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黄金理财:离大众化还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13:34 《卓越理财》杂志

  文/张卫星

  从国际大趋势来讲,近几年黄金一直在走牛市。从2001年以来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黄金价格上涨了80%。但是按照黄金本身属性和价值来看,黄金还是被低估了。

  自从2001年中国设立黄金交易所,2003年央行停止了诸多黄金项目的行政审批后,
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黄金的问题由黄金市场来决定”,表明黄金市场对内开放已经正式全面启动。三年来中国黄金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黄金理财产品纷纷推出,如金条、金币、纸黄金、“金行家”实物黄金、黄金保证金交易以及“0.1克黄金”等,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有增无减。但总体来讲,中国黄金市场的民众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的黄金市场尚处于由生产和消费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的初级阶段,黄金市场的众多功能还极不完备,黄金的金融投资功能则几乎是一片空白,真正适合大众投资者的黄金交易品种非常稀少。黄金要成为平民化的投资理财品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黄金储备无论是国家储备还是民间储备,现在都处于“双低”的状态。这在主要的经济大国和人口大国中都是非常特殊的。黄金储备“双低”不利于我们应对风云变换的国际金融动荡,不利于我们应对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和美元问题等。对于要求国家与民间增加黄金储备的呼声,在中国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黄金重要作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比如欧洲许多国家的央行在抛出黄金,减少黄金储备数量,说明欧洲国家并不看好黄金的未来。

  对于以上观点我们首先要澄清,某些欧洲国家央行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抛售黄金的行为并不能作为黄金未来长期价格走势看淡的证据,这些欧洲国家的央行并不能左右世界黄金的价格趋势,在历史上甚至发生过英国央行曾经在黄金历史最低价格区间大量抛出黄金的事件,当时抛出的价位在300美元/盎司,而现在黄金价格为470美元/盎司。

  欧洲在设立欧洲央行发行欧元后,各国自己的货币已经取消,各国国内央行中的黄金储备作用就相对不大了。尤其是欧洲一些中小国家的相对数量小的黄金储备其作用就更低了,黄金数量不多储备作用不大,所以有一些政府黄金的卖出行为是不奇怪的。

  在金本位制崩溃以及

二战后设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七十年代崩溃后,黄金非货币化,黄金就处于“民间化”的过程中。而且从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看,黄金就一直呈现从皇家贵族拥有到走向民间大众储备的趋势,除了二战后世界黄金大量集中于美国政府手中是一段特殊时期外,黄金就一直处在“民间化”的大趋势中。在这样的大背景大潮流下,一些欧洲国家央行在国际黄金市场上卖出黄金也是正常行为。

  虽然黄金已经货币化,但黄金的金融功能并未减退。现在,黄金市场的投资主体早已经是私人、各类机构和投资基金了,大量的黄金储备也在民间。所以即使有些国家的央行抛售黄金也仅仅是一个市场参与者的市场行为而已。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非货币化的二十多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可以说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先决政策条件。黄金正在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模大幅增加,当今黄金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误区:平民化就是降低投资成本

  在黄金投资日益活跃的今天,黄金单位价格高昂,许多人认为黄金是高投入、高门槛的投资,认为主要的投资门槛在黄金的价格上,于是有企业在中国不断推出诸如“1000元就可以炒金”、“0.1克黄金交易”等黄金投资工具,许多媒体纷纷报道认为我国开始进入黄金投资平民化时代。

  黄金投资的平民化普及并不是从减小黄金交易单位入手来降低投资成本,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首先,由于黄金本身具有金融属性,交易单位的大小只是一种表现形式,黄金非常便于分割,减小黄金单位不是降低黄金的门槛,而过度减小黄金交易单位容易导致虚拟交易和黄金切割时的不必要损失等问题。目前,世界各大主要黄金交易市场的交易单位都是统一的标准,伦敦黄金市场标准金为400盎司的99.5%纯金,苏黎世黄金市场标准金为400盎司的99.5%纯金,纽约黄金市场标准金为100盎司99.5%纯金,新加坡黄金所标准金为100盎司的99.99%纯金。

  实际上,从国际经验来看,黄金投资的结症在于90%民间黄金不能变现流通。因此,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金才是黄金投资平民化的通道之一。至于标准金如何确定,我个人认为10盎司或20盎司的标准金条是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黄金消费现状与投资需求。

  黄金投资的结症在于:90%民间黄金不能变现流通

  近年来我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很快,人均消费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新的调查统计表明,民间黄金储量已经达到4000吨,中央储备量大约600吨,人均消费也由2002年的0.16克达到目前的0.35克。但这一数字比国际上人均年消费量要低很多,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在黄金消费文化方面存在着一个长达四十多年的“断层”和国家对黄金生产经营的严格管制。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黄金消费结构偏重在首饰用金上,而且大约有90%的民间黄金是无法进入流通领域的,不能变现,黄金的金融功能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中国黄金市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黄金的投资流动环节不够畅通。如果投资者真的要把黄金首饰卖出去,至少要损失15%,因为从黄金到黄金首饰增加了诸如加工费、消费税费、黄金损耗、销售成本、首饰商利润等各种高昂的中间成本。通过首饰性黄金“藏金于民”实际上是一种贬值行为,真正的黄金投资就是买金条,买标准和简单的纯金金条,国际市场就是如此。

  所以我国黄金投资平民化普及的根本问题是民间黄金不能不自由买卖的问题上,是黄金的金融功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许多黄金投资

理财产品没有提供回购业务,提出的黄金不得再入库上市交易,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黄金的投资功能的发挥。没有通畅的现货交易平台,我国90%的民间黄金不能自由买卖,黄金的流通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对我国黄金储备本来就短缺的现状愈加雪上加霜。如今世界黄金发展大趋势是黄金民间化,如果没有强大的黄金储备和自由的交易平台以及民间黄金投资功能的充分发挥,我们将无法实现黄金投资平民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