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关注消费税政策调整 > 正文
 

手表价格的月相盈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 20:27 三联生活周刊

  ◎黄燕

  735万元!这个价格对应的并非是豪华别墅或跑车,而是一块瑞士手表。就在中国开始向高档手表征收消费税的同时,高档手表品牌宝珀在成都开始了全球巡展活动中国站的第二站,其中一款型号为1735的手表集合了超薄自动上链机芯、陀飞轮、万年历、月相盈亏等六大功能,号称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没有一颗钻石镶嵌,售价仍然达到了735万元,这
款全球仅有30块的手表已经在中国不动声色地卖出了两块。

  从4月1日开始,价格超过1万元的手表将征收20%的消费税,4月5日,王府井亨得利、英皇钟表店,豪雅、雷达已经涨价,涨幅最高不过10%。亨得利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欧米茄4月15日也要调价,但还不知道上涨多少。有趣的是,所有销售人员异口同声地说,涨价是各品牌独立行为,和消费税无关,作为佐证的是豪雅一款原价5500元的手表现在售价涨到了5900元,而这个价位并不在消费税征收范围内。

  当大众由于消费税而把目光投向这个行业时,各大厂商和经销商代表却已经奔赴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巴塞尔钟表展。在高档手表的发源地瑞士,每年的3月底4月初都会聚集全球钟表顶级品牌,江诗丹顿、万国、伯爵、卡地亚、劳力士等品牌发布他们的最新产品。从主办方提供的数据看,越贵的表却卖得越好,2005年单价5000瑞士法郎以上(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人民币3万元)的钟表全球销售了180万只,比2004年增长了一成;价格超过1万瑞士法郎的表则增长了1/4,销量达到65万只。

  与欧洲、北美等趋向饱和的市场相比,中国正处于急剧上升期,根据瑞士经济部统计,去年瑞士钟表业对华出口增长了25.7%,以3.5亿瑞士法郎在瑞士表出口榜上排名第十,这使得中国新消费税政策成为巴塞尔钟表展上的热门话题。瑞士SWATCH集团公关部经理贝亚特丽斯·霍瓦尔德对外界表示,SWATCH正努力适应中国新的市场条件,“中国新的税收政策会减少高档表的销售,不过集团会增加中档表来弥补这一损失”。拥有卡地亚、伯爵、江诗丹顿等著名品牌的瑞士最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发言人艾伦·格里夫则表示,现在还不能判断中国新消费税政策的影响,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绝不会因此而被削弱,“我们尊重中国政府的决定,现在必须证明我们在新环境中的能力”。

  其实即使不看统计数字,人们也可以感觉到国内高档手表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渐扩大。香港和台湾地区表迷评选的十大瑞士名表包括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爱彼、宝玑、万国、伯爵、积家、芝柏、卡地亚和劳力士,这十大品牌已经全部进入内地,在不少品牌的销售榜上内地已经进入了TOP10。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迷信十大排名,钟表杂志《时尚时间》编辑蒋昊霖就表示,“这类排名不是出自瑞士官方,我不会以十大排名来影响自己对手表的看法”。

  售价在1万元以上的奢侈品手表正在俘虏越来越多的城市,宝珀表中国区副总裁廖昱认为,成都与北京、上海没有太大区别,“我们在成都售出去的表款都很有特色,并且具有技术含量,说明成都懂表的品位阶层已经形成”。他同时透露,最便宜的宝珀表也要五六万元,在成都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宝珀表卖得最好。

  大部分名表城里人气最旺的通常是天梭、浪琴这类品牌,原因主要在于数千元到一两万元为主的价位。根据《时尚时间》编辑蒋昊霖的经验,大部分人选择名表都从3万元以下入手,“月收入达到5位数的人会接受价格超过1万元的手表,但一般不会购买超过3万元的,消费更贵手表的人大多是为了生意上的需要”。年轻人是名表新的目标消费群,就像服装大牌们争相推出更年轻、价格更容易让人接受的二线品牌一样,SWATCH集团从几百元的塑胶表到1万元左右的浪琴再到数万元的欧米茄已经为名表进阶画出了完美的路线图。代理多个高档手表品牌的百年老店亨得利在东方新天地开出了一家名为Temptation的店面,销售时尚钟表及配饰,品牌包括CK、Dior和FENDI等。从地点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这家店的目标消费群在哪里,它紧挨着屈臣氏。

  蒋昊霖告诉记者:“去香港买表其实不是最佳选择,那里假表和二手表很多,即使在大店也可能买到别人戴过的表。”虽然香港的名表价格比内地便宜一两成,大部分人认为征收消费税后可能促使更多人赴港选购名表,不过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汪孟晋认为,现在大部分品牌如何调价还未确定,经销商为了不影响销售额也可能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卖进口高档表的利润很高,即使要提价也不会达到2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