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人为设置门槛有失公允 小股民入市理应受到尊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7日 16:04 云南日报

  股市有风险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南京一些证券公司近日提醒“年龄在50岁以上”等四类人谨慎入市,诚为必要,但“执意要开户将不能享受免费开户等优惠”的做法,就是人为设置门槛了。笔者认为这既有失公允,也大可不必。

  首先是股市并不排斥小股民。股民入市,只要手续合法,证件齐全,无违规记录,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股市买卖股票。法律并不禁止普通百姓投资股市,股市也不是所谓“白领”、“精英”所独有的投资渠道。中国普通民众的投资渠道少,在银行储蓄利率实际为负值的情况下,投资于股市,也是人们的理性表现。股市并不是高科技的地方,正如牛顿炒股也会赔钱一样。美国证券奇才彼得·林奇就说过:“对于股票投资来说,每个投资者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学会的数学知识就已足够。”

  其次是财富效应的吸引。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制约中国股市发展的制度瓶颈,其财富效应初步显现。从去年起,特别是今年以来,股市经过近5年的低迷后,逐步进入牛市,行情不断看涨,投资股市有利可图,而且不少股民已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传十,十传百,既然有利,大家便会去图。在已经产生的巨大财富效应面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够突破多年形成的那种过度依赖商业银行储蓄的传统
理财
观念,积极投身于
资本市场
的风险博弈,是国民素质提高和金融意识觉醒的表现,其精神不仅难能可贵,也符合理性的经济人行为原则。

  其三,股市风险并不是小股民带来的。老年人或下岗工人入市并不会加剧市场风险,反而因为给股市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市场风险,他们的入市并不能作为判定一个市场风险存在与否或风险大小的标准。事实上,中国股市的真正风险在于业绩比较差的上市公司与优秀的上市公司鱼目混珠、市场相关信息的不对称状态依然存在、利用资金和信息操纵股市的情况时时浮现、相关法律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尚不够完善等等,这导致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难以作出准确的投资判断,造成了个别垃圾股与绩优股比翼双飞甚至比绩优股涨势更为凶猛的不正常局面。而这些风险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除非不进入股市,否则他们永远没有力量去规避。

  因此,规避股市风险,需要政府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使劣质公司退市、提高信息透明度、严厉打击和惩处不法操纵、完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法规制度等方面加以努力,而不宜采取抑制中小投资者入市的方式。

  夏志琼(春城晚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