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个人投资海外好戏正上演 新品频出优币驱劣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03:2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斐翔

  理财预期收益率大都“放白鸽”、QDII出师不利……各类投资海外理财产品的“铩羽而归”,使得投资者开始对于这类产品敬而远之。但是从近期各大机构推出的产品来看,投资海外的理财产品正在以新的优势跟老产品竞争。

  老产品疲态渐显

  上海银监局此前发布的《上海市商业银行个人外汇理财市场发展报告》,提醒了投资者应该警惕外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问题。报告显示,2006年8-11月间到期的2万元1年期的5款产品中,有两款的收益率为2.152%和1.05%,低于同期的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水平;某银行已到期的40期

汇率挂钩型产品中,有8期产品的实际年收益率小于1%,17期的产品年收益率低于美元1年期存款利率为3%,这其中的许多品种都是挂钩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

  此外,不久前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中国银行的第一款QDII理财产品———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被终止,由于其是投资美元债券,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得不宣告失败。在目前已经发行的“第一代”QDII理财产品来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情况。

  新品种有亮点

  日前,交通银行推出的首个95%保本的理财产品———“得利宝·辉黄2号”,较之前100%保障本金安全的产品有了较大的创新。该产品的投资期为1年,连结了5个世界著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即施罗德香港股票基金、JP摩根印度基金、高盛日本小企业基金、景顺东协基金及霸菱澳洲基金,投资者可以人民币或美元投资,95%本金保障,人民币投资的预期最高收益可达12%,美元投资的预期最高收益为20.5%。

  该产品之所以能够有较高的预期收益,与其产品设计颇有关联。95%的保本,是为了让5%的资金去“以小博大”。而此次挂钩的5大基金,是按照20%的比例权重等量配置,只要相应挂钩的基金赚钱了,投资者的收益就会上升。而一旦基金净值出现了下跌,投资者虽然有可能遭受到本金的损失,但最多也只有5%,等于是锁定了风险。用5%的本金“以小博大”,投资者虽然有5%本金损失的风险,但是获利空间较100%本金保障的产品明显增大。

  事实上,交通银行对于投资海外理财产品的创新并非个案,民生银行和渣打银行在最近也分别推出挂钩中国企业海外股票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产品的挂钩标的为两个相关性一般的热门板块———电信和网络,同时参与到两个不同的股票市场———香港和纽约;渣打银行推出的挂钩中国生产类股票篮子的保本型结构投资,精选4只在港上市的中国优质生产资源股票。尽管仍然属于“保本”型产品,但这些产品的挂钩标的都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化,设计上较原来的产品也有更多的新意。

  如何选“优币”

  “优币”驱“劣币”,是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定律。在投资理财新品中如何选“优币”呢?不妨从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日前,中行提前终止了于2006年初发行的汇聚宝0601D美元“新华富时中国25”产品,投资者获得了10%的绝对收益。中行另一款挂钩香港股市的“红筹港股高低杠”也于去年底为客户实现了首年8%的较高收益。

  从这款产品中可以看出,投资者的入市时机非常有讲究,与传统理财产品只要买到就能赚钱的理念不同,投资者在购买投资海外的理财产品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市场今后的走势趋向,这将直接影响到你的未来收益。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关注在挂钩市场处于低潮的时候入市,这样获得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除了关注理财产品挂钩的市场之外,理财产品本身的条约也决定了其是否为“优币”,其中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理财产品是否具有提前终止的条款,一般来说,如果有这个条款,可以保证收益早日落袋为安。另外一方面,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统计也很有讲究。如渣打银行推出的挂钩中国生产类股票篮子的保本型结构投资中,采取了每日观察、逐日累计的收益统计方法,这与以往与区间挂钩的理财产品每月或每季进行观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每日统计可以保证只要有收益就能获得,而不必让收益因为市场的波动而“乘电梯”了,使得到手收益还有可能落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