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炒股不需求爷爷告奶奶 却总徘徊天堂与地狱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14:32  《理财周刊》

  谁该进入股市

  虽然中国有这么多股民,但真正能赚钱的却不多。股市既是天堂又是地狱,股票投资者的命运总是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那么,谁该进入股市呢?

  文/本刊记者 张学庆

  股市并非是适合任何人投资的场所,这样的说法或许已成为市场共识。但出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口中的“低收入人群不太适宜参与股市”却引发了市场讨论。

  11月30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在谈论资本市场今后的六项主要工作中涉及了“低收入人群不太适宜参与股市”的话题。

  郭树清首次公开系统阐述中国资本市场今后要做的六大方面工作,分别是: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切实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坚决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时刻警惕和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郭树清在演讲中提到,要落实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匹配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引导投资者审慎评估、理性参与,确保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人。郭树清举例称:“尽管国际上许多权威研究机构一致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蕴藏着罕见的增长潜力,但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就可能不太适宜参与其中,应当建议他们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

  正是这一讲话,迅速被市场以“穷人不宜炒股”而广泛传播,并引发市场的争论。

  需要制度变革

  著名学者韩志国(微博)在其微博中指出,政府提倡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股市是门槛最低的投资渠道。郭树清认为低收入群体不宜炒股,而储蓄都是负利率,民众的财产性收入来自哪里?中国股市没有财富效应是制度走偏,因为我们单纯把股市当做“圈钱”工具。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制度,不能让股市仅仅成为权贵资本的发财工具。

  韩志国道出了中国A股市场的现状。种种制度性弊端不除,不仅穷人、老人不适合入市,其他投资者退出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平心而论,郭树清的此番言论与以前每遇到股市大跌就有一些官员出面给股民打气和壮胆唱多股市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因为一味唱多只能忽悠一批又一批股民前赴后继冲进股市,最终以损失出局。现在提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则是告诉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因为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诉求,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就要为投资者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满足不同投资者的诉求。由于考虑到股票相对于债券等投资工具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穷人”和“老人”可能并不适合股市投资。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投资股票市场风险大,股价波动幅度远大于债券价格波动幅度,对于月收入只有3000元或30000元的投资者,同样,投资于某只股票,如果价格跌幅较大,前者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而后者可能影响不是很大,能扛过去。同样,一只股票的下跌,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意义也完全不一样。如果股票套牢5年后才涨回来,年轻人,或许能够忍受,也有机会补偿风险,但是对于老年人,可能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因此,“穷人”和“老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显然较弱。

  穷人好赌

  毋庸讳言,穷人炒股就是为了告别贫困的生活,想通过股市的高收益来实现经济上“翻身”。一位基金公司投资部总经理表示:“大家说中国人比较好赌。如果不同意这样说法的话去澳门看看就知道了。但这又非常不易理解,中国5000年文化里没有好赌这一块啊。中国人还是相对非常保守、非常中庸的民族。那为什么中国人好赌呢?”

  “我琢磨了一段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位基金经理说,实际上有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边际效应递减”。就是说当你没有钱的时候,每多出来的一块钱对你来说效益非常高。你想想上大学的时候多出100元钱来会很高兴的。但等你有钱以后,比如挣到1000万元,挣到1亿元,再多出100元钱对你来说没有什么。你没有钱的时候愿意付出很高的代价来追求这个东西。穷人好赌,中国人好赌,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还是穷人,穷人不赌的话没有发财的机会。穷人最喜欢的投资产品是买彩票。如果投了一把成功,就成了富人。但穷人变富人概率较低。近几十年来,由于众多散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都对商业银行和共同基金监管甚严,以维护社会稳定。

  既然股市风险很大,那为什么有这么多散户愿意炒股呢?为什么100次股灾也不足以教会股民呢?原因很简单,大多数股民过于自信和贪心。他们认为,股民作为一个群体,虽然会跑输大市,但自己有优越的智商以及选股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必然能跑赢大市。

