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房价一路快跑高 面临买房该如何理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 16:22 人民网

  房价一路快跑,加薪却慢慢吞吞,出道不久的年轻人囊中羞涩,婚房成了大问题。  

  有人说,这种普遍的“婚房焦虑”,20多年前在上海也曾看到过。不同的是,这次有更多的新上海人加入了寻觅婚房的队伍。  

  为什么不愿租房结婚?  

  经过8年爱情长跑,张毅和王静终于准备结婚了。王静的父母提出一定要有一套位于市区的新房才能结婚,并同意帮助支付部分首付款。2002年,在上海房价快速飙升的前夕,张毅和王静相中了一套位于内环线附近的全装修两室两厅。当时这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售价70万。

  等张毅欢天喜地地缴付了5万元大定金之后,女方父母突然改变主意,要张毅自行解决首付款。一边房产商要挟拒不退还5万元定金,一边家里又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持。张毅只好咬牙贷款50万,分30年还清。  

  2004年张毅拿到了新房,娶到了娇妻。他的代价是要将每个月4000元收入中的70%左右用于还贷。不过处在新婚100度的张毅还是很开心——这套房子行情已经是140万,而他们小两口再也不用住父母房间隔壁的8平方米了。

  一些本地的年轻人是幸运的,因为不少人在买房时能得到父母的或多或少的资助,有人形象地称为“六个人买一套房”,即年轻人结婚买房,通常由双方父母支付首付款,或者由父母提供一套旧房,自己只要负担每月还贷,压力并不太大。而外来青年人通常只能“两个人买房”,甚至“一个人买房”,首付资金就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新上海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我付得起按揭贷款,但我付不出首付款”。

  国内知名的人力资源机构“前程无忧”近期组织了一项“工作3年能否圆买房梦”的调查,共有10413人填写了问卷,一半受访者的年龄集中于23——29岁。数据显示,只有11.23%的上海受访者在工作三年以内实现了买房梦想。很有意思的是,在京、沪、穗三地中,买房资金全部由自己出的比例数京城最高,达68.06%,上海最低,只有58.87%;而父母出首付、自己还贷的比例上海高于其他两地,达到30.50%。由此可见,沪上人士受到了父母更多的庇护。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吴铎认为,上海父母的这种“庇护热情”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长期以来,上海的住房都是非常紧张的,子女不得不和父母绑在一起,共处一室。  

  待到儿女长大成人准备婚嫁之时,父母多有一种补偿心理,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买房。另外,在中国男性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在一时之间得到破除,所以对男方家庭而言,准备婚房的压力更甚一筹。民间已经出现不少养儿子‘吃苦头’的民谚。”  

  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租房结婚?  

  吴铎认为,年轻人不喜欢租房当新房,首先是传统观念问题,认为新婚一定要“新”,当然需要新房;其次,拥有一套属于个人的住房对年轻人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不仅是个人财富的象征,更是事业有成的标志。另外,拥有一套独立的住房,契合当代青年要求独立的时代特征。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丛书《面向21世纪的上海妇女发展》(1990~2000)一书的调查显示,在上海,希望婚后独立门户的比例高达56.2%,而婚后真正独立门户的家庭达到43.6%。  

  当然,拥有一套新房的最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赋予了婚姻最需要的稳定感。租房,租房,总给人一种凑合、暂时的感觉。

  当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成为适婚的主流人群时,有哪一个父母心甘情愿自己的儿女过漂泊不定的婚姻生活?  

  毫无疑问,房子已成为当代婚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吴铎说,拥有一套住房是人们对婚姻稳定的最基本需求,“房子是自己的家的标志”。  

  调查中约有50.44%的受访者计划在将来的1——3年买房子,计划3——5年实现梦想的占到31.59%,目前没有计划的只有7.55%。可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依然是大多数白领证明事业有成的最大梦想。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产投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