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税务 > 正文
 

广州过半数市民支持绿色税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4:3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在不久前的“中国财税论坛2005”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透露,在“十一五”期间的税制改革,具体看,在税改方面,明年除了将一次性物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畴内,还将出台系列政策,如政府对废旧物资回收、废旧汽车轮胎回收使用等行业给予奖励、补贴和减税,并鼓励民众参与其中,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贯彻“绿色税收”理念等。

  虽然日前国家税务总局有人提出,“绿色税收”根本不存在,但市民对日益紧迫的环保问题以及“绿色税改”还是持积极态度。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公司日前接受广州日报委托对此进行了调查。

  文/资料整理 程维

  对日前提出的“绿色税改”概念,广州市民还是持积极态度的。在调查中发现,47.5%的市民表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注意环保;26.7%的市民表示自己是环保分子,自己做好之余还提醒身边的人注意环保;21.7%的市民心里面很支持环保,但行动上跟不上;仅有4.2%的市民对环保没有特别感觉。

  近半数市民支持提高税率

  市民认为国内改善环境和资源有效利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45.0%的市民认为有效方法是提高企业和人们的环保意识,44.2%认为可以通过媒介,公布缺乏环境意识的企业和行为,44.2%认为要鼓励研发环保产品和能源替代用品,37.5%希望,强制性、大范围地实施行政命令,还有23.3%认为有效方法是通过像税收等经济手段,利用市场来调节。

  调查显示,市民对“绿色税改”的认知程度并不高,有听说过“绿色税改”的市民只占28.3%。市民对“绿色税改”态度比较肯定,过半数的市民支持“绿色税改”,54.2%认为环境问题亟待改善,所以支持“绿色税改”,52.5%认为环境污染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补偿,所以支持“绿色税改”,另外,25.8%不希望绿色税改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表示不支持“绿色税改”。

  市民是否支持大幅度提高对环境污染产品的税率呢?近半数市民(46.7%)对此支持,并认为只有提高税率才有效果,30.0%不支持,表示不希望增加消费负担,30.0%不支持,认为环保应该采取其他更有效方法,17.5%不支持,表示不能避免使用这些物品。

  四成市民担心征税难度大

  绿色税改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大部分市民(59.2%)认为要借绿色税改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38.3%认为要严格把好征收这一关,这才能体现公平,做出效果,35.8%认为对环保的企业减税要落到实处,35.0%认为要大幅度调高对环境污染的产品的税率,只有5.0%认为要灵活增加绿色税改的税种。

  市民对“绿色税改”促进环境改善的作用也有着不同的看法。48.3%的市民认为绿色税改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40.8%的市民担心某些领域征税难度大,认为税改对环境保护效果不会很明显,39.2%的市民认为税改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觉得绿色税改对环境保护效果不会很明显。

  过六成市民会减少用塑料袋

  方舟调查发现,如果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征收消费税落实,60.8%的市民表示会更加注意环境问题,并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48.3%的市民会因为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成本增加而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26.7%的市民表示即使收税,使用一次性物品的习惯也很难改变,另外,18.3%的市民觉得加税只是几角钱的事情,影响不大,会继续使用。

  调查方式:广州方舟市场研究公司在广州日报的委托下,就“绿色税改”这个话题对广州市500位市民进行了电话访问。

  相关新闻

  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次性餐具行业应逐步淘汰

  据《工人日报》报道,日前,针对国家将对一次性餐具等浪费资源的落后产业开征“绿色税收”的有关报道,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征“绿色税收”根本不存在。

  这位负责人指出,一次性餐具等行业属于国家明令逐步淘汰的产业,如果开征所谓的“绿色消费税”,岂不是让他们合法化了吗?

  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的决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