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艺术品传奇继续 高额回报吸引热钱大流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1:21 北京现代商报 | |||||||||
回眸2005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怎一个“火”字了得! 2005年,我们听到了有关艺术品投资的更多“神话”! 2006年,艺术品市场的“传奇”仍将上演!
艺术品投资魅力究竟有多大 上周的央视鉴宝节目有这样一个画面:一持宝人两年前花费1.8万元购买的一件明末的投壶,经专家评审团鉴定,价值120万元,增长了67倍;坊间传闻:有人早晨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花费150元买一套书,至中午就以3万元卖出,价格上涨2000倍。而收藏者花了3000元请专家鉴定盖戳后,在拍卖会上又以18万元的价格拍出。不可否认,这样的淘宝故事确实存在,它需要有超人的眼力,但在古物稀缺、藏者众多的今天,像这样的淘宝故事我们听到的已经不多了。 因“捡漏”而暴富或许只是穷人的一夜梦想罢了,真正靠艺术品投资来赚钱的还是在流动性最大的拍卖市场,这是有钱人“投机”的游戏。让我们来看看今年拍卖市场中的几个简单数据,或许可以感受到艺术品投资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在翰海公司春季拍卖会中,一件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以2035万元创下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而此物于2001年在上海拍卖时,以880万元成交,时隔4年,竟飙升了2.3倍。同场还有宋代五件书札,1997年在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以617万元成交,8年后再经推向市场,共计成交2228万元,增幅为3.6倍。 著名画家谢稚柳的《青绿山水通景八屏》,1979年被上海文物商店以1万元购得,在今年中贸圣佳春拍会上以1760万元的高价成交,26年价格涨了170多倍。另外,大师齐白石的作品也是逐年稳步增长,如在荣宝公司秋拍中,其作品《守护神》以319万元成交;《柳牛图》以286万元成交,比4年前的同类作品价格高出15倍之多…… 以上只是记者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至于画家个人作品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在每场拍卖会上都在上演。艺术品投资这种高额的回报率无疑将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 热钱为何砸向艺术品市场 在2005年的拍卖市场,媒体还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在荣宝公司的春季拍会上,一位中年男子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掷出1870万元,买走了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黄土高原》; 在翰海春拍会上,来自温州的炒房团扛着一麻袋现金来当场竞拍; 某公司老总介绍,近期将有1200亿资金砸向艺术品市场,而这笔资金来自温州财团。 热钱为何青睐艺术品投资市场?首先,投资回报率高是主要原因。 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和艺术品投资被公认是世界三大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从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相继经历了股票热、房地产热后,近两年来又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热,而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前两者。 举例来说,十年前上海价值200万元的房产,当时可以购买100到200张陆俨少的山水作品,目前此房产的价格上升至约300万元,而如果购买成陆俨少的作品,其价值约增至1亿至2亿元;另外,艺术品较房产投资更为灵活。房产不可转移,无论你多么喜爱,你无法将此房产从上海移至北京。 其次,这也与投资大环境有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的稳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使投资者看好这一市场。 第三,大量企业进入拍卖市场,使资金含量骤增。有些企业的老板自身喜爱书画,而投资艺术品既可以塑造企业形象,又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南京天地集团以6930万元的价格购买《陆俨少百开册》藏入集团主办的长风堂博物馆就是一例。 南京天地集团老板杨休表示,证券、房地产、艺术品是世界三大主流投资品种,就国内目前来说,证券市场这几年一直萎靡不振,一般人当然不敢碰;而房地产则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高额利润不会维持太长久;但艺术品不一样,目前国内市场刚刚启动,且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市场潜力不可估量,现在进入文化产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投资的渠道。 第四,投资渠道的狭窄也将迫使一些游资转向艺术品市场。目前在投资渠道上,储蓄呈负利率;债券利率低、存期长;股市虽在改革中,但依旧低迷;基金净值大多低于本金;房地产价格虚高,泡沫成分太多;黄金飘忽不定,让“金评家”也连呼“看不懂”。一些中小投资者也必将看好收藏市场,把它作为新的投资渠道。 2006年艺术品市场仍将“升温”? 展望2006年艺术品市场,是否仍会进一步升温?我们不妨先给一个肯定的答案,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近年来的收藏热潮使得拍卖市场产生了“温室效应”,收藏艺术品也被众多投资者看做是升值最快的投资渠道,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数激增,成交额急速放大,纪录不断被刷新,无论是古代的书画、文玩,还是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趋势。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作品继续被看好;中青代画家作品也被认为具有升值潜力;尤其是近两年中国的油画作品价格迅速飙升,瓷器、古木家具等也全线飘红,国内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艺术品数量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将使一些拍品有更大的增值空间。据业内人士讲,拍卖会上经常见到一些老面孔。本来名家名品就这些,购买两三年再拿出来拍,价格可能就涨了两三倍。有些“投机商人”炒艺术品就像炒股票一样,也设置了曲线图分析行情,进行短线投资。难怪华辰公司总经理甘学军曾感叹道:“在中国,买家能收藏五年不卖就可以算是收藏家了。”这些短线炒作势必会使拍卖价格逐年攀升。 “投机商人”介入将使拍卖市场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当然艺术品作为一种投资渠道,低买高卖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不排除人为的炒作,如请人做托蓄意炒作一些小有名气的画家;购买自家拍品以哄抬价格(尽管这是拍卖法所禁止的,但监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虽然不是拍卖市场中的主流,但它也可能会使拍卖品价格虚高,加大投资者的风险,人们不得不为之提高警惕。 此外,国际买家的进入也会对拍卖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买家对有些拍品志在必得,出手阔绰。在今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上,画家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就是被一位欧洲收藏家以1012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的,当时打破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 我们大胆预测,2006年中国拍卖市场的“传奇”仍将继续上演,市场依然会火爆,艺术品价格还会飙升,还会有许多纪录将被打破,拍卖公司还将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当然,我们更希望明年的艺术品市场是在健康、理智的轨道上发展,而不是价格虚高的“神话”。 近来与拍卖公司人士交谈,他们表示,作为拍卖公司,当然希望拍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树立企业品牌,赢得诚信,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有些拍卖公司也正在为培育收藏市场下功夫。不久前,华辰公司便引进美国一家画廊来京展卖,请专家座谈,意在探索出一条新的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随着人们的投资理念更趋于理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2006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商报记者 刘泽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