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理财需求调查显示 高端人群理财青睐中资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10:34 北京商报

  银行业全面开放后,拿到牌照的外资银行迅速在国内几个重点城市落子布局,伴随着营业网点的建立,各种理财产品的广告也扑面而来。“个人理财”日渐成为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那么对“个人理财”有着巨大需求的高端人士,面对中外资银行争相伸出的理财橄榄枝究竟会做何种选择呢?影响他们做出选择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近期全球老牌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网站(FT中文网)对该网站中高端商务人士展开的理财需求邮件调查部分目前已经结束,最终结果显示:虽然高收入人群看好国内的理财市场,有很强的理财意愿,但他们并不能充分利用理财工具,实现财富最大化,现有理财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高端人群 不精于

理财

  高端人群对现有的

理财产品不够了解,对理财工具运用不够充分是造成其不能实现财富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在国内高端理财市场上,以保值为目的的储蓄和理财型保险一直是高收入群投入程度最高的品种,而对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
股票
和基金投资程度则相对较低。这与国外高收入人群的投资策略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更多地将资金投向能带来高收益的股票市场和基金产品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外的高端理财市场较国内发展得更为成熟,如针对贵宾客户的私人银行服务在高收入人群中已经颇为流行;另一方面则是国内高收入者虽然理财意愿很强,但却苦于不知如何理财。“理财知识不足、理财工具运用不充分、专业投资理财服务利用度低,仍是高收入群体的主要理财特征。”FT中文网的分析师表示。另据FT中文网的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高收入者通过亲戚朋友介绍了解理财信息的占到32%,通过银行营业厅宣传册等了解相关理财知识的占到39%,这表明高收入人群的理财渠道并不十分丰富。

  理财信心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回报的理财结果,这其中更需要投资人拥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技巧。调查数据显示:76%的高端人群会选择将银行存款作为自己的理财方式之一,其中他们月均收入的34%用于生活支出,32%被存入银行,只有34%的资金被用于投资基金 股票等其他一种或两种投资理财方式。“近1/3的钱被存进银行吃利息,这是国内高端理财市场的现状,这一方面说明高收入人群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理财市场的潜力巨大,为中外资银行进军理财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收入人群缺乏相应的理财技巧。”FT中文网的分析师如是说。

  理财市场 品牌银行盛宴

  近期中外资银行集中发力国内高端市场,正是看到了“高端人群理财市场的巨大需求”。作为了解理财产品的最直接通道之一,银行能够为高收入人士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那么哪些银行和理财产品最能吸引高端人群的关注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高收入者对银行的选择呢?毫无疑问,国内高端人群对外资银行的认知和态度将左右外资银行短期内能否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而此次FT中文网针对其80万会员展开调查,通过网上调研和电子邮件邀请两种方式采集第一手数据,随机抽样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也将为中资及外资银行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备受关注的银行满意度的评估当中,近6成的高端人士对银行服务感到基本满意,其中外资银行的客户满意度略高于中资银行,差距不大。绝大多数高端人士同时也认为,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还没有达到让用户极其满意的程度,实际上都还可以做得更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