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工作室 > 正文
 

2005年外汇投资七问 今年升跌赚蚀还看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0:29 东方网-文汇报

  2005年伊始,美元夺回不少失地,港股跌浪未停。究竟投资者今年能否如去年般好景?热钱是否会流走?息口回升速度如何?人民币会否升值?专家认为,美汇升跌仍将牵动全球经济市场的神经,美元和人民币两大货币的强弱已全面主导国际资金的流向。今年投资环境,还看美元。

  美元汇价有排跌?

  答:疲弱依旧料继续贬值

  美元去年弱势依旧,年内欧元兑美元升幅一度达到15.3%;由2004年5月中兑1.1818美元,急升至年底时1.3635美元。2005年首半个月美汇状态回勇,但由于美国财赤仍然严重,达4,270亿美元历史纪录,加上亚洲区央行料纷纷减持美元,因此,市场早有共识认定今年美元将继续贬值。美国投资银行甚至鼓吹美元要再贬值五分一。《商业周刊》预测,美元汇价今年兑各种主要货币将再贬值一成,而兑所有外币平均贬值亦有5%。

  兑欧元十二个月或升上1.42

  亚洲地区央行对美元的态度肯定左右美元走颉,美元汇价将失去承托力。大福证券亦指出,各国央行去年已开始酌量减持美元资产,在美元的弱势持续下,各国会在今年继续减持美元在外汇储备的比重,恶性循环下,美元今年的跌势会加剧。

  德意志银行估计,美元潜在跌幅仍大,估计今年首两季仍处于弱势,而十二个月内美元兑欧元将下滑至1.42美元水平。美林全球货币策略主管Yianos Kontopoulos则估计,美元兑日圆在年底前将下试91日圆。

  香港息口何去何从?

  答:第二季或迅速回升

  香港最优惠利率过去三年一直盘踞于5.125厘或以下水平,去年12月更破天荒跟美息背道而驰实行减息。不过,今年港息整体向上之势已成。市场预期,随着今年美息趋升,资金在第二季或开始陆续流出本港,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将回落,港息会迅速回升。倘港息要追回美元息差,升幅便可能大于美息加幅。息口将是市场今年面对的重大风险之一。银行界目前已有共识,香港是否会跟随美国加息,完全视乎本港市场的资金流向及银行结余而定。

  存款息差至少2.25厘

  香港银行体系结余高达150亿元,故去年12月美国在半年内第五度加息时,港息不加反减八分一厘,港美息差扩阔至2.25厘以上。由于目前港元定存接近零息,与美元定存息差宽达2.25厘以上,若美国再加息而香港不跟随,两者息差将会更阔,直接威胁到港元联系汇率的稳定性。《商业周刊》综合多名经济学者预测,联储局今年将累计加息1.25厘,与美元挂橺的港息今年势将上升。

  汇丰银行估计,倘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憧憬减退,将促使资金最快于第二季流出本港。港息要追回美息水平,加息幅度将会相当大,届时将对港股及银行息率走势带来影响。

  港息要追回美息加幅

  美国去年6月起连续加息五次,累计幅度1.25厘,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25厘。但港息却没有跟随上升,银行结余高企令港元同业拆息及储蓄利率接近零;但当热钱迅速流走,港息将要追回去年美息的1.25厘加幅,以及今年美息的加幅,这对港股及香港经济都构成极大风险。

  热钱大量撤出香港?

  答:热钱今年应不会大幅撤港

  国际资金去年因美元贬值持续流入本港,银行体系结余更一度升破548亿元水平,导致银行界长期“水浸”,港息甚至较美息更低。本港热钱何时流走殊难预料,但可从美元汇价走势及人民币升值两大因素窥见端倪。从现时市场数据看,热钱纵有流走迹象,但短期内应不会大幅撤离本港。

  美息美汇向上是诱因

  香港大银行高层多次承认,市场种种数据反映热钱正在流走。股市下跌及成交减少,均显示有热钱流走,但暂时未有大幅撤退迹象。有证券业人士指,美国今年仍会加息,若加上美汇转强,国际资金便有机会撤离香港,股市楼市将首当其冲。

  资金撤港阴影已显现

  今年初,资金可能撤离本港的阴影已反映在股市上,好像港股成交金额持续萎缩、恆指屡创低位。不过,多数外汇业人士都预期美元会保持弱势,加上美国通胀温和,今年美息加幅不会很大,都不利美元汇价;故此,寻找非美元资产投资而来到香港的热钱,今年相信仍会留在本港。不过,其中有部分资金可能会转移投资一些更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例如东欧及拉美。

  另一方面,东亚银行亦担心,当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憧憬减退,热钱便会离港,导致香港利率遽升,继而冲击资产市场,为本港下半年度的前景蒙上阴影。

  国际资金流往何处?

