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菲在中国价格8年来首降 即使跌30%仍有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7日 11:03  大众网-齐鲁晚报微博
拉菲在中国价格8年来首降即使跌30%仍有泡沫

  作为红酒市场上最著名的晴雨表,拉菲眼下正经历一轮罕见的暴跌,最高跌幅达45%。即使在其最受追捧的中国市场,拉菲的价格也出现了八年来的首次下调。在业内看来,拉菲价格的暴跌传递着某种危险信号,一部分拉菲投机者面对猝不及防的亏损,红酒投资的信心开始动摇。

  不过,也有“好消息”。造假丑闻缠身的拉菲,可能因祸得福。据说,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下跌,专门制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在2011年卖出了70多万个瓶塞后,“2012年竟然连一个订单都没有。”

  即使跌30%仍有泡沫

  在过去10年时间里,拉菲的身价一路狂奔,每年都以30%的涨幅“傲视群雄”。但这种疯狂的涨势在2011年下半年戛然而止。

  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拉菲价格开始下跌,是波尔多一级酒庄中表现最差的产品。2008年产的拉菲是最大的输家,从去年3月的历史最高价每瓶11500元跌到现在的7500元,下跌幅度为35%。拉菲的副牌“小拉菲”,在2011年初涨到每瓶6500多元的高位后,调头向下,至今已跌去20%。

  而拉菲仅仅是领衔者,整个红酒市场都裸露在暴跌阴云中,尤其是波尔多系。来自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在排名前100的热销葡萄酒中,有95%都是波尔多,它们的价格在去年6月到12月间平均下跌了22.5%。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下跌幅度最高已超过30%,但“以拉菲为首的精品葡萄酒价格仍存在泡沫”。独立酒评人朱立农对记者说。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头。

  中国市场价格8年来首降

  国际市场的跌势迅速传导到了中国市场。

  不少地区的拉菲售价出现了8年来的首次下调。来自经销商的信息显示,拉菲的平均降幅在千元左右。“中国消费者对酒庄的认识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多。”来自酒商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酒商张女士表示,原来很多买拉菲的顾客开始改买别的品牌了。

  分析人士则指出,2011年下半年葡萄酒价格大幅下跌,意味着一贯所向披靡的顶级波尔多葡萄酒市场2012年可能成为买方市场。

  拉菲的火爆,促成了一条拉菲造假的完整产业链,在百度上搜索“酒瓶”、“收购”等关键字,几乎每条信息中都标注着“高价回收拉菲红酒酒瓶”,1982年拉菲的一个空瓶甚至卖到了3000元人民币。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认识的一个制作假拉菲瓶塞的商人光2011年就生产了70多万个瓶塞。不过,自从去年下半年拉菲价格开始下跌,这位造假商贩“2012年连一个订单都没接到”。

  投机客遭遇亏损

  拉菲价格的下跌对红酒投资市场无异于一场地震。拉菲下跌冲击的不仅是直接的销售市场,在拍卖市场,拉菲也显现出了颓势。2011年年末,红酒拍卖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第一次流拍。流拍的葡萄酒藏品中有不少是原本抢手的拉菲,包括1961、1995、2000和2005等多个年份。

  亏损比想象中要来得快,一批囤积拉菲炒作的投机客因此遭遇亏损。“据我了解,香港不少投机商手里还有大量的货,有些人手里有超过1亿港元的数量囤积。”朱立农说。    (据《北京晨报》)

  追问

  拉菲暴跌为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拉菲为首的精品葡萄酒价格下跌是红酒市场的一种自我修正,而导致精品葡萄酒价值回归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

  国际炒家“落袋为安”

  欧债危机的持续让不少欧洲藏家将手里的酒变现,以渡过难关。“他们的抛货使这个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酒。”

  拉菲自身大扩张的代价

  近年来拉菲集团不满足于雄霸高端市场,为了抢占中低端市场,在世界各地收购酒庄。在业内人士看来,拉菲价格的下跌与副牌的推进速度有关,拉菲集团最终为自己的快速扩张付出了代价。

  山寨横行的负面影响

  拉菲一年的产量是20万瓶,到中国市场大约为4万瓶,但是中国消费的拉菲却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太多出处不明的拉菲给拉菲消费带来了尴尬。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