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生的三个钱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2:51 新闻晨报

  □兴业基金 钟宁瑶

  “人的一生有三个钱包”,这是万通集团主席冯仑先生的新著《野蛮生长》的一个观点。这本有趣的文集将冯先生纵横江湖二十多年来的思想做了系统性梳理,文如其人,读来如同醍醐灌顶。

  冯先生说,人的一生大多在“三个钱包”中调配。第一个钱包是“现实中”的钱包,就是你的现金或资产,是“看得到”的钱,也是一般人经常在计算的钱包;第二个钱包是信用,意思是“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这个钱包是“抽象的”,虚拟的,一般人度量不出来;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不仅抽象,而且经常被忽略。

  人在不同情境、心态下,对钱的感觉不一样,“在困难的时候,一块钱可能顶100万,但当你有一个亿的时候,就觉得100万也似乎不是钱”。冯仑说,对一个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放大第二个钱包,调整第三个钱包,守住第一个钱包。守住第一个是根本,放大第二个才能促进第一个钱包的增长,但最后是调整心理预期和实际的风险控制,不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的地方,让心理钱包总是很平衡。“冯氏理论”对个人投资也一样适用。本金、杠杆和心理因素,任一一项调配不好,就会严重影响投资策略。笔者以为,相对于前两个钱包,“第三个钱包”尽管“看不到”且更为抽象,但却是每一天都在影响着投资决策。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许多股民会把已经抛掉的股票的损失,和没有抛掉的股票的损失划入两个账户。抛售之前是“账面损失”,抛售之后就成了“实际损失”,许多人可以接受“账面损失”,却无法接受“实际损失”,认为前者是数字上的变化,但后者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就造成了应该止损的股票或者基金没有及时止损,即使终于等到了平仓的时候,也付出了很多机会成本。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