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个股市菜鸟的闲钱成长路 4年投资资产翻十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 07:19 南方人物周刊

  从朦胧到清晰,从无知到懂得风险与收益分析,从保守到激进,这是一个股市菜鸟打理"闲钱"的成长路

  8月23日中午,深圳龙岗企业家协会的一个小饭局上。在这个"总"那个"总"的呼喝声中,吴丽萍静静地喝着碗里的汤。她显得有些拘谨。

  吴丽萍不是企业家,她只是一个在深圳闯荡的个体工商户,从事鞋料批发业务。这样的人在特区街头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抓就是一把。同样地,在街上走,她和路人甲乙丙丁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比大部分人更加朴素,更加不起眼。

  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几年前对于理财"一点概念都没有"的中年妇女,在4年前抱着"搏一搏、试试看"的心理,买了四十万的基金,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之路。

  让她始料不及的是,4年的投资让她的资产翻了十倍。

  "她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刚开始对投资理财一点概念都没有,只是一个做小生意的普通人,靠着一小笔一小笔的投资积累起来,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有些激进冒险的投资者。这也是大部分普通市民投资经历的一个缩影。"吴丽萍的投资顾问刘碧新如是说。

  1992年,都说是个春天。作为春天的发源地,深圳成了遍地黄金的代名词,无数的年轻人带着一夜暴富的憧憬涌进这个新兴的特区。吴丽萍也裹挟在浩浩荡荡的淘金大军里来到这座城市。

  来到深圳后,才发现这个地方并没有传说中的处处春暖花开,生活也不见得有何翻天覆地的更改,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守在一个小照相馆里看着每天日出又日落--吴丽萍在老家湛江的时候,也是开照相馆做小生意的。

  就这样安静地度过在异乡生活的前三年,照相馆外的世界已经换了几遭。终于积累了一点资金,又经常听到朋友说做鞋料的生意很赚钱,吴丽萍终于决定结束在小照相馆里消磨时光的日子,开始做鞋料的批发业务。

  1995年的时候,做鞋料生意的人还不多,基本上有投入就能有回报。不到两年的时间,手里开始有了一点余钱,吴丽萍又思量着,这笔钱拿来做什么事情呢。

  还是朋友的建议:炒股吧。1997年,正值中国股市第二次牛市的最牛时期,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指数上涨了1.09倍。觉得有机可乘,吴丽萍便把自己做生意赚来的十几万元投到股市上。

  一入市才知道股市这趟水有多深。1997年5月12日,

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当天形成大牛市的顶峰,此后股指便一下跌了500点,跌幅达到30%多。一入市就被套牢,让当时的股市菜鸟吴丽萍有些手足无措了。再想想,暂时也不会需要这笔钱,现在抛了只能是血本无归,不如干脆做长线算了。于是,本来打算做短线的她被迫放长线了。

  这个长线一放就是十年。一直到今年年初,她才把十年前买来的

股票抛了。到底还是赚了一笔。

  至于楼市,在上个世纪末的珠三角,还是风平浪静,普通人都很难料到,不用十年时间,楼市已经是一日千里了。1999年,吴丽萍在广州黄埔买了一套房子,两年后卖出去的时候,也只是赚了几万元。

  那个时候,对于一个整天忙于鞋料批发的小生意人来说,理财、投资都是陌生而遥远的词眼,虽然在朦胧中,她已经有了如何处置手里的"闲钱"的思考了。

  2002年,吴丽萍打算在龙岗买房,便一次性付清当时均价为2600元/平方米的房子,如今这里已经是8000元的均价了。2003年,又想在罗湖买房,这次买房让她认识了当时的理财经理刘碧新。

  "当时她只懂得把钱放在银行,赚取一点微薄的利息。每次到银行都是一笔几千块地存钱。后来她开始做投资时要算账,我帮她弄了一天,清算几十笔几千块的存款,工作极为琐碎。"刘碧新回忆。

  两个人认识不久,关系就变得很好。这时候,刘碧新开始建议吴丽萍做一些投资。"放在银行里收益太少了,拿出来做投资只要能保本都比放着好。"依然是听从别人的建议,吴丽萍开始心动了。

