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陈展销会上捞一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6:56 上海金融报

  [ 傅烨珉 ]

  近年来,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每年都有各类展销会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这对旁人来说司空见惯,但有位经营食品小超市生意的老陈,却慧眼识商机,靠“傍”会展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那一年的春节前,新一届全国食品博览会在老陈所在的城市举行。当时,老陈在市区虽有间食品小超市,但周围大小超市林立,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小店毫无特色,只能惨淡经营。

  食博会举行时,老陈也去了,他想试试能否与外地供货商建立联系,直接从厂家进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那天正好是展销会的最后一天,各个摊位上人头攒动,好多市民在“抢”便宜货。老陈转到海南一家经营海产品的摊位前,只见场面火爆,销售人员有些照应不过来。对此,销售经理虽然欣喜,但心里也有“苦衷”:卖零售不仅人累,而且顾客还喜欢还价,便宜了还想便宜,最后卖不完的还要打包发回公司。

  听了这话,老陈暗自琢磨,不如一次性将没卖完的产品按优惠价“批发”下来。这样,自己既获得价廉物美的货源,展销方也可图个轻松便利。老陈把此想法与经理一谈,没想到一拍即合。那位经理马上停止零售,把全部剩货按低于市场价的水平卖给了老陈。现场结算后,老陈如法炮制,和其他十几个摊位上的展销方接洽敲定。

  整个展销会下来,老陈以低于批发价三分之一的价钱进了3万多元的食品。这批货进店后,丰富了他的货架。由于赶在了春节前上市,购进的各种食品都是展销商带来的精品,价格比周边超市要低不少,因此十分畅销。老陈就此纯赚了2万多元。

  有了这次成功,老陈心里有了底。次年,在食博会开办前,老陈通过组委会早早地把各个来参展的单位信息都先摸清了。有的展销商未赴会前,他就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在电话里达成了剩余展品的购洽意向。当展览商一到,他利用本地优势,尽量提供各种便利,以增进双方感情。对有售货意向的展销商,他甚至还交了少量的订金,并承诺剩多少就买多少。

  在展销会期间,他带着人马干脆就“泡”在展厅里,准备了充足现金,并联系了货车和搬运工,随时待命。许多展商都觉得老陈用心诚恳,因此都对自己的展品实行了“限量零售”。当食博会结束后,老陈立即安排人员进场打包、整理。这次展销会,他的收获更大,一共“淘”到了20多万元的剩余货品。除了满足小店全年的供应外,另外有二分之一的食品,他加价转卖给了其他大超市,因此赚了8万多元的纯利。

  同业的人都说,老陈这个“会虫”当得精,抢得了先机。老陈却说,现在每年的专业展销会这么多,机会对大家都是平等的。只要做有心人,谁都可在展销会上“捞一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