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债务比例虚高 都市负翁负婆现象拉响警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19:18 新华网 | ||||||||
海口晚报网5月25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刘建昌近日在《个人消费信贷是否可持续》一文指出,目前上海家庭的债务比例高达155%,北京的家庭债务比例达到122%,而美国平均家庭债务仅为115%。刘建昌指出,我国家庭债务的主体是以住房按揭和汽车按揭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这份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月挣1000元,却要还1550元的债?这日子该怎么过?京沪家庭真的“入不敷出”,负债率超过警戒水平了吗?过高的家庭负债率会有什么的风险?中国人不再勤俭了吗?一时间,“负翁”现象成为人们普遍关
青年“负翁”: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据记者了解,高学历、有着较高收入的25-40岁的年轻人成为负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接受新事物快,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充满了对自己谋生能力的自信而且对未来有着较高的预期,敢于透支自己未来的资金。 “虽然负债,可是我能提前享受到老一辈打拼十年才能得到的生活,为什么不呢?”工作在天津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的王晓说。由于工作需要,30岁出头的他贷款买了部好车,对于负债消费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他颇有自信:“要享受,就要有付出,这叫‘痛,并快乐着’”。 24岁的王先生是某媒体驻成都的记者,他用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每月交1200元,1年后他才能全部付清这些钱,但他看中的,是不需要首付就可以使用这部价值不菲的机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叫启动资本少。”王说,他还按揭了一套80多平米的住宅,“有句广告说得好,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相比较而言,中年人往往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同时深受“量入而出、锱铢必较”的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他们对负债消费的考虑更加理性和保守一些。今年42岁的张宏生先生在政府部门工作,他特别感慨身边的年轻人负债消费的勇气:“要是换成我,兜里只有这么几个钱,我肯定不敢贷款买车买房,孩子上学要花钱,老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生病,存折里没有一定数量的积蓄,日子过得不踏实。”诚然,除了圆明天的梦外,还得过明天的日子啊。 全民贷款时代:把明天算作今天的成本 从经济学上看,按揭贷款是把明天的未知收入折算成今天的现金成本,从而在短期内扩大自己的资金支配量。 随着金融界的逐步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投资需要也日益迎合着年轻人的经济选择。点击各大商业银行网站,“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推介页面占据着最吸引眼球的版面,零首付无息按揭购物、便捷免息还款、开卡免年费等“招数”诱惑着人们大胆超前消费。其中工商银行在网上公布,个人购置住房、住房装修、家居消费均可申请该行消费贷款,此外还有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等,特别是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不问个人消费的是什么,银行统统予以贷款。招商银行在该行不能提现的信用卡上,允许个人可以从卡上预借现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银行个人信贷事业部负责人不无感慨的说,现在已经走入了一个全民贷款的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消费不能从银行里寻求到贷款,大到成片的房产销售,小到自家的电脑配件,都可以用按揭的方式实现。似乎一夜之间,大街上所有的人都对各自的明天信心百倍,他们毫不手软地透支明天的财富、毫不留情地预支明天的薪水、毫不客气地出让明天的明天。“站在银行这方面来说,我希望他们来贷款,因为这是我的业绩。但毕竟得到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他们需要考虑清楚。”这位仁兄说。一些学者认为,从经济学上看,按揭贷款对个人而言是把明天的未知收入折算成今天的现金成本,从而在短期内扩大自己的资金支配量。只有在明天的收益大过于交给银行的利息的时候,按揭贷款才具有现实意义,个人和银行的交易才不会亏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