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位私人金融顾问5年总结:百姓理财欲越来越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8:33 今日早报

  从凌晨3点起床,搬着凳子等在银行门口买国债,到现在啃着面包在证券公司盯盘。5年来,储蓄国债降温,股市瞬间转身,基金投资火爆——浙江资本市场此消彼长的三大信号,宛如一幅天气变化的“七彩云图”,折射出百姓对投资理念、个人财富不断增值,也勾勒出这5年来浙江经济蓬勃发展的轨迹。

  本报记者 黄丹

  理财队伍壮大10倍 客户壮大了1000倍

  (郭剑,杭城第一批私人金融顾问之一,2000年,浦发银行率先大张旗鼓在报纸上推出私人金融顾问这个团队。他们的出场在杭城金融界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

  大概是2001年底,在浦发银行工作3年后,我有了一个新的头衔:“私人金融顾问”。但是,说实话当时连我自己都还不清楚个人理财到底能做些什么,而我们的团队也只有5个人,每个人开始都只有一个客户。

  凭着一股激情,上任头天,我就换了生平第一笔美元,并尝试着做外汇交易、购买开放式基金。自己首先充当了理财产品尝鲜者的角色,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不过,杭州当时的个人理财还仅仅是帮客户做存款组合,比如零存整取、定期存款等不同存款产品的组合,跟国外银行的个人理财有着很大的差距。

  广告宣传没几天,我碰到来办理美元结汇业务的胡先生。胡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很大一部分工资是直接用美元支付的,每月大概有五六百美元的存款。当时,人民币和美元的

汇率基本固定。我就给他做了分析,并建议他存美元定期。5年多来,胡先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

  记得2002年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初期,媒体对境外金融机构的描写,让大家知道了海外有很多好的理财产品。不过,当时已经成立并运作的开放式基金也只有华安创新、南方稳健和华夏成长这3个。由于股市低迷,老百姓还不能接受基金投资这种专家理财方式。直到2003年末,基金的总数也只有50几个。

  从2004年初开始,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渗透,中资银行不断借鉴境外理财产品,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就在那个时候,我自己开始炒外汇,也向胡先生推荐了当时相当受欢迎的外汇理财产品。

  2005年7月的汇改以及随后而来波澜壮阔的股市牛市行情,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动辄超过100亿的基金发行规模反映了理财市场的潜力。而老百姓从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因素,更是让银行看到了理财机会。

  这两年股市走牛,但是我手头有不少客户还是不愿意接触股市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渠道。于是,我给他们做了一个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比如,我把胡先生现有的6万元拆分成两笔资金,其中1万元用来投资股票型基金,预期最多亏损10%,即1000元;另外5万元买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至少在2%以上,即至少可赚1000元。这个组合他接受了,而现在的收益也让他相当满意。

  5年来,百姓理财欲望一年比一年强烈。我们的团队也因此茁壮成长。从初始的5个理财师、5个客户,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0个理财师,而平均每个人手中都有100个客户。

  从理财产品变化看 百姓理财观念变迁

  (浙江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百姓理财观念浓郁——金融机构蜂拥而至——理财产品丰富多样——个人理财多元化,这是一根浙江5年资本市场的主动脉。回头看近5年来理财市场的变化,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2004年初开始,百姓的荷包越来越鼓。这一年杭州市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5707亿元。民间资本殷实,金融理财成为百姓的自发需求,这种需求与银行的想法一拍即合,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也多了起来,如外汇交易、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信托产品、QDII等相继涌现。

  “从那时候起,老百姓去银行,不再是只有存钱和贷款那么简单了。”中国银行浙江分行营业部经理赵建民说,这期间,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渐渗透,中资银行不断借鉴境外理财产品,推出了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激发了老百姓的理财意识。

  2005年1月,银行业管理部门将炒金大门打开,手中有充足闲钱的浙江人随之喷发出来。当时农行在浙江敲响“第一槌”,率先推出实物黄金业务。销售首日,全省各家媒体早早聚集在金融超市,当运送金条的押运车抵达时,闪光灯一片。当时黄金的价格是每克115.7元,当年首批购入金条的人,一年后开放赎回时都赚得钵满盆满。

  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5元,已连续6年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三位。老百姓手中的资本更加殷实了。这期间,基金赚钱效应凸显,浙江各地流行买基金,投资热情高昂。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研究中心推出的封闭式基金交易计划为例,从2005年7月8日推出至今,26只大盘封闭式基金平均上涨350%左右,并且呈现一条很有规律的上涨通道。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买基金的基民都赚得盆满钵满。

  在杭州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许女士将去年的3.6万元年终奖,在3月初以10.50元的价格买了“康恩贝”,上周五该股以20.88元的价格收盘。看看股本,将近翻了一倍,当天晚上许女士激动得睡不着觉。

  一直以来被外界认为小而散的浙江民企,通过资本市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记者发现,从今年年初开始,不少浙股的市值已翻了一番。

  杭州市城调队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杭州市区居民工资收入人均527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郭剑分析,从理财投资的角度来看,百姓工资快速提高,将有利于理财资金的原始积累,浙江人目前理财投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比例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名列前茅的,这和浙江工资收入比较高有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2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