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务名扬)3月26日至27日,在天津召开的“2005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与房地产发展年会——中国天津国际金融街建设&地产豪宅品牌高峰论坛”上,业内专家为房价过快上涨“会诊”后开出“药方”:加强金融环境建设,增设投资渠道出口。
央行上调房贷利率,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投资行为成为众矢之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没有其他出口的情况下,投资者是否情愿把资金撤出房地产市场?业内专家的结
论是否定的。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评价房地产市场,必须结合全社会的投资金融环境考虑。目前中国的金融投资环境是银行存款负利率,股市低迷,投资渠道严重缺乏,加之2004年的房贷成本低廉,个人贷款宽松,因此中国投资者的资金必然会选择进入楼市。同时在汇率市场,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导致大量外汇、热钱流入内地。在诸多因素作用下,从而导致整体市场投资过热。
对此观点,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赞同:“为10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是平抑房价的根本出路之一。”她举例说,在美国金融体制中有房产信托基金,投资者不用购买房产实体,就可以达到投资房产的目的,而利用基金建立起的普通住宅,又能解决大量消费者的住房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增加投资渠道,对银行同样是利好消息。顾云昌表示,在我国银行承担了90%以上的融资金额,房地产一旦出现风险,银行的损失将非常惨重。当股票、基金、债券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些投资渠道发展后,融资方式多样化会减少银行承受的金融风险,也减少了楼市的投资行为。“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房地产是发展不起来的。金融的作用,是放大了房地产的作用、市场、投资以及需求。央行调息和正在讨论的房产税都会起到很好的金融杠杆作用。”顾云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