前,居民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比例一直高居支出选择之首,但二季度起发生逆转,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首次超过“更多储蓄”的比例,达40.2%。第三季度此比例再升4.1个百分点,创44.3%的历史新高。

  自2006年10月起,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出现6年来首度下降,拉开了存款搬家的大幕,2007年4月居民储蓄存款单月减少1674亿元,并连续5个月负增长,10月份单月下降额更是高达5062亿元,创下历史最大降幅。

  “储蓄存款搬家”标志着中国金融结构继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之后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下全民投资意识的觉醒。

  ◎宏观调控

  2007年,央行以空前的频率进行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加息”、“上调准备金”成为资本市场政策面的晴雨表。

  由于我国近年来大量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稳定升值,汇改以来累计升值达10.7%,2007年累计升值幅度达6.59%,汇率中间价75次创下新高,于去年12月25日首次突破7.32元大关。以上种种因素为国内流动性带来严重挑战,CPI指数一再飙升,2007年8月至11月,中国的CPI上涨幅度连续4个月超过6%,其中11月更是创下6.9%的新高。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央行在2007年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自2007年3月18日至12月21日,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自年初的2.52%上升至4.14%,增幅达到64%;同时,2007年央行连续10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创下20余年历史新高,同时也定下了2008年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的基调。

  ○范博:2008年是基金组合投资年

  作为建行河南省分行的金牌理财师,国际金融理财师范博与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颇有些相似。而多年的专业研究及信息积累,使他对包括基金投资在内的投资组合积累了一些心得,对于2008年,他的判断是:“如果2006年、2007年投资者关注最多的还是投资股票方向的基金,那么2008年将是基金组合投资年。当市场存在高风险的时候,需要及时通过基金的转换来调整股票型基金的比例,通过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来规避股票市场调整的风险。”“所谓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即需要有多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以降低集中投资的风险。”具体来说,范博建议把握四个原则。

  首先,既要有主动型的股票基金,也要有被动型的指数型股票基金。通过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型基金的组合配置,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降低整体组合的风险,比如博时主题、华夏优势和长城久泰中标300组合;其次,选择几家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的主动型基金构成基金组合。这样的组合在遇到某单一基金公司业绩出现整体性波动时,可以降低风险;再次,选择主动型基金时,需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选股风格,关注一下所选基金的重仓股,具有雷同重仓股的基金分散风险的效果不大。比如选择华安宏利基金和华安中小盘成长进行配置,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最后,建立了基金组合后,不宜经常进行更换,对一只基金的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观察。当然,投资者也可以结合未来的市场走势对组合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如当国内股票市场进入调整周期的时候,通过基金转换等形式加大组合中债券型基金和QDII基金的配置,以期获得较高收益,降低风险。

  ○马晓军:2008年或将“美元涨、黄金也涨”

  黄金是国际公认的硬通货,随着中国黄金交易市场和黄金投资市场的相继开放,黄金再次引发众多投资者的淘金热情。从2007年8月底开始,休整了大半年的黄金市场开始发飙,再创27年新高。

  盘点2007年的黄金市场,兴业银行郑州分行财富管理处处长马晓军首先拿出了数据:“2007年在美元汇率不断走低、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的背景下,国际黄金价格从601美元/盎司,最高升至845美元/盎司,涨幅40.5%,距历史高点850美元/盎司仅一步之遥。而国内黄金价格从年初的156元/克,最高升至203元/克,涨幅30%,国内黄金价格也创下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以来的最高价格。”

  从时间上看,2007年1~9月,国内和国际黄金价格都处于横盘整理阶段,国内黄金在157~166元/克、国际黄金在640~690美元/盎司波动。而在9月份以后,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和美元汇率的大幅下跌,导致投资者大举买入具有避险作用的黄金。国际黄金价格从670美元/盎司升至845美元/盎司,国内黄金从163元/克升至203元/克。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涨幅在黄金历史上并不多见。

  从国内黄金市场看,他认为2007年也有几个重要事件不能不提:首先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对个人投资者开放,这在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历史上是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尽管只有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推出此项业务,但它对我国黄金市场的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其次,2007年10月,国内首个黄金信托产品发售,发售额1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这标志着金融机构开始涉猎黄金市场,对活跃国内黄金交易有积极意义。再者,2007年6月,人民银行批准瑞银、汇丰银行等5家外资机构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为活跃交易所交易提供了基础。

  至于2008年黄金投资,马晓军认为“黄金的上升趋势没有改变”——2008年国际黄金价格将有望结束调整,并重新进入上涨阶段,目标看高1000美元。而国内黄金价格将继续追随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预期国内金价最高有望达到234元/克。

  他还指出2008年黄金市场的另一大特点是:黄金走势可能脱离美元汇率,走出独立行情。从传统意义上讲,由于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所以黄金与美元汇率负相关,即美元涨黄金跌,美元跌黄金涨。“但在1996~1997年黄金价格一度与美元汇率没有相关性,只是在2003年以后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性才重新加强。2008年,美元汇率有望触底反弹,但与此相反,黄金价格却有望摆脱美元汇率制约”,呈现出“美元涨、黄金也涨”的新格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