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幸福是理财的终极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20:05 《理财周刊》

  口述/张怡筠 整理/张安立

  认清理财跑道的目标

  理财与幸福的关系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我们理财前,应该先弄清楚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也就是我们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累积金钱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累积幸福才是理财的终极目标。

  “金钱心理学”指出,金钱不是买卖东西的货币,它其实牵动人们内心深处很多心理因素。许多人认为,有了钱我们就有了能量,其中包括自信、自尊、安全感、对未来的希望,还有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金钱代表自由。其实,正是因为自信、自尊、安全感等等这些,才使我们对金钱兴致勃勃。然而在累积财富时,很多人忙忙碌碌理财,却忽略了理财开始时的意义和目的,他们一味的奔波于财富之中,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累积幸福。有的人以为有钱后可以自由,却发现理财后更不自由了,有的人希望有钱可以讨人喜欢,真的有钱后却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为了贪图他的财富,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这些都背离了我们理财的本意。

  这就像为了追求幸福,人们一头载入理财的跑道,但往往跑着跑着,就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起跑的终极目的在哪里。

  别被“快乐跑步机”拖垮

  很多人在理财中有疑惑,本来认为“我只要这次赚了钱,就会开心很多”,可真的赚钱了,却没有当初想象中开心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发现,心情和财富的关系就好比一台“快乐跑步机”。在我们踏上跑步机后,如果维持一开始的速度奔跑,只能原地不动,只有加快速度,超过跑步机的速度,才会有进展。在快乐上也是如此。原来有了100万元,很开心,但慢慢适应了100万元这个强度,要150万元才会开心,到再下次就变成了200万元。就像跑步机,在适应了一个状态后要更高的强度、更大的刺激才有同样的快乐。正因为有了“快乐跑步机”的效应,有些人炒

股票,开始觉得每年有10%的收益很满足,可是真的达成后,就觉得有20%的收益才会开心,这就是人们的心理运作原理。很多人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心理的跑步机,一旦上了机器就下不来了,只有一直不断奔跑。

  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光光打理口袋里的钱,而是做幸福的投资者,这些人会清楚意识到可能出现的“不断奔跑”的情况,而能改变这种情况的方式可能只有善用累积来的财富。因为金钱如果只是数字没多大用处,只有把它变成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事物、活动。比较直接的可以是感官上的享受。比如去吃顿好的,买套

豪宅,穿名牌衣服,提名牌包等等,这些都使人产生快感。然而只做这些当然不够。我们可以把钱花在有满足感的事情上,例如旅游、爬山、下海等等自己喜爱的、考验自己的事情上。很多有钱人会花大价钱、大精力坐飞机去国外,参加铁人三项赛,把自己累的半死,但他们觉得真的快乐。这其实就是寻求心理上的一种快乐、满足。另外,钱财带来的快乐还可以是因为做有成就感的事情,例如学习某些技能,像摄影、极限运动等等。或者像很多企业家那样投入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又或者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同样快乐。如果有了钱却不能让身边的人幸福,那么自己也不会有幸福感。总之,只有善用累积的财富,才会有幸福感。

  穿上幸福的“防弹衣”

  另外,在我三年多研究理财情商的经验中发现,从事理财的人中,能真正累积幸福的人都拥有平衡的生活状态。理财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大部分。他们的生活内涵丰富,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朋友关系融洽、家庭美满、工作有成就。他们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不把重心偏重到任何一边,做轻松的投资者,不作失魂落魄的理财家。我们当然希望财产不要缩水,可就算财产有起伏,这些人是最不容易丧失幸福感觉的。他们有情绪的“防弹衣”、幸福的“防弹衣”,财产的多少不会过于影响他们幸福的感受。

  总之,要幸福理财,就要把理财当成幸福生活经营的一部分,而不是误以为理财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搞清楚。理财是需要我们抬头望向远方,认清目标,调整方向,运用手中财富,让人们通向幸福的彼岸。

  (张怡筠,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情商研究专家,上海电视台《心灵花园》及湖南卫视《变形记》节目嘉宾主持。曾花三年多时间做理财情商研究,《爱上情商网》网站:www.iloveEQ.com心理学总监,企业培训师(五百多家知名企业),新书《爱情其实很简单》作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