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位新入行分析师的2006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4:35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陈利(化名)是一家国内著名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新任分析师。在去年的校园招聘会上,他从百余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现在的这家公司。不过,首份工作并没有他之前想象的那么轻松。

  陈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跟踪上市公司情况,并且进行实地调研。“大多数的基金公司、上市公司还是挺友好的。”这让陈利非常欣慰,“如果我是销售,或许压力会更大。”

  一切看上去还不错,但他最担忧的还是上市公司不愿意将公司的真实情况讲给他听。“这跟我的经验有关。有些资深的行业分析师,看得准,预测的时候概率就高。而我刚入门,啥都不懂,即便是看一些数据,也未必能知道背后的内幕。”

  每一位

证券分析师都会关注一个行业,比如金融、地产、商业等等。证券分析师的最主要工作,就是把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摸透,并对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表现做出自己的判断,向投资者推荐是否可以及时购买。“你要做的功课是,看大量的行业研究报告、海关数据以及即时新闻。还要多去上市公司调研,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这样可能给出的预测更为准确、更有价值。”

  现在,陈利住在单位不远处。一到周末,除了跟几个同学聚会之外,有时间就会去单位上网,看看新闻或者写些报告。“这段时间很多公司都在出年报,我在单位一般都熬到晚上11点多把年报点评写完才回家的。”

  每月5000多元的收入,陈利已经相当知足了。“我的收入要比同一届毕业的同学平均薪资高出一些,但如果跟个别在投资银行工作的同学来比,还是有差距的,他们的收入已经过万元了。”

  研究员的一部分客户是为基金公司服务的,每家基金公司每年付几万元,就能看到该研究所的行业或者上市公司的报告。如果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或者研究员)对某个公司感兴趣,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沟通,向证券公司研究员了解该上市公司的情况。“虽然我们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报告、行业报告要写,但我们工作的实质是一种服务。把这些基金公司服务好了,让他们满意了,买对了

股票,我们的工作也就做好了一半。”

  但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大部分报告都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的增持或者买入报告,很少有针对某家上市公司的减持报告。

  陈利告诉记者,减持报告很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员不想得罪上市公司。有些公司在某段时间表现不佳,如果研究员建议投资者减持的话,那么研究员自己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就会弄僵,以后去调研会遇到麻烦,“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多数研究员会做得比较长久,何必为了一次减持报告而牺牲自己与上市之间的关系呢?”

  陈利说,希望自己能在这家公司待上5~6年,并学点东西,“如果有机会的话,再转到基金公司去做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陈利对未来满怀憧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