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低门槛时代 结构性理财产品有望大规模铺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9:09 新京报 | |||||||||
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有望大规模“铺开” 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两文件的出台,确立了2005年理财市场“规范年”的基调。在规范性文件的指引下,“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否有更大的突破”将是明年理财市场的最大看点。
虽然两文件中的“提高理财门槛至5万元人民币”最为人所关注,但实际上这两个文件的涵盖面相当广,是我国银行业自“诞生”理财业务后最全面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对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变相揽储”行为进行了打击。 2004年红火一时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被业内认为是中小股份制银行通过“让利”争夺四大国有银行人民币存款的重要手段。 不但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同时也变相突破了国家利率管制。 针对长期存在的风险提示不明确问题,《办法》特别要求在出售理财产品时,即使是银行的代理销售产品,也需要对相关产品的风险收益预测数据进行验证,并在产品介绍和宣传材料上有所提示。虽然2005年的理财市场遭到了新规的“打击”,部分银行的产品发售有所下降,但从整体市场的规范发展来说,两文件的出台可谓意义深远。 今年以来,部分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直接挂钩海外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过低的状况。如果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06年中能大规模“铺开”,将直接激活规模庞大的人民币理财市场,改变目前银行主要依靠外币理财产品“一条腿走路”的状况。 2006年的理财市场在走向更规范发展的同时,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变化。今年出现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否能大规模普及将继续牵动人心。 明年看点: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否有更大的突破 投资风险指数:★★★ 本报记者 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