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收藏 > 正文
 

藏家声称拍场打假没露面 出现赝品有两种可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2:42 重庆晨报

  这是重庆民间书画打假失败的第二例,业内人士称,甚至有画家的儿子就在造老子的假

  这就是老画家郭克为防假而出具的《慎重申明》。

  今年4月某日(记者注: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具体时间),记者得到市收藏协会的消息
说,“合川一些书画收藏者声称要到重庆某书画拍卖会现场打假,他们要打出横幅,他们的领头人自称是著名画家周北溪的得意弟子。而该场拍卖会上,周北溪的几幅作品,据说只有一张是真的。”

  但真到拍卖举行那天,却并没人现场指认周北溪的作品有假。此事顿显蹊跷。而据知情人士称,这是近年来重庆民间书画打假失败的第二例。

  声称打假却没到场

  记者当时得到消息后,随即电话采访了这位在合川的“领头人”。

  问:你凭什么说此次拍卖的周北溪的画有假的?

  答:我跟了老太爷几十年,他的风格我太熟悉,一般造假的瞒不过我的眼睛。

  问:大家凭什么相信你的判断?周北溪的儿子肯出来指认吗?

  答:他的儿子才从四川回了合川。我跟他说了,但情况很复杂,他不愿意站出来。

  ……

  第二天(记者注:应受访者要求,隐去具体时间),这场拍卖会如期举行,但没人到场指认周北溪的作品有假。拍卖会上,周北溪的几幅上拍作品卖出去了一半。

  知情人士称,这是近年来重庆民间书画打假失败的第二例。

  还有一例发生在去年。

  2005年4月,重庆某场拍卖会上,一个名叫曾天舒的书画收藏爱好者勇敢地站出来打假,据说他在场外打出了“80%%是假货”的牌子,后来很快就被警察带走。这位近年来重庆首位民间书画拍卖打假人士,落得个尴尬处境。

  拍场现赝品有两种可能

  记者近日就书画拍卖会上的真假问题请教了业内人士。本市书画收藏家、投资者范涌泉告诉记者,重庆目前有七八家公司都在从事书画拍卖,有些公司信誉好,本地画家的作品能保证90%%的真品,而有的拍卖公司可能只有50%%。

  “对于拍卖会上的赝品,一种可能是拍卖公司的艺术顾问看走眼,凭经验鉴定,的确没法保证100%%的准确。另一种则是拍卖公司和画商勾结,明明晓得是假画,故意放过,从中牟取暴利。”范涌泉说。

  据称,根据有关法规,拍卖公司对拍品不承担瑕疵等担保责任,因此拍卖公司对拍品的真伪不负责。

  打假最好画家本人出面

  民间书画拍卖打假不成功,而目前另一种相对比较成功的方式就是由画家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打假。

  老画家郭克近年来在重庆的拍卖市场的假画不多,其重要原因就是授权了民间书画爱好者范涌泉协助其打假。据范涌泉介绍,近年来有6场拍卖会上出现了10幅郭克的假画,最后郭克一一亲笔出具《慎重申明》,说明拍卖上准备上拍的“郭克”款书画是伪造,最后拍卖公司只有全部撤拍。

  目前据记者所知,郭克、易本奎、李祯孝等本市书画家均委托了书画收藏者打假。

  画家去世之后的书画打假,最可靠的还是画家子女打假。比如苏葆桢的儿子苏甦近年来一直在打击仿造父亲作品的造假者。

  画家儿子造老子的假

  记者就假画采访了一位已经去世老画家的弟子。“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帮师父打假?”

  这位先生沉默半天说:“师父的几个儿子中,就有人在造假,我怎么可能站出来打假?”

  据业内人士称,书画界“儿子造老子的假”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一些老画家年老体衰,已基本无力画画,因此其儿子或弟子帮忙勾勒出大概图案或比较烦琐部分,再由画家本人润色、落款、加盖印章,因此有些画从落款方面鉴定是真迹,而画则并不可靠。对于这类画,书画收藏界一般认为是赝品。

  另一种情况是老画家去世后,留下大量草稿,类似于半成品。其儿子在画稿基础上补充、完成,由于印章都是现成的,因此造假非常顺利。更有甚者,直接仿冒老子的画,落老子的款。

  民间书画打假案例①老画家一眼认出“自己画作”是赝品

  2004年我市一场书画拍卖会上,署名西南大学画家方凤富的一幅葡萄作品《硕果清香》以8000元价格成交。但买家将这张画拿给老画家本人掌眼时,却被认为是赝品。

  方凤富是已故画家苏葆桢的得意弟子,同样以画葡萄闻名。方凤富告诉记者,像《硕果清香》这类作品,已被国家收藏,因此连自己也极少创作,近年来只画了四五张,只卖了两张,一张是在广东卖的,一张被卖给了一位丰都藏家,价格最高曾达17万元。而2004拍卖的那幅画,在诸多细节方面都与方凤富本人的画作有出入,是一幅赝品。

  民间书画打假案例②苏葆桢儿子拍卖现场发现父亲画作赝品

  2005年1月,重庆已故著名国画家苏葆桢的儿子苏甦来到《迎新年中国名家书画拍卖会》预展现场。他称,该次拍卖会上,有一幅落款为“苏葆桢”的立轴《竹鹊图》是赝品。

  被苏甦“指控”为赝品的《竹鹊图》起价8000元。但苏甦称,这幅《竹鹊图》,竹子、花瓣、喜鹊的画法都与父亲的手法不同,题款也有问题,因此断定不是其父的真迹。有藏家也指出,此画落款是1975年,但画作的纸张肯定没有30年,发黄的纸可能是用茶叶水制作的。拍卖公司最后将有争议的作品撤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