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智慧和快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21:21 上海金融报 | |||||||||
阿海拟 住家附近,倏然间冒出一连串小店,像雨后的春笋,在社区的生活土壤里探出头来。其中有一家书店,和洗头店、烟杂店混杂在一起,不亢不卑,保持着文化的尊严。 书店地盘不大,书的品种却不少,许多还是刚出笼的“热门书”,挤挤插插摆在显
只要有空闲,我会去小书店转一转,沉浸于书香弥漫的空间里,尽情收揽智慧和快乐。书店的主人,大家都称呼他老沈,看上去慈眉善目,待客也蛮和气,叫人感到亲切。 几句话一聊,才知道老沈竟然曾经和我是同行,早先在一家银行当会计,年前银行搞减员增效,老沈被列为“退养”的对象,尽管对奉献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依依难舍,但他还是顾全大局,回家吃起了“老米饭”。只是家里躺着长年患慢性病的老伴,还得供养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手头有点拮据。于是,老沈跟人置换了街面房子,开了这家小书店。老沈很坦然:“做人要识相,现在银行的‘生活’都得用电脑,我的手脚比不过小年轻,优胜劣汰,退下来是应该的。死皮赖脸的事,我是做不来的。”就这样,老沈每天起早摸黑,操持起小店生意。由于光靠卖书利润不多,小店也兼营一些报刊杂志,每月能挣上千儿八百的,老沈对此非常满足。我很敬佩老沈的为人,也很同情他的际遇,虽然不能给他更多的帮助,但到他的小店里多买几本书,也是一种爱心的表达。 去过几次小店,我注意到老沈的店堂里放着一盆清水,边上还有肥皂和毛巾。开始我没弄明白,后来才晓得,这附近学校的孩子们,放学后喜欢来书店“蹭”书看,尽管看的多、买的少,老沈却从不催促、呵斥,而是让他们把脏手洗干净,坐在小板凳上慢慢看书。老沈笑眯眯地说:“学生仔来看书没关系,但把书弄脏了,就不好卖出去了。无论哪个年代,小孩子喜爱看书,总归是好事体。” 前两天又路过小书店,老沈看到我就一脸兴奋,提高嗓门将我叫了过去:“先生,侬快来看,我今天刚刚进的这本旅游散文作品集里,收了你的好几篇文章哩。”我这才想起,上两个月出版社为收录作品的事儿,确实征求过我的意见,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书了。看来,老沈在卖书的同时,也在收获智慧和快乐,对于他的这份热心,我心里充满了暖意。 据说自从有了因特网,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什么未知领域需要打探,只需到网上“挂”两个钟头就搞定了。可我不这么认为。阅读纸质媒体时,你想坐就坐,想躺就躺,那份随意感和闲适感,恐怕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我觉得文字还是印刷在传统的纸质媒体上来得好看。同样,我对进书店转悠的读者,较之窝在家里上网的人,更怀有莫名的敬意。 我对老沈是怀了感激的,他的书店开得很好。我也祝愿他的书店生意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