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重庆有望试行倒按揭 以房养老解决老年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14:08 北京娱乐信报

  美国一位60岁的老太太,前不久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美元收入,这样她就可以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这就是时下在美国流行的“以房养老”模式。

  据悉,这种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有望在重庆试行。

  【进展】

  正调研倒按揭可行性

  12日,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涉外资产评估公司经理孙健告诉记者,作为“以房养老”模式的推崇者,在前不久的两会期间,他专门为此提交了一份议案。据悉,该提案已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就其可行性展开调研。

  据了解,“以房养老”模式的专业名称叫做“倒按揭”。而记者12日在电话采访国家建设部有关人士时还了解到:目前建设部已委托一家保险公司研究倒按揭课题。由于目前重庆是四个直辖市中

房价最低、风险最小的城市,有关方面还酝酿一旦“倒按揭”实施试点,重庆将是被考虑的重点城市之一。

  【契机】

  倒按揭解决老年危机

  什么是“以房养老”?孙健举例说:如果你今年60岁,拥有一套价值60万元的住房,没有继承人或者不想让别人继承,那么你可以从相关机构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比如2000元,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在你去世后,这套房子就归那家机构所有。

  据孙健介绍,倒按揭最早起源于荷兰,近一二十年来在美国发展很迅速。目前国内在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也已有小范围的尝试。

  根据孙健的调查:目前重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414万,预计2010年将超过500万。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他认为,作为改善养老问题的“最好解决方式”,政府部门应该对此展开积极调研,并尽快开拓出一条以房养老的新模式。

  【障碍】

  社会观念是个大问题

  专业

理财师王萍则表示:目前能接受以房养老的可能只有极少部分家庭,主要是观念问题。因为中国人习惯将财产留给子女,对许多老人来说,房产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一笔财产。同时许多老人可能还会担心如果将住房抵押,子女很可能就不肯照顾他们了,很多老人不愿用放弃亲情和关爱来换取现金。

  不过她也表示,对于无子女的,或子女较为富裕、开通的,以及子女在国外的空巢老人来说,这种养老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

  相关 银行:做倒按揭难度不小

  作为倒按揭的主要承担机构,银行的观点又是怎样呢?

  “其实两三年前,我们内部就对房屋倒按揭模式进行过探讨,但因为实施难度过大,最后就没有下文了。”重庆某银行房贷部负责人12日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认为,由于我国的

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长期走势、人均预期寿命等难以预测,如何确定按揭利率是很大的难题。另外,“倒按揭要获得盈利一般要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后,而目前大部分银行对经营部门的业绩考核是按年度进行的,在任的经营部门负责人显然不会对后任期间才能产生效益的贷款品种产生兴趣。”

   人大代表:建议专门机构试点

  孙健在人大议案中建议:可以在重庆地区内,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一家专门机构,并通过财政拨出启动基金;合乎条件的申请者,在签订契约后,可以按时拿到“根据住房抵押的估值按一定条件折合成”的养老金;同时申请者的房产按照证券或期货的形式,定向向专门的投资者出售;当养老受益期限结束后,按契约出售住房。

  据悉,该建议已得到重庆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就其可行性展开调研。

  新闻背景

  倒按揭新加坡模式

  目前除最流行的美国模式外,倒按揭还有一种新加坡模式: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倒按揭南京模式

  南京汤山“温泉留园”,此前已在国内首个公开推出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该园规定拥有本市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年届六旬以上的孤残老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终身免交一切费用,而房屋产权将在老人逝世后归养老院所有。

  文图据《重庆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27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