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一个小业主沉浮的样本 每个月挣2.4万元才保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5:37 第一财经日报

  大主力店套路的硬伤和分割出售底商产权的得失,仍然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

  本报记者 叶国靖 本报实习记者 刘琼瑶 发自上海

  这年头,地主赚钱,种粮食的不赚钱。

  李经理是青岛万达购物广场一楼的小业主,代理“华伦天奴”的服装品牌。今天,李经理依然记得第一次进入青岛万达购物广场时的火爆景象。2003年,万达购物广场登陆青岛台东威海路老牌商业区,携3.5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和1.5万平方米的占地,四层商场共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加上毗邻世界五百强零售巨头沃尔玛超市,可谓黄金地段加商业名牌,吸引了许多像李经理一样的淘金商人。

  2003年底,万达购物广场盛大开业,人潮不断川流不息,红火的生意和日日飞涨的销售数字,让每年15万~16万元的高昂租金稍微值回了点儿“票价”。

  然而仅过了两个月,春节过后商业淡季随之而来,刚刚充满信心的小业主们体会到了冷清的苦涩,“沃尔玛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美梦被现实击溃了。

  “每个月至少要做到2.4万元才能保本”。李经理无奈地说。李经理在万达购物广场的店面34平方米,一个月

物业费要1600元,水电费也要500~600元/月。原本4个店员,现在压缩到了3个,每人最低1000元的工资,再摊上20万元/年的房租。

  商场出现了人气冷热两种不同的场面,沃尔玛依然生意兴隆,而一楼商铺经营则不太理想。一些商户交不出房租,也付不起物业费,经营难以为继。万达、投资者、小业主三方举行了多次谈判,协商决定下调租金,给业主一条生路。租金下降到12万~13万/年左右,随着青岛台东商圈的日益看好,业主的经营状况渐渐好转,租金也节节上涨。

  面对高昂的支出,李经理感到很有压力,目前,他正在考虑退出代理的品牌,因为“价位太高,在平民化的台东销售不是很理想”。

  但对于是否继续留在万达商业广场,李经理的答案却非常肯定:“说句良心话,这里80%都不赚钱,就是看好这个商圈,占一个位置,卖个形象,赚个名声。”

  李经理的故事在10多家万达商业广场中,并非孤例。由于投资回报率低,一场场有关万达和底商投资者的诉讼接踵而至。即便如此,万达在

开发商业广场项目上仍然一路高歌猛进。

  万达共开发了三代商业广场。青岛万达和长春万达论“辈分”算是第一代商业广场,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左右,一般只有沃尔玛一家主力店和一家次主力店,两者占商业广场总面积的75%左右,其中沃尔玛一般占据二、三层,面积在2万平方米左右,占总建筑面积约一半。

  《第一财经日报》调查获悉:围绕每个购物广场一层的物业经营,都牵扯到万达、投资者、小业主三方的利益。万达将商铺卖给投资人,投资人转租给小业主。在万达的基本规定下,租约合同的期限和房租的水准由小业主和房东协商确定。

  在开发商自己看来,“天价”售铺收回大部分投资再上市融资是成功的;而在被套牢的底商投资者们看来,万达商业广场又是失败的;在未来万达REITs的机构投资者看来,几乎被主力店全部占领的物业租金上涨空间却十分有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