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六位投资者的新年理财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3:57 大河网-大河报

  每年春节7天长假里,各个家庭的“财政部长”们都会盘点上年的“收成”,制定新的一年的财务规划。2006年理财市场的火爆行情,使得今年春节众多聚会的话题变成“今年你打算如何理财”!

  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普通市民,他们有的已颇有理财心得,有的正准备加入投资大军,他们既有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的,也有投资相对“偏”一点的外汇投资、艺术品收藏的,还有在商业领域埋头耕耘的。

  他们真实的理财故事和坚定的理财梦想,也许对您会有些许启发。

  股市

  坚定看多者的烦恼

  “我对中国经济增长十分有信心,2008年之前会坚定地投资股市。”与其他许多股民一样,张先生2006年投资股市的回报不错,在新的一年的投资计划里对股市也是“坚定看多”。

  从2006年5月进入股市起,张先生炒股的收益达到40%。与许多投资者不同的是,张先生虽是初入股市,但投资数额巨大。2006年5月,张先生将全部存款的5%留作日常开销、10%投资于债券等低风险品种,其余的数千万元全部投入股市。

  由于投资数额巨大,首次进入股市的张先生不敢掉以轻心。“我一入市就经历了2006年5月到8月的股市振荡,在振荡最严重的时候最高一天损失达到两三百万元。那时候我白天看盘交易,晚上研究个股资料,经常几天几夜连轴转,生活毫无质量可言。”虽然之后的几个月内,张先生弥补了之前的损失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他也深切体会到了股市的风险以及个人炒股消耗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对股市坚定看好,但是炒股的过程却让我心力交瘁”。

  此外,张先生在投资组合方面犹豫不决。一方面,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考虑,他对楼市、外汇、黄金等投资渠道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量比较大,对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他也跃跃欲试。

  张先生表示,目前最希望以收益分成的方式找到一个专业人士替他操盘炒股。

  基金

  铁杆基民的“基金经”

  50多岁的郑女士算得上铁杆“基民”。事实上,郑女士成为“基民”也不过半年时间,这半年中她投资基金获得了超出她预期的收益——平均50%。这样的收益让郑女士认为基金是目前最好的投资方式,因此她向身边每个亲友推荐,并且决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继续投资基金。

  事实上,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作为没有相关投资经验的新“基民”,郑女士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其实是得益于同时期股市的走牛,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她的运气。

  2006年9月底,郑女士拿出5万元购买了她的第一只基金,2007年年初,她又投资2万元买了另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几周的股市振荡让郑女士十分担心,于是她在1月中旬赎回了全部基金。此时,她第一轮基金投资的收益已经有40%。

  虽然赎回了基金,但是郑女士一直关注着股市行情以及多只基金的表现。赎回基金两周之后,郑女士决定再度出手。2007年1月底,她将上一轮投资的本金加上收益共8万多元购买了3只基金。

  虽然理财经理们一再提醒“对于基金投资不宜频繁进出”,但是经验不多的郑女士似乎运气不错。在狗年的最后几个交易日内,沪深股市持续走高。郑女士不足10万元的基金投资获得“日进千元”的收益,在春节闭市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她的账面资金单日增加了2000多元,成为春节期间她最大的谈资。

  “您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过多投资股票型基金了。”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应该在投资组合中加上风险较低的品种。”面对子女的这些劝阻,郑女士对基金投资有自己的见解:“基金又不像股票会跌停,一天最多跌几分钱,我每天都关注净值,如果连续几天下跌我就赎回,能有什么风险?”抱着这种想法,郑女士决定在未来一年仍要投资基金。和郑女士倾其所有投资基金不同,今年55岁的陈女士打算把每月结余的流动资金好好打理一下。去年7月份国家上调

公务员工资后,陈女士和老伴除去医药费、生活费等支出,每月固定约有1500元的结余。

  “可以每月拿出几百元做‘基金定投’,最好是选股票平衡型基金。’”这是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的理财经理郜晓莉给老两口的建议——基金定投(定期定额投资某只基金)可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但同时又能分享“牛市”较高的收益,还规避了流动资金在银行活期账户上的损失。

  炒房

  有人心生退意,有人争当“房东”

  “2007年准备收手,淡出炒房江湖!”郑州市民张先生昨天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

  2004年上半年,他以每平方米2600元的价格在郑州市西大街购得第一套房,当年又以3000元的价格卖出,小赚了一把,遂一边上班,一边做“炒房族”。2004年下半年,一直在低位徘徊的郑州

房价开始快速上涨,张先生恰好搭上了这班车。

  据张先生讲,2004年至今,他经手的住房有十七八套,赚了近20万元。目前他手中还有四套房。

  “有一段时间我的资金链绷得特别紧,老担心自己随时会破产。”张先生笑言,国家密集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他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2007年年初国家酝酿对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的消息,让他周围手中握有多套房子的人心惊,卖房成了他们无奈但又迫切的选择。“我准备卖掉的这套房,如果今年能卖掉,仅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就得交近两万元,即便如此也要卖。”张先生说。