  炒股四大好处

  “中国股民的队伍之庞大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资深分析师张化桥曾撰文分析认为,国人对股市如痴如醉的真实原因是我国的“管卡压”经济体制。因为在千万条致富之路上都有毒蛇和关卡,而且营商的门槛越来越高。所以无数人在亏钱以及心力交瘁之余选择了一个懒惰的办法,把钱押在股市上。虽然在股市上亏钱也很容易,但是股市毕竟有四大好处。

  一是交易成本低。股市交易的印花税和佣金显然大大低于办一家小企业的执照费、求情费、车马费、各种罚款等等。

  二是炒股似乎不需要做太多努力。虽然基本面投资是需要艰苦努力的,但大多数股民不是基本面投资。炒消息和跟风的人偶尔也可以大有斩获。

  三是炒股不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不需要走漫长的程序。虽然中国人对求情拉关系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无可否认,这是一种痛苦的事。而股市在某种程度上为不少人提供了一种疗养的环境:在“管卡压”经济中心灵受到创伤和委屈之后,可以在股市找到一种安慰,和一个“我说了算”的空间。

  四是股市的门槛低。炒股票不一定需要太多资金,可是在中国做生意需要的最低资金量就越来越多了。当人们因为无事可做才去开出租车、开小商店或者炒股票,那这还有什么利润空间呢?

  张化桥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真正的事业而潜心炒股,大家会慢慢发现我们已经无股可炒:因为股市只是经济的派生物或衍生产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炒股赚钱太难

  事实上,虽然中国有这么多股民,但真正能赚钱的却不多。“股市既是天堂又是地狱,股票投资者的命运总是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曾任银河证券投资部总经理的罗善强如此总结。

  回顾历史,1990年12月,中国证券市场建立,几千家机构和成千上万的个人投资者从此卷入了发财梦想与破产痛苦的深渊之中。那些只靠死工资能够清楚地算出自己一生收入的个人,看到了股市的赚钱效应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股市。1992年8月10日,在深圳,数以万计的人群用书包装着从各处收来的身份证几天几夜地排队抢购股票认购证。在上海,100元面值1股的豫园商城股票上涨到1万元1股,更唤醒了多少人的投资冲动。

  在股市中,有人从几万元起步变成了拥有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又曾经何时,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4年多的前所未有的大熊市,股市市值总体损失8000多亿元,大部分投资者的资本被腰斩,一大批投资者千万资产随之消散,众多庄家甚至入狱或逃亡。然而,凤凰涅槃,在经历了大熊市之后,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7年10月,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上证指数从岌岌可危的998点上涨到了6124点,2年4个月股市翻了6倍多,一大批千万富豪随之诞生。正当人们欢呼雀跃准备进军万点之时,上证指数又仅用1年时间从6124点一下跌到了1664点,大部分投资者在大牛市中所赚的钱又化为泡影。

  “经历过股市的风风雨雨,投资者不应只看到股市让你资产膨胀的一面,同时还要看到股市是资产快速消失的风险场所。”罗善强强调说,“如果倾其家当或借钱炒股,还会使你赔得生不如死。进入股市,首先想的不应是如何赚钱,而是要树立风险意识,保护自己的本金不要赔掉,这是投资者入市要上的第一堂课。”

  为什么炒股赚钱不易呢?罗善强认为,炒股需要投资者有大量的知识,如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关于股市和股票的知识。投资者一踏入股市,就会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炒股需要专业知识和具体操作技术的完美结合,这一点很难做到。并且,炒股人的心理压力太大。人们投资办厂,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打理,但同样数额的资金用来炒股,却只需要一两个人就够了,资金的盈亏都压在一两个人身上和心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另外,市场波动难以掌控,经得起市场反复考验的盈利模式难以形成,使得炒股很难在市场长期稳定获利。

