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只做“纯粹”的商人
提起“花旗”二字,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花旗银行。不过,分布在京城、带有花旗集团“小红伞”标志的机构远不止这一家。
在北京,花旗集团拥有3家机构,分别是:企业与投资银行分行、零售银行营业网点以
及花旗环球金融北京代表处。
花旗的投行部门以主承销商身份参与了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境外上市,目前正协助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上市。拥有QFII资格的花旗环球金融则是中国A股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花旗银行是集团在京的主打业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内地的美资银行,花旗银行1995年在京成立分行。公司业务方面,北京分行一直为中外资企业提供外币服务,并于日前获准开办人民币业务。
作为外资银行,花旗所提供的外汇理财服务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品推出。对此,花旗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施瑞德表示,“我们为能够向北京居民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全球化的网络和经验是花旗理财产品“先声夺人”的优势。北京分行从2003年起推出个人外汇投资产品“市场挂钩账户”,将外汇定期存款与外汇货币期权结合,赢得大批客户。目前,在该产品上一次投资5万、10万美元的北京人不在少数。
销售理财产品只是个人理财的一小部分,花旗银行北京分行还提出了“人生理财规划”,其理财指引伴随客户一生。针对高端人群的“财富管理”也是其另一大品牌。
花旗等外资银行是中资银行变革的“催化剂”,后者开始认真地审视理财市场,招商银行等佼佼者也祭起了“财富管理”大旗。这正是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用竞争激活整个市场,中外资银行实现共赢。
远道而来的花旗不愿被视做“纯粹”的商人。去年年底,花旗集团捐赠150万美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建小额信贷培训中心和扶贫促进网络。今年4月,花旗集团宣布,在今后3年投资63万美元,支持中国高校的金融科技教育,北京的受益者包括北大、清华和北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