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电视购物何以欺诈成风 与管理不严有直接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1:32 《理财周刊》

  提要:电视购物在我国走到歪路上去,与管理不严有着直接关系。现在广电总局发出“禁令”,要赶尽杀绝欺诈广告还需要多花力气多动真格。

  张学庆

  国家广电总局终于痛下杀手,8月1日起对减肥、丰胸、增高、药品、医疗器械五类电视购物节目实行“禁播”,但有12家卫视的各类甩脂机、丰胸等禁播节目却疯狂依旧。

  电视购物早已成了欺诈消费者的一大渠道。其实不仅仅这五类产品,证券咨询也是靠着电视直销的渠道,欺诈各地投资者。从最近《理财周刊》揭露的华鼎骗局也可以看到,如果不是电视直销,华鼎轻而易举地大把骗钱吗?

  电视直销所暴露的问题,一是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而产品质量低劣,二是暴利。

  所谓的股评,分析师通过电视直销,口飞唾沫似地把其推荐的股票吹得神乎其神。这些花言巧语广告蒙骗了一批渴望快速“致富”又缺乏基本投资知识的老百姓。

  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氧立得”、“波丽宝”造假,100元成本的“好记星”卖900多,甚至以名医坐堂的形式推荐民营

医院治疗不孕不育,都是靠电视赚取暴利。

  这一切都是与电视广告有关,为什么电视广告让这么多平民百姓受到损害,这些欺诈行为通过电视广告能得逞呢?

  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电视台这样的媒体应该是值得信任的,哪怕是广告,它的内容也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再加上影视明星加盟助阵“现身说法”,更让百姓深信不疑了。

  但事实上,电视台对这类广告缺乏监管,任凭虚假广告在电视上,主管部门也完全失职,对这些广告的投诉充耳不问,以致出现投诉以每年450倍飞速增长的同时,各种名目的产品却陷入加速增长的怪现象。

  现在广电总局开始动真格了,但能否煞住这股欺诈之风仍不容乐观。不是禁令早就下达了,但仍有少量违法广告照播不误吗?可以想象,他们敢在风头上违规操作,而风头过后,可能还会冒出来。

  对于违规者,广电总局似乎拿不出强硬的手段。没有从重处理的手段,只能发出了警告和整改通知单,警告之后还无效怎么办?

  由于是属地管理,广电总局无法直接查处地方电视台,对地方的广电局也只是业务指导。所以,按照程序,这12家电视台将由其省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又比如对于股评“黑嘴”,中国证监会2005年发布过《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不允许通过参与卫星电视等公共媒体栏目,在注册地及分支机构所在地之外招收异地会员”,对违反有关法律的咨询机构,将有严格的处罚规定,最高处罚撤消业务资格和移送司法机关。但虽然有处罚规定,但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过于软弱,导致受骗者状告无门,悲剧还在继续上演。

  在这种局面下,消费者应该清醒了,别再轻信电视直销推销的产品,你想如果他推销的股票能保证赚几倍,那他不早就成了“股神”?如果产品真的很棒,还用得着这么大力气来大造声势吗?越是拍胸脯保证成功的,越不能相信,越是吹得很神的产品,越要保持高度警惕。

  正如消费者要学点商品基本知识,投资股市需要有一定投资常识,在市场法制环境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 

  此外,值得管理层反思的是:为什么在国外盛行的电视直销到了中国就会出现这么多欺诈呢?

  据报道,电视直销暴利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欺诈行为,在欧美地区很少存在。因为这些国家对电视直销有健全法律和严格的管理。比如,在美国,法律规定,直销交易在3天之内,消费者有权退货并收回全额退款;在欧洲,消费者不需要说出任何理由,可以在7天之内无条件退货。而且,假如消费者被欺诈,消费者可以直接投诉,由相关机构出面免费帮助消费者维权。而且,法律和管理部门对直销企业的欺诈行为处罚极其严厉。

  电视购物在我国走到歪路上去,与管理不严有着直接关系。现在广电总局的发出“禁令”,要赶尽杀绝欺诈广告,还需要多花力气多动真格。

  查阅更多精彩

理财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