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生活理财 > 正文
 

买房还贷新攻略 怎样贷款更划算案例分析(图)(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0:26 每日新报

  银行人士同时指出,并非所有20多岁的年轻人都会被银行认为是提升机会多,或者收入曲线呈上升趋势。这个年龄段的市民一般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处于比较活跃的阶段,与30多岁的市民相比,20多岁的人“跳槽”的可能性更大。现在很多单位采用了“聘用”制度,“终身制”已经很少了。一些单位一个“聘期”在3年左右,长的5年,还有的单位对员工是“一年一聘”,这也给人才流动创造了条件。有些人“跳槽”可能是因为在原先的单位工作“不如意”,也有些人本来在原单位干得挺好,收入也不错,但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也
选择了“跳槽”。

    “跳槽”以后,就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新单位的待遇的确比以前好了,市民的收入水平与以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也有可能由于新单位的效益下降,结果市民的收入水平还不如以前。市民如果“跳槽”以后收入水平下降,还款就会比以前吃力,银行的贷款也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因而并不是说所有20多岁的市民都能获得高额度、长期限的住房贷款。

  案例二

  李先生今年35岁,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领导。他有一个孩子正在上小学,家里父母已上了年纪,但身体还算健康。李先生想贷款买一套面积大些的住房,以便改善家人的居住条件。

  银行人士分析,李先生这个年龄段的市民,一般已经工作多年,拥有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因为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所以李先生“跳槽”的可能就比20多岁的人小了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已找到了比较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单位工作比较踏实,因此收入的稳定性比较高。到40岁左右的时候有希望获得提升,所以收入水平也有可能随之上升,但上升的空间已比较小。

    30多岁的市民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小学、中学,学费就是一笔“巨额”开销,而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其健康状况也会下降,如果生病住院,医药费也需要李先生支付。因此李先生作为一个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负担比较重。建议李先生办理贷款时“量力而为”,尽量减轻自己的还贷压力,降低将来出现无力还款的可能性。因为一旦还不上贷款,李先生的社会声望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已经获得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也可能不保。

  银行人士同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市民有一些可能已经拥有了20000元左右的月收入,但如果家庭负担太重,比如月收入的绝大部分都要为家人支付医药费,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仍然会认为他的收入水平较低,而不向其发放额度太大的贷款。还有的市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住房,虽然在银行申请贷款时说的是买房自住,但实际上可能是将新买来的房屋当作员工宿舍。这种情况会使银行的放贷风险增加,因而放贷时也会仔细考虑。

  案例三

  张女士今年50岁,是一位大学教师。她的儿子已经工作,并有不错的收入。张女士希望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供自己晚年居住。

  银行人士指出,张女士现在年龄已经比较大,按照银行规定,一般市民办理住房贷款只能贷到退休,对于个别从事收入较高且比较稳定的工作的市民,银行最多宽限到60岁或65岁。也就是说,张女士最多还能贷款10年左右。

  张女士在办理贷款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贷款对自己的压力。此外,张女士还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比如是否能在贷款期间保持身体健康。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市民身体状况已经开始“走下坡”,如果在贷款期间生大病,就很可能无力偿还贷款。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经济支持对张女士来说也非常重要,比如儿子的收入状况如何,因为如果张女士自己将来无力还贷,还可以由儿子帮助渡过难关。

  50岁左右的市民,银行允许的贷款年限已经比较短,因而申请相同金额的贷款,每月需要偿还的金额就相对较多。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市民贷款,要比年轻人贷款承受更大的还贷压力,所以建议张女士考虑是否可以以儿子的名义申请贷款。这也要求张女士必须全面衡量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考虑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到底如何。

[上一页] [1] [2]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