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经济生活第一杀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17:42 《理财周刊》 | |||||||||
陈婷 文前提要:你知道么,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社会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经济生活的“第一杀手”。
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刻,在许多地方的人才市场里不时出现中年人或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背影在拥挤的年轻人群中显得那么不搭调,让人看了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他们并不是在为自己找工作,而是为了儿女们争取就业的机会。 而在近期上海火热的“相亲”会中,来到现场的中老年人人数往往都超过年轻人,“找对象”的劲头比年轻人更足。有不少老年人每周都会冒着高温来到人民公园“相亲”。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来找一段夕阳红式的恋情,而是为了子女的终身大事在来回奔波。 在上海杨浦区齐齐哈尔路37路起点站,为了让孩子多睡几分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一些父母和祖父母总要提前来车站,只为了先替自家的孩子排队等候到公交车,以便孩子们上车后能有“一席之地”可以坐,省去他们在上班途中受拥挤和站立之累。 这些都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年轻人“一毕业就失业”、“二三十岁,依然凡事依靠父母”的风气似乎正在全国迅速蔓延。 这些已经走出学校的年轻人,正在吃、穿、住、行、生活等各个方面严重依赖父母。在社会学者眼里,他们俨然是“傍老”一族,并慢慢向“啃老族”过渡! 65%中国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 到底何谓“啃老族”?这个现象目前到底有多严重?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也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年轻人。 在我国,“傍老/啃老族”,特指成年的、有谋生能力,却依旧躺在父母怀里,在不“断乳”的状态下生存的年轻人。他们年纪一般在20~30岁,有一定学历,要么处于失业状态,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要么已经就业,但仍然在经济上啃食父母的劳动成果,不能完全做到经济独立或者反哺双亲。 与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4050”下岗人员不同,目前这个“2030”人群,并不是时代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更带有主观的“不就业”情绪。这个年轻的“新失业群体”是啃老族里的最主要成分。 同时,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父母的人被称为“啃老族”。社会学者表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啃老族”的队伍还将继续壮大。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在去年通过对徐汇区746户家庭进行走访调查显示,不在读的、已经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她也将这部分年龄介于20~30岁的青年人群称之为“啃老族”或“傍老族”。她的调查显示,即便不将最高支出项目“租房、购房费”计算在内,孩子们的饮食、营养、医疗、保险、上网、电话、手机、零花钱再加上服装、教育、交通等各种费用,每年人均还需要父母支出1.4万元以上。“啃食”能力可见一斑。 观念原因造成子女哺乳期延长 “傍老/啃老族”人群不断壮大,到底又是谁之过? “对于‘傍老族’的出现,不能把责任都推到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上去。”徐安琪认为,“中国‘傍老族’的产生,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原因。” 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的这种观念,同样影响到子女,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她还给出了具体的调查数据证明中国家长有多么溺爱孩子。在当时746户家庭进行的调查中,1/3以上有儿子的家长认同应全力帮助儿子解决未来的住房费用,无儿子的父母也有15%认为应尽力承担女儿的住房费用。其中部分家庭已为待婚子女的结婚用房付出3万~50万元。此外,对88位不在读的未婚子女的调查显示,只有48%的儿子和42%的女儿自信个人有能力承担结婚、买房等费用而无须父母资助,有62%的儿子和37%的女儿首肯结婚时父母会在费用上资助自己。 “这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观念,使得成年子女潜在的延伸成本难以估量。”徐安琪说,调查中,有很多隐性“傍老”是无法用具体数字来统计成本的。“即便父母为子女解决或部分解决了房款,他们还要担负子女下一代的养育费用。经济成本尚可估算,父母为儿女付出的时间成本、健康成本、精神成本,却是远远无法统计的。最终会让年轻人的社会断乳期无限延长。” 还有学者指出,面对要靠父母养活成年子女的现象,一些“啃老族”的父母长辈却总是不愿积极正视。有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逼他去做他不想干的事,家长又舍不得,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既然生下了孩子,那只有养着吧。”父母长辈这样的思想,只能纵容有“啃老”倾向的孩子“猛啃”、“久啃”,直至自己精神和心血殆尽。 父母甘当子女的“牛”,成年子女又拒绝长大,如此一来,孩子不啃老也难啊! “啃老族”对家庭经济破坏力巨大 “俗话说,养儿防老。现在倒好,女儿已经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能自立,我们夫妻俩那点可怜的退休工资,已很难应付女儿要吃要玩所需的开支。”王阿姨告诉记者这样的困惑。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但时至今日,这一观念正被前所未有地颠覆着。这也直接暴露了啃老族一个最重要的危害性,就是它会严重侵蚀家庭经济,尤其是父母的养老基金。因为这批啃老族的父母一般都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收入水平已经很难再提高,家庭财富的积累速度已经严重放缓,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是啃噬父母长辈的“血汗钱”。 现在五六十岁的老人,由于年代和生活习惯原因,一般都非常节约,储蓄率很高,但老实说,他们的退休工资和社会福利保障部分并不高,甚至大部分人都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工资水准。这些父母把本该用于自己养老的钱,拿出来给孩子做零花、做各种支出,买房子供房子等,这样就破坏了父母的有序支出状态,很容易使得父母和孩子一起变成“月光族”,严重影响父母未来的退休生活质量,并成为家长难以释怀的心理负担。 社会学者指出,想要解决这个愈演愈烈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尚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否则,倒下的不仅仅是这年轻一代,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