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年轻人成理财主力 风险意识待补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17:5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1 、年龄VS理财

  26—35岁的人最关注理财

  原因:经济压力使青年人有理财的强烈需求   

  [调查数据]

  本次参加问卷调查的人士年龄涵盖青年、中年、老年。在关注理财的人群中,25岁以下人士占21%,26-35岁人士占37%,36-45岁人士占24%,46-55岁人士占12%,56岁人士以上占6%。

  结论: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士对理财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差别。

  [专家解读]

  对

理财关注的人士集中在45岁以下,也就是说青年人对理财最为关注,也是理财需求最旺盛的社会群体。理财专家们认为,这部分人士正处于家庭与事业的开创阶段,沉重的开支压力也促使了理财的强烈需求。其中尤以26-35岁人士的关注度最高。这部分人士或者刚刚开始工作,经济收入较低且花销较大,资产增值需要强烈;或者是刚刚结婚,经济收入增加且生活稳定,已经有一定的财务能力,但为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较大的支出,也有很强的理财需求;或者是开始养育子女,需要为子女的教育进行准备,并且对资产的流动性有较强的偏好,因此理财意识较强。

  (投资者在包括年龄、家庭结构、收入等要素方面的不同选择与偏好,显示出四川居民不同的理财特征。对于这些理财特征,我们并没有发现不同地域因素的影响。)

  2 、收益VS风险

  52.65%的人更看重收益

  原因:投资者过分关注收益致盲目攀比   

  [调查数据]

  从整体上看,52.65%的人表示在选择银行

理财产品时更侧重于收益水平,36.43%的人表示更侧重于风险,而选择流动性与服务的人只占到10.89%。在56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有56.25%的人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更注重收益,只有26.56%的人侧重考虑风险问题,表明56岁以上老年人群在过分关注收益水平和忽视风险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结论:虽然不同年龄段人士对理财的关注程度存在差距,但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其首要关注的因素却呈现相似特征:关注收益水平胜于风险,对流动性和服务则没有过多考虑。

  [专家解读]

  这种过分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的现象,一方面表明了当前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首要心理预期是实现较高收益,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收益机制缺乏充分的认识。过分关注收益特别是商业银行公布的预期收益,将导致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上盲目攀高,并导致商业银行将理财资金运用于高风险领域,以及投资者与商业银行的纠纷等问题。

  友情提醒:对老年人来说,由于其自身的身体因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宜参与高风险理财投资,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应当多考虑风险,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

  3、家庭结构VS理财

  “三代同堂”、“三口之家”最关注收益

  原因:家庭和事业越稳定的人越具风险承受能力   

  [调查数据]

  本次调查将投资者分为单身一族、二人世界、三口之家、三代同堂以及其他等五种家庭结构,调查显示不同家庭结构有着不同的理财偏好,家庭结构对理财偏好的影响明显。我们将理财偏好分为收益、风险、服务与流动性四个要素。调查结果显示,跟年龄结构呈现的特征相似,各种家庭结构的人士都最为看重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而对其服务和流动性关注很少。在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比较时,我们发现对收益的关注程度以“三代同堂”最为强烈,关注收益的比关注风险的多了将近一倍。其次对收益较为关注的是“三口之家”,关注收益的比关注风险的多了将近50%。

  [专家解读]

  “三代同堂”、“三口之家”的家庭最关注收益,究其原因,可能是家庭和事业越稳定的人士越具有风险承受能力,而希望获得较高的理财收益。此外,相对于其他家庭,“三口之家”对流动性的关注最低,表明了这一类家庭通常具有较好的储蓄,对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并不关注。

  此外,对“二人世界”人士的调查显示,他们对收益与风险是同样看重的,各占约40%。这表明该群体人士多数正处在事业与家庭的初创时期,家庭和事业相对其他人群较不稳定,开销占收入的比重较大,积蓄较少导致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小,因此对收益与风险同样关注。这部分人士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相比其它人群,更为看重流动性。这也是因为家庭和事业的不稳定,以及开销的不确定性与比重较高,所以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对他们来说就至关重要。

  4、收入VS理财

  年入30万元是“分水岭”

  30万以下以流动资产为主,30万以上主要投资不动产

  [调查数据]

  理财产品的选择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明显。调查显示,年收入少于30万元的人士主要的理财方式是银行存款与债券,其次是基金与

股票,银行理财产品在这部分人群的选择中排倒数第二,仅高于信托产品。其中年收入5万元以下人士更偏重银行存款与债券,年收入5至10万元人士对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的偏好无明显差别,年收入10至30万元人士对股票的偏好最大,而年收入30万元以上人士主要投资于不动产。

  此外在资产配置中,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比较稳定,其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人士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较高。

  结论:收入水平决定理财资产配置方式。

  5、专家VS自我理财

  超过六成投资者自己理财

  原因:理财专家尚未取得信任,都希望得到理财免费培训

  [调查数据]

  随着理财产品交易结构的日趋复杂,鉴于知识结构、精力、能力等制约,普通投资者将越来越难以自行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和比较,需要理财专家为投资者提供理财管理服务。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投资者选择自己管理理财事务,只有39%的投资者愿意接受专家管理理财事务。尽管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投资者倾向于自己管理理财事务,但专家理财的理念已经在一部分投资者中得到认可和根植。

  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所有人士都希望得到更多的专业理财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的理财知识免费培训,以及从专家和理财机构得到更多的信息披露和理财咨询。由此看出,大多数投资者不希望专家代替自己管理理财资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专家理财的能力和受托责任缺乏信任,同时也承认和相信自己并不具备管理理财资产的较好能力。

  [专家解读]

  从长远来看,专家理财的方式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一方面我国理财产品市场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专家理财的方式还感到较为陌生,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投资者不愿意显露自己的“家财”,加之国内目前还缺乏真正的专家理财队伍,各类伪专家理财师层出不穷,导致国内投资者对专家理财缺乏信任。

  6 、收费VS免费

  15%的人愿意付费

  [调查数据]

  在关于接受理财机构或专家服务时是否愿意付费的问题上,绝大多数人表示要根据服务质量而定,这部分人群占74%;直接表示愿意付费的占到总人数的15%;11%的人士明确不愿意为理财服务付费。

  [专家解读]

  在考虑年龄、家庭结构、收入、地域等因素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差别并不明显。愿意根据服务质量决定是否付费,是投资者理财观念逐渐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也为理财机构开展服务提供了契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