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夺国际会计准则话语权 财政部斥资培养本土CPA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 18:0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马宜 北京报道

  为了能在与国际会计准则并轨的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计划在10年内培养出2000名高级会计人才。为此,中国财政部不惜大把出力、大笔花钱。

  七月初,在英格兰皇家特许会计师在北京的培训项目发布会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副书记王丽然的身份更像个推销员。

  根据中注协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从2006年开始,双方将合作开展英格兰特许会计师(ACA)的培训项目。

  ACA是第一个与中国官方合作的同类项目。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国外会计师的认证资格考试进入中国,但还没有谁能如ACA项目般获得中注协“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支持”。

  根据协议,如果学员的考试全部通过并拿到ACA的证书,中注协将为其提供超过2万人民币,将近60%的学费报销。

  “这种资助力度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 王丽然说。

  据中注协透露,由于整个项目包括一年在英国的带薪实习,所以,最先的计划是,通过这一年海外的带薪实习,来补充学员的学习费用,“但没想到

财政部的资助计划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几乎是全额免费的培训。”

  “我们一开始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中注协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个项目全部学下来大概要44000元钱,对通过考试的学员,ICAEW提供大概40%的奖学金,剩下的就全部由中注协报销。对于通过考试的学员来说,这几乎是一笔赚钱的买卖了。”

  但中注协没有透露财政部对这个项目的资助总额。

  “资助本身表明了财政部和中注协的态度和苦心。这种资助也不是永远的,很可能两年以后就没有了。” 王丽然说。

  这个大把花钱的培训项目,只是中国政府整个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小部分。

  去年6月,中注协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即通称的人才培养“三十条”,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提升中国CPA(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符合行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才。

  目前,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大电信公司,再到工农中建四大行,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垄断了这些中国最大企业的海外上市项目,而国内事务所只能接一些剩下的小单子。

  “国际投资者根本就不认国内所的报告,要在海外上市只能找被国际认可的事务所。”业内人士称。

  除了让本土的CPA能够在海外上市大单中分到一杯羹之外,能在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才是中国政府最期望的。

  中国的

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正在逐步与国际趋同,这个过程本应是相互让步与认同的过程。而目前看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掌握话语权,只能被动地趋同于别人。

  “目前在国际会计界,中国的CPA几乎没有发言权,在国际会计专业杂志上,也看不到中国CPA的名字。” 王丽然说。

  让中国的CPA国际化,建立一支能够取得国际认同、能够承办国际业务、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在专业开发和事务所管理方面具有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增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财政部舍得大把花钱的根本原因。

  7月中旬,第二批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员选拔工作再次启动。在去年首次选拔时,1000多名报考者中有38名进入了后备队伍。

  为培养这些未来中国会计界的领军人物,中注协为他们制定了为期10年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不仅包括与业务相关的诸如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企业管理、经济学、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等课程,甚至还包括艺术及历史等课程。

  从去年开始,已经有50余名本科三年级的CPA专业学生被送往香港,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的国际会计公司实习。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