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80后的投资冲动 炒股开店买基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7:36 金羊网-新快报
不再是花光一个月的收入去买名牌,还要花父母的钱去买楼,而是用正职的收入去做副业投资赚钱——炒股,买基金,开网上小店,“80后”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他们生逢物质丰富的消费时代,生逢资本创富的时代,又生逢不再由国家大包大揽的时代,他们要面对比父辈们更大的生存压力,消费欲望,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投资赚钱的冲动。财富在他们手上增值的速度也比前几代人更快,财富在他们的人生中不仅仅是享受生活的保障,而且是提前结束职业生涯,享受自由人生的经济基础,正在进入成年期的“80后”,呈现出与父母辈们迥异的财富观。 “疯狂的股市”。“昨天一片通红,今天一片惨绿。”“买还是卖这是个问题。” “从涨停到跌停足足20点!” …… ——2月28日,24岁的陈小姐在网上看到这些都与股市有关的MSN签名时不禁哑然失笑,随即也把自己的MSN签名改成:“大家都需要安慰!” 2月27日金猪年开市的第二天,“开门红”的股市突然暴跌,创下了十年来单日最大跌幅,沪深股市逾900只个股跌停。陈小姐一脸郁闷地说:“我手上的长江电力、中国石化、武钢股份通通跌停。看来大家都未能幸免。” 不过她很坚定地说:“我看好中国这两年的股市,坚决不抛。” 记得去年10月工商银行上市前,她1天跑了4次银行,从各个不同的银行中清算好自己几年的小积蓄,然后到证券公司开了股东卡,申购了工商银行的新股。当时她就说:“现在菜农也炒股了,中国股市牛得不得了。” 国内的A股市场在2006年创下多年不见的荣景,成为去年全球表现最佳的股市之一。新增A股开户数一路攀升,基金开户数也快速增长。在疯狂入市的股民里,像陈小姐这样的“80后”股民不在少数。 这些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孩子,已长大步入社会,成了各行各业的“新鲜人”。他们曾被称为“月光族”、“啃老族”,会花光一个月的收入甚至花父母的钱,去买名牌,去旅游,付房子首期,他们频繁地出现在K歌、酒吧、咖啡厅等娱乐场所,他们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很多人会认为“80后”是只会花钱享受的一代。 但是,“80后”股民的出现表明,“80后”也开始学习投资理财了。他们把正职中得到的薪水,除去花费外,用于再投资,以期得到比银行利息高很多的回报。与上一代人“炒更”、“秘捞”的赚钱方式不同,他们不喜欢单纯依靠出卖剩余劳动力,他们希望用金钱来创造更多的财富,“80后”的投资冲动不仅投放在股市上,炒股、买基金、开小店……成了他们的“第二职业”。 网络上的投资:买房娶老婆赚钱买花戴 他们在证券交易所忙着开户,在银行办理基金选购。不过更多人则是盯着网络,通过网上实时看股市行情,网上银行转帐,或者网站办理选购基金。陈小姐说,她已经习惯了一开电脑就打开行情软件。她说,“毕业一年多,现在同学聚会,除了谈论工作、爱情、婚姻这些话题外,很重点的一部分便是如何投资才能赚更多的钱。男同学开玩笑地说赚钱可以买房子娶老婆,而女同学则说多赚几个钱扮靓买花戴。” 她的同学基本都是大学毕业,而且都能找到较为如意的工作,月薪最少也在3000元以上,高的已经达到1万多。可是大家还是认为单靠一份工作,保持目前体面的生活可以,但是再进一步进修、跳槽、结婚、生子,则有各种担忧。 她给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帐,如果平均5000元月薪,除了租房子水电花掉1500元,吃饭坐车所需花掉1000元,买衣服护肤品等“奢侈必需品”花掉1000元,此外还有交际费用、旅游费用、给父母的钱……林林总总,算下来其实所剩无几。“光靠每月存下的一点工资,一年1万元,还不够买一个平方米。”陈感叹。 “80后”的男生,压力就更大了。27岁的肖先生感叹现在男人要是没楼没车的,“找个好点的女孩挺大困难的。”肖先生供职于某广告公司,每月工资税前8000元,税后6000元左右。他在3年前靠父母的两万元付了房子首期,现在每月2000元左右供房子,另外2000元支付日常消费,剩下的2000元稍微购物也就“月光”了。 “我希望找个真心相爱的女孩,但是现在的女孩不吃这套。”他说之前交往过女朋友,都仰慕他的才华,但是听说他只有套在供的房子,还没有车子,马上就“撤退”了。“也不是她们不讲真爱,而是她们确实也追求物质,而有能力自己追求物质生活的女孩更会要求男人有经济实力,才能般配。”肖先生说可能放弃目前的工作去个基金公司或炒点股,“打这份工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我要先赚钱,有经济实力,再谈别的。” 在陈小姐的同学中,已经实行各种资金增值计划的人已经有半数以上,以买基金、炒股票、开网络小店最为普遍,也有不少人合股开服装或者饮食小店。有意向加入投资行列的人更是超过八成。