  第一笔投资是花几十万买进南方避险基金,半年后抛出时,已经能保本了。

  接下来,吴丽萍的投资领域开始扩散,从基金到保险、汇理财、信托,这些项目的一个共通点是收益不快、但风险也比较低。也印证了刘碧新的评价:"她当时就是典型的保守型客户。"

  风险低也并不意味着没风险,特别是在熊市大环境中,炒基金的风险还是不小的。

  2004年,"国九条"只"落"而没有"实",干打雷不下雨,让市场期待了一年,也失望了一年。很多人在风雨飘摇的熊市里变得焦灼。有一段时间,吴丽萍也觉得手中的一些基金希望不大了,想过抛掉算了,在刘碧新的劝说下才坚持下去。

  最后还是挺过来了,而且,她还创造了一个小奇迹:在几年的熊市里,她的基金却一直都是只赚不亏,虽然那时候的收益只有百分之十几。

  吴丽萍是刘碧新的忠实客户,以前对她基本是言听计从。2005年,刘碧新跳槽到浦发银行,吴丽萍便跟着把自己的资金和理财投资转移到浦发银行。

  但慢慢的,刘碧新却发现吴不再像以前那么保守了。

  "经过熊市的人,一般在牛市里都还相对谨慎些,因为他们对风险有更切身的体会。"但吴丽萍却和很多经历熊市的人不一样,"她变得越来越激进了,现在有时候还不听我的分析,见到什么新基金就想买。或许是因为她投资以来从没有亏过吧。"刘碧新的话有些许无奈、些许担忧。

  吴丽萍却一点都不担心。随着投资的收益越来越大,她的精力也更多地放在这方面,原来的鞋料生意虽然还做,但看上去更像是副业了,因为"现在的收入里投资赚的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现在很多外籍人士包括香港人到深圳来炒楼,他们主要炒的是商铺。本地人炒楼更多的是住房。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股市也如此。"但是,最近一直被刘碧新说"过于冒进"的吴丽萍还是有些小心翼翼的,"深圳现在很多人炒股和炒房,我觉得股市的风险太大了,房地产就更大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目前她也还没到能在房地产市场一掷千金的地步。

  现在,她慢慢地减少其他项目的投资,把钱都转到基金上来,在基金上的投入占据她投资总额的一半。保险是另一个大项目,占据她投资总额的30%。"投资型保险虽然收益较慢,也不多,但基本上没什么风险。"

  几天前,吴丽萍又花了几十万吃进一个基金。买完后才慢悠悠地给以前自己言听计从的刘碧新打电话:"我又买了一个基金啦。"

  刘碧新有些着急:"我还没对这个基金的风险做过详细的分析,你这样是很冒险的。"

  "没事。"经过几年的学习,吴丽萍已经开始对投资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开始会自己分析现在各种市场的风险,特别是让她获益最大的基金项目。

  "那个基金这几天已经涨啦。现在买基金我一般是半年内抛出,都能有60%的收益。"她有些得意地跟记者说。

  "我看好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不是已经突破5000点了吗?听人家说还要突破5500点呢。至少在08年奥运会之前,我觉得都会涨下去的。"

  "奥运之后呢?"

  "到时再看看呗。"

  (应受访者要求,吴丽萍为化名)

  吴女士是个典型的生意人,哪里有赚钱机会,哪里就会有她的身影,这是许多生意人成功的特质,也正是这样的特质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把握一次又一次的投资机会,赚到第一桶、第二桶甚至是第三桶金。

  从投机到投资,这是财富积累的飞跃阶段,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过程后,很多人都会面临"投资瓶颈",就是发现财富的积累速度在减慢,逐渐开始对风险有了感觉,怕失去已有的东西。这时候,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总结一下过往每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梳理下一步的投资策略,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投资理念才能让财富继续稳步增长,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升值。(郑廷鑫)

  相关报道:

  手中闲钱还贷还是投资

  家中闲钱15万中长期投资基金

  50万闲钱如何打理 三分法投资让钱生钱

  更多精彩尽在新浪理财频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91,000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