  借助专业投资者

  显然,股市中能赚钱的是一部分人,特别是从中长期来看,持续炒股而成功的人则更少见。在欧美100多年股市的历史上,不少智者已认识到了这个定理,越来越多的欧美股民明白了自己瞎折腾从中长期来看是毫无结果的,于是共同基金行业越来越兴旺,共同基金占股市的交易和持股份额也越来越大。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数量空前增加。1982年,美国的共同基金只有340个,到2007年1月底,美国共同基金达到8125个,超过纽约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只数,净资产总额为10.567万亿美元。美国股市进入“机构投资者”的时代,大部分机构投资者慢慢放弃了传统的“用脚投票、不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华尔街准则”。如今,退休金、养老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已在美国股市中成为中坚力量。

  炒股之前你自我“三问”了吗

  彼得·林奇称,在认识清楚自身的实际状况之前,研究公司的财务指标是毫无意义的。开始投资任何股票之前,投资者都应该首先问自己3个个人问题。

  文/本刊记者 张学庆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认为,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可能不太适宜参与股市。那么,谁又能入市炒股呢?

  彼得·林奇称,在入市前,投资者先要自我测试。这也可以理解是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股市炒股。虽然,中国股市还是新兴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不小距离,但美国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的经验之谈仍值得借鉴。

  彼得·林奇是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前基金经理,在他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从1800万美元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基金成长为12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基金,13年的时间里基金收益高达29%年复利。

  “很显然,股票投资已经成为值得一试身手的赌博,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正确地来玩这种游戏。”彼得·林奇在其所著的书中就提出,“投资者到离自己最近的镜子那儿好好照一照自己,在认识清楚自身的实际状况之前,研究公司的财务指标是毫无意义的。开始投资任何股票之前,投资者都应该首先问自己以下3个个人问题:(1)我有一套房子吗?(2)我未来需要用钱吗?(3)我具备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吗?投资于股票是好是坏,更多的是取决于投资者对于以上这3个问题如何回答,这要比投资者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更加重要。”

  我有一套房子吗

  彼得·林奇说,在你确实打算要进行任何股票投资之前,应该首先考虑购买一套房子,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做得相当不错的投资。虽然也存在例外的情况,例如,房子修建在污水沟上,或者位于房价大幅跳水的高级地段,这些都会导致房价大跌,但在99%的情况下购买一套房子是能够赚钱的。

  数以百万的业余房地产投资者在购买自己居住的房屋上的投资都非常精明。尽管有时一些家庭因为不得不尽快搬家而被迫以亏本的价格将房子卖出,但很少有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住房买卖中连续亏钱,而在股票市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股票买卖中连续赔钱却屡见不鲜。很少有人因为购买一套房子而赔个精光。

  房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买卖房屋,你只要先支付20%或更少的首期房款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这样利用财务杠杆给你增添了很大的经济实力。而用保证金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却经常会碰到被迫卖出部分股票以补充保证金的情况,这是购买房屋的另外一个非常大的好处。

  由于可以贷款买房,如果你只需首付20%的房款购买一套价值10万美元的房子,并且房子一年增值5%,那么你这一年就可以获得5000美元的投资回报,按照你的首付款2万美元计算的投资收益率相当于25%。

  购买一套房子可以一举多得:地方政府房地产税可以用来抵扣联邦税,相当于获得了一份红利。房屋本身可以抵御通货膨胀,房地产在经济萧条时期是资产保值的最佳避风港,更不用说房屋每天为你遮风挡雨带来的舒服享受。最后,如果你决定将房子卖出,你可以用你获得的收入再购买一套更好的房子,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你上一次获得的房屋投资利润交税。

  房地产跟股票一样,长期持有一段时间的赚钱可能性最大。在房屋方面你之所以是一位优秀的投资者,是因为你懂得怎样从顶楼到地下室上上下下查看一套房子的质量好坏,并且你还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

  “难怪人们能够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却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房子时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时却只花几分钟的时间。事实上,他们在选择一个好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择一只好股票的时间多得多。”林奇说。

