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真不二价:无须为利益算计而费尽心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20:12 上海金融报

  阿海

  漫步杭州城,路经“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只见古朴典雅的药堂里,悬挂着一块“真不二价”的匾额,格外引人注目。一笔一划之间,镌刻着胡庆余堂由来已久的经营之道:货真,地道药材,正宗配方;价实,童叟无欺,贵贱一价。有这样的规矩,顾客买药是可以放心的。

  只是这金字招牌挂起来容易,但要真正在百姓当中树立起铁打的信誉,决不是喊喊口号就能糊弄过去的。像胡庆余堂这样的老字号,全是靠着几代人的诚信经营和不懈努力,才赢得“江南药王”这一口碑的。时下有些商家,也不忘继承传统,喜好在店门口弄点“公平交易”、“以诚取信”之类的招贴,可心里想着的却是另外一回事,那就跟小和尚念经差不多,念者有口无心,大家听过算数,绝不会指望店家的“交易”真的会“公平”起来。

  本来,商家在商品的实际成本以外,再加上一块生产和销售的利润,这是经济学早就定义好的,顾客不会有任何异议。只要做到价格明白实在,卖者盈利适度,买者得益合理,两不吃亏,皆大欢喜。但面对时下的价格迷魂阵,消费者如坠云雾之中,因而有了“三怕”:一怕物非所值。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广告吹得

天花乱坠,包装也做得像模像样,打开来一瞧,却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买家受骗挨宰,白白掏了冤枉钱。二怕打折酬宾。扯出横幅,喊起喇叭,大跳楼,大出血,大减价,大甩卖,明里让利于民,暗地磨刀霍霍,店家看似欲把优惠做大,实则想把自家的钱袋撑大,天上掉下的“馅饼”,不会轻易砸在顾客的头上。三怕讨价还价。价格不确定,处处是陷阱,店家漫天要价,买家就地还价,商品一律戴好三尺“帽”,就等顾客来砍一“刀”,购物消费成了搞脑筋、比耐心的数字游戏,这样,顾客还能有什么乐趣?

  过去有个谙于世故的说法:“逢人减寿,见货添钱”,弥漫着虚假人情。明知老翁年逾八十,却问其高寿可满花甲?听者自喜华龄仍驻,笑逐颜开。明知衣价不过二百,偏说这值千儿八百,买者便以为捡了便宜,心满意足地享受“消费者剩余”。现在倒好,商家把“见货添钱”当作取悦买家的促销举措,自以为摸准了大众购物心理,然而由于生意过程中搀杂了太多的水分,人们的消费价格还需支付诸如察言观色、斗智斗勇等额外成本,久而久之,便会导致交易厌倦和市场萎缩。就像最近我家的吊灯出了毛病,去附近的灯具市场“篓里挑花”,标价1000多块的灯具,一路“砍”到300块,店主还敢卖,我却不敢买了。

  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一直为如何鼓励老百姓多消费而犯愁。大家之所以捂紧口袋,需求藏而不露,当然跟消费环境的“假、乱、差”有较多关联。因此,整治市场秩序,挤掉价格泡沫,对于提升买家的信心指数具有一定效用。在一个“真不二价”的环境里,买卖双方无须为利益算计而费尽心思,人们坦诚相见,和气生财,这样,心情愉快了,心态放松了,需求总是可以拉动起来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