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财自理中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19:22 上海金融报

  试试看,把“财”字拆开来会得到什么?没错,是另外两个字———“贝”和“才”。

  曾听老师说过,“财”字之所以由“贝”和“才”二字组成,乃有其道理:因为,贝是人类最古老的通用货币。在古代,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前,人们只能把关于价值方面的信息记录在贝壳上。所以,贝在古时被视为宝物;至于“才”,向来就有人才、庸才、蠢才之分,兼以才能、才华、德才、英才等种种特质。于是,不同的“才”与“贝”相结合,便获得了各类“质地”相异的财富,也就是“财”字的由来。

  无庸置疑,财对于普通人尤为重要。虽然一提到钱财,必然招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人坚信活在这个世界上,身无半点银两是万万不能,寸步难行;而另一种人则干脆以穷“铭志”,觉得满身铜臭者最为恶俗。

  不过,现实一点地说,钱财固然并非万能,但没有财也确实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没办法,人的一生,衣食住行,育子养老,辛苦奋斗,用智用力,岂是两手空空便可安然度过?那么,该怎么办?答案当然还是

理财。不过,若在此继续大书特书理财技巧,未免显得乏味。不妨换个议题,聊聊理财的原则。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生穷。这句老话用在今日依然适用。因为个人财富的多少,正折射出不同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求财、聚财、为财奋斗,不仅事关个人才智,关键还要善于并“勇于”理财。有人说得好:“财”字生性清高,许多人由此把财当神,敬之为“财神”。然而,“财”字生性倔强,不肯轻易相随。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并非每年大年初五放几串鞭炮,便能将财神爷轻松接回家来。因而,“财”并非如字面上看,乃“贝”与“才”的简单结合。财重在于理,方为理财的原则。

  读过一则名为《管道的故事》的好文章,其中一节说一位年轻的棒球运动员达利斯·多伯里,从十几岁就参加重要赛事。在其运动生涯中,每年能赚2-5百万美元薪水。加上一年几百万美元的广告费、出镜费、演讲费等,在他40岁时已赚到近1亿美元。可是,因酗酒、吸毒以及昂贵的房子、昂贵的车子、昂贵的律师费、昂贵的离婚费用,他最终无法养活妻子与3个孩子。

  与之相反,一位小镇上的女教师玛嘉烈·当娜,任教50年,70岁时退休,年薪只不过8500美元。可她善于理财,善于建造人生的财富“管道”,20多岁就开始存钱并投资。其购买的蓝筹股、免税债券和公共事业

股票均一路看涨。当她100岁去世时,身后竟留下200万美元捐给10个不同的慈善机构、教会和她曾经上过的学校。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对,财是挣来的,花要花得理直气壮。不过,最重要的———财是理来的,如此才更踏实。所谓理在财之上,财自“理”中来。(傅烨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