  我未来需要用钱吗

  “我未来需要用钱吗?”这是彼得·林奇要问的第二个问题。在你买股票之前重新检查一下家里的财政预算情况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如果你在两三年之内不得不为孩子支付大学学费,那么就不应该把这笔钱用来投资股票。也许你是一位寡妇,你的儿子现在正在上高二,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但是却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作为一位寡妇你几乎无力承担这笔学费,所以你很想投资一些安全稳健的蓝筹股来多赚一些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寡妇即使是购买蓝筹股也太过于危险而不应考虑。

  如果没有太多意外情况的话,股票未来10~20年的走势相对来说是可以预测的,至于未来两三年内股票的价格是涨还是跌,对于这个问题的预测的准确概率可能会与你掷硬币猜正反面的准确概率差不多。蓝筹股可能也会在3年甚至5年里一直下跌或者一动也不动,因此如果碰上市场突然大跌时,这位寡妇的宝贝儿子就没钱上哈佛而只能去上夜校了。

  彼得·林奇警告说,可能你是一位需要靠固定收入来维持生活的老人,或者是一个不想工作只想依靠家庭遗产产生的固定收益来维持生活的年轻人,无论哪一种情况,你都最好还是远离股票市场。有很多种复杂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应该将个人财产的多大比例投入股票市场,不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对于在华尔街进行股票投资和赌马都同样适用: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资金只能限于你能承受得起的损失数量,即使这笔损失真的发生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我具备成功所需的素质吗

  “我具备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吗?”这是所有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应该包括: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超然、坚持不懈、谦逊、灵活、愿意独立研究、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以及能够在市场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响保持冷静的能力。就智商而言,最优秀的投资者的智商既不属于智商最高的那3%,也不属于最差的10%,而是在两者之间。真正的天才由于过度沉醉于理论上的思考,结果他们的理论总是被股票实际走势所背叛,现实中的股票走势远远比他们想象出来的理论要简单得多。

  要想取得股票投资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人素质是要有能力在得到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以及得到的信息不完全准确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

  华尔街的事情几乎从来不会十分明朗,或者说一旦事情明朗化时,再想要从中谋利已为时太晚。那种需要知道所有数据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华尔街只会一再受挫。

  最后,至关重要的是你要能够抵抗得了你自己人性的弱点以及内心的直觉。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内心的一个秘密角落里都会隐藏着一种自信,觉得自己拥有一种预测股票价格、黄金价格或者利率的神奇能力,尽管事实上这种虚妄的自信早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被客观现实击得粉碎。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当大多数的投资者强烈地预感到股价将会上涨或者经济将要好转时,结果却往往是正好相反的情况出现了。

  调查表明,在1972年年底股市即将大跌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乐观,只有15%的投资顾问认为熊市即将来临。在1974年股市开始反弹时,投资者的情绪却空前低落,65%的投资顾问都担心最糟糕的情况即将发生。1977年,在市场将要转为下跌之前,只有10%的人认为熊市将至。在1982年这次大牛市行情开始的时候,55%的投资顾问预测的是熊市行情,而就在1987年10月19日的大跌之前,80%的投资顾问却预测大牛市行情即将再次来临。

  “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彼得·林奇称。

  不炒股其实也能投资

  除了股市外,基金、债券、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是获取稳健回报的投资方式,关键是要选对适合自身的产品。

  文/本刊记者 张学庆

  股票市场风险较大,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者,是不是只能储蓄而没有其他投资工具呢?

  目前适合个人理财的工具主要有三类:第一是储蓄类,一般具有保本、保息的特征;第二是保障类,其特点是平时交小钱,在出现风险或意外时能够获得补偿,迅速恢复正常生活;第三是投资类,其特征是投资人自己承担风险,自己获取收益,包括股市、期货、基金、汇市、收藏等。

  基金:选择合适自己的

  投资基金是普通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的一种有效投资工具。由于普通投资者一般资金规模有限,在众多的投资工具上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组合。许多市场对参与者资金量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投资者就会失去许多机会。而通过投资基金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投资基金就是把零星资金汇集成巨额基金,以便参与到各种投资市场,投资者则通过基金的分红和基金净值的提升来享受投资收益。比如,你想投资黄金,就可以投资黄金基金,而不必非买金条不可。投资基金为小额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通向各种投资市场的通道。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开放式基金一共给投资人创造的绝对回报达4700亿元,剔除申购、赎回费用,基金累计收益率33%,相对市场基准取得了年化7.2%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基金业是金融市场当中唯一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行业。

