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投资购房者何去何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1:30 精品购物指南

  2月28日将是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对按揭第二套房的重庆市民给予优惠利率的最后一天。中行称,经过一年的信贷紧缩后,重庆炒房族已无多少利润空间,但市民仍有购置第二套房的正常需求,因而推出按揭第二套房信贷优惠政策。在规定时间内向中行申请按揭第二套房屋的市民,贷款利率最高可在6.12%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即享受5.508%的优惠利率。

  从2005年上半年起,国家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实施严格信贷政策——按揭
第二套房不得给予利率优惠,一律按6.12%的基准利率执行。有人评价,中行此举意味着按揭第二套房的信贷政策开始松动。按理说,如此利好措施应该有助于掀起人们购买第二套住房的热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购买第二套住房或征不动产税

  “四年前我和老公就买了房,现在我们正琢磨再买一套,权当投资。”和很多第二套住房的“粉丝”一样,在外企工作的席小姐也有再投资的想法。但计划尚未实施,她就看到了“购买第二套住房或征高额不动产税”的新闻。房地产税收的问题“挠”着房地产公司的心,也牵动着普通百姓的神经。

  税收新闻激起千层浪

  今年1月,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束克欣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的不动产税已经在研究当中。他表示,基本住宅之外多出来的那一部分住宅,即拥有多套住房的,税率要高。此新闻一经报道,即引发人们的热烈讨论。尽管随后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有关人士表示,不动产税征收方案的出台时间和进度情况尚不明确,但人们还是感到,不动产税已不再遥远。

  专家学者支持征收

  对于征收不动产税,在支持者的队伍中,专家学者是主力军。

  观点1:有助调整高房价

  代表人物: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

  政府有意推出房地产税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内土地严重短缺、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下,让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使用与分配,以遏制房地产炒作,抑制过高房价。政府如何调整高房价?目前,许多人认为利率不能上调,那能使用的工具只剩下税收。

  观点2:有益购房自住者

  代表人物:李湘雄,广州市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一些拥有充足资金的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往往偏向于选择大户型的洋房或别墅,征税对抑制购房者追求高档房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不动产税将对不同房屋采取不同征收标准,居民个人自住用房可能将得到更多税收优惠。

  意欲购房者心存忧虑

  与以专家学者为主构成的支持者队伍不同,很多工薪阶层心存疑惑。记者随机采访了30位职场中人。其中,月薪在3000元以下的有8位,月薪在3000元至5000元的有12位,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有10位。结果显示,17位被访者有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计划,但在此之中,有11位被访者谈到了自己的忧虑。

  忧虑1:不动产税是否会推升房价?

  代表人物:马女士,药业公司财务总监

  为了避开不动产税,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赶在开征前抢购商品房,这样反而会推升房价。购买别墅和低密度住宅的高收入群体,要么对征税不在乎,要么转向普通住宅,从而带动普通住宅的价格攀升。

  忧虑2:如何界定自有住房的先后顺序?

  代表人物:吉女士,医生

  假设有人投资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用来自住,同时又有一套60平方米的住宅,那应该将哪套住宅作为“第一套住房”呢?

  忧虑3:如何考量第二套房的用途?

  代表人物:方小姐,公关经理

  原有住房面积过小或地段不便的家庭购买两套住房,其目的是为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这是否要征收不动产税?父母想买房子住,但因年纪关系无法获得贷款,这时就要由子女来贷款,如果子女之前已有一套住房,此时是否也要征收不动产税?炒房者会不会借用他人证件购买数套第一套住房来避税?

  忧虑4:如何兼顾公平?

  代表人物:李先生,工程师

  购房者所购的两套住房总面积尚不及别人的一套房大,却要缴纳更高的税款,这公平吗?

  忧虑5:二手房是否属于第二套住房?

  代表人物:苏先生,公务员

  倘若购买第二套住房将征收高额不动产税,那么,当我想把现有住房卖出去时,有房的人谁还敢买二手房?

  忧虑6:征税标准如何制定?

  代表人物:吴女士,电信公司员工

  不动产税征税标准需要按照评估价格制定,但应由什么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的程序是什么?多长时间评估一次?评估费用由谁分摊?

  忧虑7:征收不动产税是否会抑制房市?

  代表人物:何先生,房地产领域记者

  我国银行的存款额已突破14万亿元,其中9万亿元是闲置资金。中国经济在大力启动各类消费的同时,力压过度投资。高额征税有助于压制投机行为,但也会影响住房消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