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正文
 

理财产品也傍热点 外汇理财重回挂钩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02:32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欧阳进权

  本报讯 理财市场近期再度热闹起来,在闽各家银行争先恐后推出颇具眼球效应的外汇理财新品:有的与世界杯挂钩;有的瞄准国际原油价格或某一品种的原油期货价;还有傍上国际黄金价格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也首次挂钩原油价格……其预期最高收益率也比传统理财品种高出不少。

  而前一段时间的本外币理财多是稳健收益型产品。面对这种变化,不少投资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究竟这些“预期收益率”能实现吗?为此,“海都金算盘理财”栏目本期聚焦如何让人民币和外汇资金保值增值。

  【动态】外汇理财重回挂钩模式

  记者了解到,虽然不挂钩的稳健型外汇理财产品还在不断发行,交易本金和收益都有保障,但各家银行这段时间推的挂钩型理财品种越来越多,甚至在数量上盖过前者。

  正在发行的创新型产品就有4种:中行的美元“桶桶金”,挂钩未来9个月的国际原油价格,美元“金易求金”则挂钩国际金价;光大的挂钩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收盘价;厦门国际银行则挂钩LIBOR利率;民生银行则首次与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概念联动股票挂钩。

  截至目前,银行发行过的挂钩型外汇理财,包括利率(最常见的是与美元LI-BOR)挂钩、汇率(常见的是与欧元兑美元汇率)挂钩和商品(比如黄金、石油)相挂钩三类。

  光大银行福州分行理财规划师吴娱经理告诉记者,前两年是外汇理财产品推出初期,挂钩LIBOR利率成为普遍模式,市场也纷纷预期美联储将采取温和加息的策略,但由于美联储从2004年6月开始,持续不断地加息,LIBOR利率处于攀升阶段,LIBOR挂钩的外汇理财区间不断被突破,在这个期限内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变得微乎其微。银行因此改推稳健收益型理财品种。吴经理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即将到顶,同LIBOR挂钩的产品有可能大规模面市。

  记者还注意到,这些创新型品种的最高收益率很有吸引力,有的甚至能突破10%。

  人民币理财“首尝”石油

  不仅外汇理财在创新,人民币理财也不甘示弱。光大正在发行的一款A+计划,挂钩轻质低硫原油期货收盘价,实现了首次挂钩原油期货价格。中信、兴业和光大前段时间推出的创新型人民币理财,挂钩的是汇率,打破了人民币理财市场的沉寂。

  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创新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可能实现3.5%左右的高收益率,但如果设定的多个区间都有突破,投资者能获得的收益就不多了,多数跟活期存款利率相当,有的则比活期存款还低。

  【分析】结构性产品风险在哪?

  同样是外汇理财或人民币理财,为什么有的收益稳定但偏低,有的则有多个预期收益率?

  记者从在闽多家银行了解到,我国严格限制资金到境外投资,不管是人民币还是外币资金,银行募集之后都没有直接投资到境外。

  对于债券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银行每次发行都有设募集限额。银行从市场上买入央行票据、国债等品种,锁定收益,建立资金池,再向市民发行,投资者能获得的理财收益因此是固定的,被投资者称为“无风险”理财品种。

  而对于目前发行的外汇理财以及挂钩汇率或商品的人民币理财,银行首先保障的是募集资金的本金安全,资金以存款等方式获得固定收益(目前境内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为3%)。银行再把这些固定收益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到国际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比如期权之类的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以此获得更高收益。

  据了解,如果银行希望推出的是稳健收益型产品,就在国际市场上锁定收益。否则,只用固定收益中的一部分买衍生产品,而未用部分可以保障最基本的收益,此时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将是多个,或是有一个收益区间段,最终收益因此存在变数,最后能实现的未必是最高收益。

  另据了解,银行承诺本金100%有保障,是针对持有到期来说的。如果产品没有设提前终止权,中途赎回可能不保本。

  【提醒】不能一味盯最高收益

  中行福州台江支行理财中心洪岚经理认为,挂钩型产品的最大好处在于,投资者有机会获得更高收益。

  同时,银行如今也吸取了一两年前的教训,在产品设置方面做了修改,让投资者有机会获得更高收益的同时,也保留一定的稳健收益。不过,洪岚经理也表示,投资者在购买前首先要看清条款,知晓收益是预期的还是固定的。对于结构性产品,投资者要根据自己对挂钩工具的了解程度进行选择,而不能一味地盯着最高收益率。

  对整个宏观经济不怎么了解又希望获得稳定收益的中老年投资者,宜选稳健型品种,或最高和最低收益相差不大的挂钩型产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