由于最近中国股市连创新高,先加入的同学已经尝到了甜头,而越来越多的观望者也跃跃欲试。“即使还没有加入,不少人都已经从银行、网络、身边朋友介绍等各种途径了解过相关知识。”陈小姐说,“他们炒基金的都开口闭口华安、上投、易方达,说的都是最好的基金公司,可见都做足了功课,不是人云亦云的。” 钱花完得再赚 但用于投资能增值 这群孩子的父母则有点忧心,认为孩子尚在事业起步阶段,如果一心二用,恐怕得不偿失,连正职都丢掉,影响前途。而且历经多年熊市的中国中年人对股市普遍存在不信任感,害怕孩子的“小积蓄”“石沉大海”。就像陈小姐的妈妈所说,这群小孩什么都觉得新鲜,而且雄心壮志,但是不知深浅,加上年轻人最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怕不仅不能一石二鸟,还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她说。 不过“80后”则对父母的意见不以为然。他们都意识到钱花完得努力再赚,但是用于投资的话,就能产生多一截的价值,再用这多余的价值花费,会更划算。而且即使是投资亏本了,大家也觉得当作是学了教训,在此过程中学会控制风险。“反正钱是自己的,怎么花费,如何投资,还是自己说了算。”这是“80后”一族的普遍心态。 陈小姐:入市3周赚了2000元 半辈子打工赚钱就为房子孩子,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去年10月,陈小姐将利市钱、大学兼职赚的钱、大学的奖学金、工作一年剩的工资总共5万元准备申购新股。她算了一笔帐,把这些钱都放在银行的话,即使是定期,每年也只有2.52%的增长率,还要扣除20%的利息税,也就是说,一年下来5万元“大钱”只能生“小钱”1008元。“这是一个资本的年代,钱必须滚动,然后才能赢利。”她说这是她一直的理念。 新股要抽签,最后只中了1000股,每股3.12元,也就是只花了3120元。由于银行版块升值潜力很大,所以她又投资了5000股中国银行。在开市当天工商银行以3.40元上市,她在3.29的低价位再买了6000股。 在不到3周后,中行和工行都往上升价,陈小姐在一个中等的价位把它们都抛掉了。这次投资转手,赚了差不多2000元。赢利率大约4%。“我不贪心的,不需要价格到最高,只要能赚点小钱就可以了。免得它到最高后突然往下掉,我玩不起心跳。可以赚得不多,甚至不赚钱,但是一定要把本金保住。”陈说。 刚开始炒股父母是很反对的,既担心她影响了工作,会丢了“饭碗”,又得担心她炒股把辛苦赚来的钱全亏进去。经过多次讨论沟通,还是不能解除父母的顾虑,但是毕竟是她“自己的钱”,所以父母后来也没有强行过问了。“其实不需那么担心,如果亏了,我要更心痛呢,我会坚持理性的。”她挺自信地说。 “月光”生活充满不安全感 她说父母半辈子打工赚钱,也就为了个房子,养大一个孩子,生活水平算中等,代表了广大普通家庭的情况。“这并不是我想过的生活,虽然我并不是要大富大贵,但是我还是希望在现在有能力的时候做出些改变。” “其实光靠当记者这份工资,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了,生活还算过得去。不过过了几个月的‘月光’生活后,虽然物质生活满足了,但是人却越发充满不确定感。说不定哪天‘饭碗’丢了,这点儿储蓄还真的不好过日子。况且随着年龄增大,还要考虑结婚、买房、生孩子、供养父母等实际问题。如果现在能多赚点钱,‘大钱’还能生‘小钱’,以后生活应该能多点保障。”陈小姐比画着说,“正如现在有只鸡,那就最好让它下蛋,别把鸡吃了,什么都不剩。” 白天工作晚上下单入货 她说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参加过网上模拟股市,那时候只要申请一个帐号和密码就能拥有10万元的模拟资产进行炒股。“我们宿舍6个人相互比拼,看每个月谁赚得最多呢。”陈小姐津津乐道地回忆说,“我记得有一次我赢了很多,真的很兴奋,但是只是模拟炒股,那时就恨不得以后有了钱,来一回真的。” 话虽如此,其实她也明白炒股存在一定的风险,既要担心股票亏本,还要担心顾此失彼,把本职工作耽误了。不过经过一个月以来的“试运行”,她的“自我感觉”还不错。她说自己平时经常跑出去采访,只是每天晚上看看各种分析,下个定单,如果能在价位低的时候“入货”固然好,不行就充其量当那天休市。“我又不是专职炒股,我还是更喜欢记者这份工作。 正副业我还是分得清楚的。”她笑笑说。 保本经营提高理财能力 此外,她认为学一下金融理财的知识也是有必要的。即使以后转行,也不至于一窍不通。 “其实我也是受了别的同学的影响,才最终决定炒股的。”陈小姐说,她身边很多同学、同事都在炒股,平时还会互相交流经验。他们都是采取“保本经营”的方式,即既不影响自己的正职工作,也能赚到钱,更要增加知识面。他们既不甘于现状,力求寻找更多的出路,也充满了危机感,觉得朝不保夕,因此不断增值自己,避免被社会淘汰。他们目前只有模糊的理财计划,可能在投资上会表现出冲动或者保守,但是正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这种能力。 记者:陈凤琼 赵心贤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