  答:中俄印巴四国成新宠

  美元升跌影响资金流向,国际资金在美元贬值之际,积极投入回报较美元资产为高的国家地区。不少资金因回报率的考虑而选择进入新发展经济体系,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个人口大国自然成为不二之选。不过,新兴国家国情有别,不明朗投资风险往往较高。

  新兴国个股较美折让四成

  《商业周刊》分析指出,当今全球四大新兴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乃今年国际资金流向的不二地区。美国专家认为,新兴国家股份价格平均较美国股份便宜四成,而美元贬值令更多资金流出美国,估计新兴国家的环球互惠基金及退休基金将特别得宠。

  石油资源助出口套汇

  事实上,近年内地工业及零售都处于高增长期;印度以庞大人口及先进的资讯科技业,令其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至于俄国及巴西则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不单未受高油价影响,反而借机出口套汇,故全球基金公司都非常看好该两地,近年已大规模投入东欧及中南美市场。

  宏调措施陆续有来?

  答:估计更多新招出台

  内地去年宏调措施对引导经济软着陆仍未奏效,估计今年将有更多新招出台。不过,为免伤及整体经济元气,预计新措施仍只会针对部分投资过热行业。故此,内地仍然潜藏通胀危机,人行全年加息幅度更可能达到一厘。

  经济软着陆言之尚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估计,内地去年虽然连番推出宏观调控措施,但看情形未必能够经济软着陆。IMF首席助理董事总经理Anne Krueger认为,此间断言内地经济已经软着陆是言之尚早。倘若内地经济软着陆失败,将严重影响香港经济。

  “有保有压”免落重药

  亨达国际研究部主管黎伟成认为,当内地经济年增长回落至9%以下水平,即表示已成功软着陆。不过,他相信内地今年仍将加大压抑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调力度,包括房地产及水泥项目。但内地政府同时会保护农业、能源及运输等行业。整体上采用“有保有压”的措施,来确保内地经济能够继续增长。他警告,由于钢、水泥等行业仍然严重供过于求,投资该类股份需要留意风险。

  继续加息压通胀

  瑞士信贷一波首席地区经济师陶冬指出,内地宏调措施及息口走势,与通胀关系非常密切。他估计,今年内地通胀仍高达5.5%。一波亦相信,到今年3至4月份,内地经济会再度出现过热情况,令政府需要再推出新一轮宏调措施,包括在未来12至18个月加息2至3厘。另外多间证券行亦预期,人行今年将继续加息,幅度为0.25至1厘不等。

  “人民币升值”退热?

  答:炒卖降温年底或轻微升值

  为压抑内地通胀,人行在去年10月底突然宣布加息,其中,一年期存贷息率双双增加0.27厘。虽然宏调力度加大了,但人民币息口则更具吸引力,加上美国不断施压要人民币升值,因此,市场人士相信,今年年底人民币可能会轻微升值2%至5%,而人民币年底前或将改与一篮子货币挂橺。

  汇率挂橺一篮子货币

  多名内地官员虽称,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并无时间表,但市场仍对人民币升值充满憧憬。德意志银行及花旗预期,人民币年内将升值2%至5%。不过,德银指出,当人民币不升值或升幅低于市场预期,热钱便会于下半年流出本港,令今年本港股市及楼市表现都不及去年。

  德银亚洲首席经济师米高史宾沙相信,内地汇率制度有机会在年中出现转变,例如将与美元挂橺改为与一篮子货币挂橺,但相信人民币兑美元升幅不会超过2%。花旗亦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会在今年内升值3%,升值低于其他主要货币。

  油价“向高走”还是“向低走”?

  答:涉政治因素升跌看法差异大

  国际油价去年首十个月累计涨幅接近七成,纽约期油由2月初每桶32.48美元,辗转加价至10月底的55.17美元全年高位。然而,各界对今年油价走势难建共识,看涨与看跌两派预测的差价居然达到55美元。投资者欲染指石油类敏感产品,今年将要面对“五五波”风险。

  地缘政治影响石油供应

  虽然目前油价已回落至46美元水平,但有经济学者担心,今年若发生任何地缘政治或影响石油供应的事件,油价可能急增至60至70美元水平。对香港和全球的经济及投资,都会带来一定风险。瑞士再保险的Kurt Karl预言,如果油价攀升至每桶80美元,2005年全球势将出现一场温和的经济衰退。

  财政司司长唐英年曾经表示,若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而且维持连续十二个月,香港经济增长就会下跌0.4%;其中对物流、航空、航运以及运输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经济放缓石油需求下降

  不过,多数市场人士都估计油价会回落。《商业周刊》综合研究显示,国际油价今年年底可望回落至每桶40美元以下。部分经济学者预测,今年油价可能滑落至每桶25美元,跟看涨者相差达55美元,理由是预期全球经济需求放缓、今个冬季相对暖和、中东政治危机缓和等,均导致石油需求下降,间接减低了美国的通胀及加息机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汇理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