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妨倒退几年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经常会带些礼物回家呢?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爱,妈妈外出归来的时候,都会有习惯帮孩子带点小礼物,有时候是一个气球,有时候是一小包饼干,总之孩子拿到礼物会很高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认为父母送给他礼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索要礼物也当然应该得到满足了。
有些时候,父母为了平息儿女的哭闹或是不耐烦孩子的一再要求而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对孩子学习自我节制是相当不利的。小时候要一包糖,长大之后要衣服、手机、计算机、音响、汽车……还有更多的东西。其实你可以告诉孩子:“你‘需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为你准备;你‘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斟酌情况,决定要不要买给你;但是如果你用哭闹或发脾气的方式来争取,我们一定不会买给你。”
还有一种孩子则是诓骗投机的典型,比如问妈妈要钱去买爸爸说不能买的电动玩具,或者父母要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以金钱作为要挟条件。这虽然让父母很失望,有时候甚至无法想象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伎俩,但父母应该意识到,这是孩子逐步在利用自己不断增长的谈判技巧增加自己的“收入”。对于这种现象,父母应该以此为警告信息,一方面审视自己的行为,如夫妻间在财务方面无法开诚布公可能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倾向,另外一方面则是坚决抵制,而且抵制时夫妻的态度行为要保持一致。
教“花钱无度”型孩子做预算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手里有钱就花掉,把金钱置换成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品对他们来说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引导策略:鼓励孩子建立消费预算,学习管理金钱的能力
第一次独自把手里的钱换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这种神奇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会让他们不断地把手里的现金去换成实物。这种孩子很难在金钱上克制自己,如果父母强行甚至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内心感受,对心理健康不利。
同样不值得提倡的做法是减少孩子零花钱的数额。由于惟恐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有些父母会减少零花钱来控制孩子的消费,这事实上并不可取,因为突然间收入的减少会使得他们对物质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力图通过其它途径来取得零花钱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于是上述索要甚至投机取得零花钱的可能都会发生。要让孩子知道,零花钱不是一种权利或者工钱,它应该成为教育孩子如何管理金钱的一种工具。一味地以增加零花钱或者减少零花钱来达到某种目的也不是教育孩子应该有的方法,父母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细节来引导孩子进行聪明储蓄和聪明消费。
父母可以设置一种生活情景,约定以孩子的零花钱去超市进行一次集中购物,并事先确定好金钱的数额。可以让孩子到超市去买他任何需要的东西,不加约束,在结账处打出购物清单的时候,将购物金额与他所带的现金进行比较,看购物金额在预算之内吗?如果没有,可以对照清单,让孩子自己来选择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哪些是不怎么需要的,哪些是根本不需要盲目拿的,并让他们把不需要的东西放回到购物货价上。这种体验过程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自己零花钱的管理者,自己可以通过事先的预算来进行最佳的财务支出。
还有一个有效的做法是,父母要教导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以确知自己的钱都用在哪些地方。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或半年),父母需检视孩子的财务状况,若孩子确实做到了,可以颁发一笔“量入为出”奖金,或是增加一点零用钱作为鼓励。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