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猫
既然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有送礼祝福的主题,那么无妨在各种各样小商品上多打打主意,也把我们的商业习惯稍微变化一下。
也就是几年前吧,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回家了,想在外面找个地方吃饭,那是门
儿都没有。日常热闹的小餐馆,大门紧闭,觉出在春节的喜庆中,还透着几分萧条。
现在春节的时候在外面找饭辙也不容易,那是因为年夜饭都订满了。这说明了三个道理:一是做买卖的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春节是商机,舍不得关门;二是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可他们做饭的手艺不怎么样,所以要到外面吃;三是大家的消费意识变了——这消费意识的转变,是好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经济,还有文化水准。
另外一个变化是北京好多地方可以放鞭炮了。政策变了,商家的思路完全可以跟着变。我们燃放的鞭炮几百年如一日,要是说有变化,那也是个头花色在变,真正往安全性上考虑的还真不多。爱放炮的人都知道,最悬的是炮炸响的时候,这时候如果炮的方向控制不好,或者引燃时间太短,容易伤人。那怎么就没有人销售可以固定爆竹的器械?又怎么没有人发明制作可以远距离点炮的工具?还有,谁能动动脑筋琢磨一下有声有色威力不那么大的玩法?比如,出售真正意义上爆竹,外加一个燃放爆竹的器皿,漂亮点的。
国外过感恩节或者圣诞节,别的不说,相关的产品就做了无数,比如火鸡,就是靠感恩节卖出名的,还比如圣诞老人的帽子——前两天去一个成人玩具店逛逛,结果发现哈里·波特的全套行头都有的卖了。不能说想出这些主意的人有多聪明,只能说这是一种商业习惯,有个什么噱头了,就想方设法做足做大。而我们的春节,似乎还没有这些开发意识,除了火车票特及时地涨了价以外,这几年也就是装压岁钱的“红包”推陈出新,花样多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似乎都不怎么热闹。
说到购物,也大有故事可讲。我去商场不多,印象里,打折酬宾的事情,多发生在节日前夕,人们似乎也习惯在年前大肆购买年货。这恰恰也和国外的规律相反——比如欧洲一些国家,有着商店打折的期限规定,这些期限大多在节日之后,比如圣诞节之后,或者是1月底。这么做的好处,可不单单是多卖积压货品,而是吸引游客购买,把淡季生生给变成旺季。比如2006年的1月底,正好是打折季节,又正好赶上中国的春节,就有一些旅行社在组织“逛购欧洲”,让大伙给欧洲人民送温暖呢。
所以说,既然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有送礼祝福的主题,那么无妨在各种各样小商品上多打打主意,也把我们的商业习惯稍微变化一下。国内的黄金周旅游当然好,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黄金周出门感到头疼。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未必复杂,只需要动点小脑筋,没准就是一片新天地。
说到这儿,就又想起春节的大冷门来——小时工和保姆都回家过年去了,春节前的屋子就没人收拾,孩子也没人带了。其实这风俗在西方也有,每逢传统假期,不管是总经理还是门房司机,都是赶回家过节要紧。这个时候组织点上门服务,说不定能赚比平时多几倍的利,当然也要有点牺牲精神。好多企业的人不也都不休息么?看你把什么看得更重要了。
再说赶着春节上演的贺岁片吧。这几年经常有大导演给大伙拍贺岁片,也有不少烂片夹杂着跟风。这过春节的时候要看场烂电影,可实在是难受。有时候就想,这院线干嘛不趁着大伙休假,把平时看不全的大片都拿来放一下,让大伙过足瘾呢?《指环王》系列、《哈里·波特》系列、《星球大战》系列……或者就干脆贺岁片系列。过节嘛,还不给大家来个痛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