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缺失理财教育 孩子将会怎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19:0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罗仁容 [个案] 谢颖是成都市武侯区某中学学生,家境优裕,父母对她甚是疼爱,除隔三岔五为她买名牌衣服外,每月至少还要给她五六百元零花钱。她告诉记者,零花钱是这样开销的:打电话或发短信跟朋友聊天,参加电台短信互动节目,月支出近200元话费;买书籍、CD等,月支出200多元;周末和同学打打网球什么的,至少花费100元;偶尔宴请同学“搓一顿”,百八十元……如此下来,不时还得到爷爷外公、叔叔舅舅那儿“透支”点。 [现象] 时下高消费的孩子又何止谢颖一人。各大中小学周边,众多商家都目不转睛地瞄上学生,各类促销活动、诱人的折扣,让众多学子们心慌手痒。一身名牌、胸前挂手机的学生们,选购着价格不菲的文具,选购新款MP4。校园内外,孩子们有的打着手机,有的发着短信,纷纷邀约同学小聚。随便打听一下手机费用情况,高的每月150多元,少的也不下五六十元。一些大学生说:“现在小学生都开始玩手机、MP4了,再不玩我们也要‘落伍’啦。”“钱花光了以后怎么办?”他们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月头的财主、月底的花子’,用完了就‘各显神通’蹭去。”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抱着对儿女们“成龙”“成凤”的美好心愿,在子女们的软磨硬缠中,勒紧裤带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孩子不顾家长债台高筑也要图虚荣、讲排场,吃喝消费向广告看齐,用品消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朋辈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没钱就向父母伸手,从不考虑父母的艰难和赚钱的不易,自食其力意识更无从谈起。 种种现象,反映出部分青少年个人理财意识、技能的缺失和低下。这些状况,不仅对青少年自身发展不利,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建议] 据悉,在国外,理财教育大都从娃娃抓起。比如美国,在小学就有着明确的理财教育目标,要求孩子7岁看懂价格标签,8岁要知道存钱,9岁能制定开销计划。在英国,从2010年9月起,基础财务技能将成为初中毕业考试中数学考试的一部分。中国的理财教育本来源远流长,春秋时期的范蠡就是理财的典范。然而,在长期“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传统的理财理论并没有太大的成就。即便现在,理财也被认为是大人的事,与孩子无关。近年来,一直有教育专家呼吁加强青少年个人理财教育。遗憾的是,这种呼声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不少家长仍是倾其全力满足子女的虚荣要求,只注重孩子的学业,绝少考虑其是否善于理财;各地的学校也未将理财教育纳入教学范围,不但小学、中学课程中难见相应的章节设置,就是在大学,也难以有机会接触到以投资、创业、消费、理财为核心的系统的理财教育课程。即使有,也是空洞的说教多,实际操作少。 当今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先学会花钱后学会挣钱,在花钱和挣钱之间有一个真空:理财。没有经过理财教育的孩子,很多只知道花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如果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前奏和预演,在这个时代,理财教育不应该再是一个空白。尤其是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孩子理财教育就更不能缺失了。 (文中未成年人为化名)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