  春节前张先生和几个熟识的同行沟通后,给自己定下了2007年的炒房纪律:不轻易买住宅了,除非碰到价格特别合适的;适当关注写字楼投资。

  张先生的炒房“成绩单”在郑州只能算是一般水平。据他讲,郑州一位2003年开始炒房的女士,当年投入了10万元,如今已有百万元以上的资产了。就是这位女士,今年也准备在房地产领域适当“减仓”了。

  就在张先生在“炒房”市场心生退意时,还有更多的人准备杀入楼市。郑州某单位的徐先生,拿2006年在股市中赚的钱在郑州市北环某大型商场附近买了套房子,准备当“包租公”。“股票毕竟是‘纸上财富’,还是落袋为安的好。”徐先生说。

  “土地是有限的,房子只会越来越贵”,一位在房地产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说,他会坚守房地产市场,不做投机分子,而是长线投资。

  炒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理财经理总是指点他人理财,自己的财又是如何理的呢?

  “今年将继续炒汇,适度关注基金、股市。”昨天上午,省会一家银行的理财经理肖红(化名)对记者说。

  2006年对于中国的外汇投资者来说,无疑是灰暗的一年: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上涨3.38%。对于那些拿人民币换成美元“炒汇”的投资者来说,仅

人民币升值一项就损失不少。那些购买了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如果这些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低于3.38%,“颗粒无收”属正常现象。

  在此背景下,不断听到理财经理向投资者建议,如果手中有美元的话,最好换成人民币。

  而肖红仍然坚持用美元“炒汇”。去年10月23日,交行“满金宝”业务在郑州运行时,肖红投入2.6万美元进行交易。“满金宝”容许客户在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的前提下进行放大金额、多空双向的外汇买卖交易,比较适合对汇市风险认知度较高、对风险有一定心理承受力、愿意承担较高风险去追求高收益的客户。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肖红从2002年便开始“炒汇”,每年“炒汇”的收益率在10%左右,经过实战,早已对外汇投资了然于心。其高超的外汇“财技”也为其带来了较高的收益:她投入的2.6万美元本金,经过4个月的买卖,已增加至3.15万美元,每月的收益率高达5%。

  看到“满金宝”收益颇高,肖红今年2月1日又追加了1.9355万美元的投资,不足1个月,追加的这部分资金又变成2.21万美元。

  去年股市、基金很火爆,肖红为何只钟情外汇投资?在她看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理财产品市场丰富,投资者必须结合自己的收支状况、专业知识等情况做出取舍。对于别人是否能借鉴她的理财经验,她建议进入之前先练苦功,因为“炒汇”需要专业知识。

  当然,她也认为适当的投资搭配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她自己投资有房产,当时每平方米2900元,现在每平方米涨了1000元,收益也不错。她还曾于去年7月份购进1万元的鹏华动力基金,今年1月18日赎回时净赚6000多元。即便如此,她认为自己最有潜力可挖的投资才华依然在外汇市场,所以会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

  收藏

  方兴未艾中的风险

  40岁的胡先生最近突然关注起了艺术品收藏,起因是家中传下来的一件宋瓷。几年前胡先生的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健康状况也不乐观。一次大病过后,胡先生的父亲将几个儿女都叫到床前,拿出一个瓷盘。胡先生的父亲说,这是宋代四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瓷器。

  作为家中长子,胡先生和弟妹们达成协议:请专家对这件瓷器估价,如果价值不算太高,这件宋瓷就作为传家之物由胡先生保存;如果价格不菲,则需要大家商议是否变现。

  胡先生这才关注起艺术品收藏。他了解到,最近十多年来,在房地产、股票、艺术品三大投资领域,艺术品投资的回报最高。

  在2006年国内拍卖市场,瓷器、青铜器、国画以及古地图等多种门类的艺术品的拍价都创国内拍卖史上的新高。

  此外,胡先生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基于这些考虑,胡先生十分看好手中的这件瓷器。

  不过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又让他有些担心:据称2007年年初,国内几个城市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都交投清淡,原因是大量资金从艺术品市场抽身准备投向股市。这是否意味着,如果股市仍然火爆,将带来今年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寒流”?

  自己家的这件瓷器是保存还是变现?如果变现,应在何时?自己是否可以到艺术品收藏领域掘点金?成为胡先生今年最关心的问题。

  经商

  打工妹改当服装店老板

  25岁的“外来妹”小王,结束了在郑州将近10年的打工生涯,2007年1月18日当起了小老板——虽然只是拥有一家小店的一部分股份。

  她和朋友合伙在东风路天旺广场开了家服装店,经营美国某品牌商务休闲男装,并准备拿下该品牌河南地区的总代理权。“刚开业,经营不够稳定,每天营业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小王说。

  这之前的近10年,小王在郑州很多地方打过工:两个饭店、两家商场、一家保险公司、一家个体企业……个中辛酸不足为人道。10年来,没赚到钱,但长了见识,这是更值钱的财富。

  “我马上要到上海去看这家品牌的春装款式,正月十五之前要把春装上齐。”“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今年就能赢利,至少也要实现盈亏平衡。”她对自己和这家店都充满了信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