  不过,投资人在选择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投资理财工具的时候,同样需要“知己知彼”,才能够把握现实,做个明白的基金投资者。

  一般来说,承担的风险越大获取的收益也越大。证券投资基金也具有这样的特征。与股票投资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分散投资,规避个股风险,基金投资者共享投资收益,共担投资风险。

  首先,投资者应对自己的投资目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效果有清醒的认识,其基础就是要从四个方面做好投资的自我评估。一是评估自己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从家庭状况、收入水平、经济负担、预期收入等角度做好预判;二是明确投资的基本目标,根据自己的用途做出投资决策;三是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从安全的角度进行权衡和选择;四是评估自身的投资偏好。在风险厌恶到风险偏好的不同组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其次,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其中,股票基金投资风险最大、投资收益也最大,其他种类基金的收益与风险程度依次降低,货币市场基金具有活期储蓄的替代功能。一般说来,年轻人可以更多选择股票基金;即将退休的人宜多选择混合基金,而退休的老人为养老而投资宜主要选择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保本基金。投资者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美国约翰逊图表服务公司对共同基金的回报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基金风险越大,投资回报越高。如果在1963年你将10000美元投资在普通的债券基金上,15年后你会得到31338美元;如果你将10000美元投资在一个平衡型基金上,15年后你得到的回报将是44343美元;如果全部投资在一个增长型或收入型基金上,那么15年后你将得到53157美元;如果投资在一个进攻性的增长型基金上,15年后你将得到76556美元。

  “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产品,以投机的方式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其承受的投资损失可能更大,恢复本金所花费的时间也可能更长。”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注意。

  虽然今年的基金市场,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惊喜,甚至出现负收益,不过在存款利率过低、股市风险大的情况下基金仍成为许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在投资基金以前一定要弄清楚基金的类型,此外还应比较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和不同基金的历史业绩。从长远看,开放式基金不失为一个中长期投资的好渠道。

  债市获取稳健回报

  除了基金之外,国债受到许多稳健型投资者,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的欢迎。国债是财政部代表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国债的收益风险小、信誉高、利息较高、收益稳健。

  目前市场上发行和流通的国债通常有两种: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的利率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且利率固定,而记账式国债的利率则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年利率并且对市场变动较敏感。因此,谨慎的投资者比如老年人可考虑购买凭证式国债,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可考虑买入记账式国债。

  上个月中旬发行的2011年第4期凭证式国债受到市场追捧,该期国债的1年、3年、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为3.85%、5.58%、6.15%,较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高出0.35、0.58和0.65个百分点。随着CPI大幅回落,3年期和1年期央票收益率也先后下调,投资者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以锁定收益。

  此外,如果凭证式国债难以买到的话,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附息式债券和记账式国债则是稳健投资的不错选择。

  人民币理财产品灵活方便

  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是现在适合普通大众的投资产品。人民币理财是银行以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含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其他债券等)投资收益为保障,面向个人客户发行,到期向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具有多种优势,首先其信誉度高。由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是银行推出的,而银行在中国所有金融机构中信誉度是最高的,因此人民币理财产品具有极高的信誉保证。

  其次,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利用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得到一些特殊的债券品种,从而为客户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银行可以利用其特有的优势为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出一些独有的优惠条款。

  相对于国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期限更加短,一般以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为期限,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购买。

  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来看,现在由于四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导致竞争日趋白热化。由于竞争加剧,最新推出的产品条款设置更趋灵活优惠,大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去除了资金配比条款,吸纳储蓄已经不再是产品的出发点,收益率方面也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

  目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基本在4%以上。根据研究机构盛世普益统计,在最近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中,1个月至3个月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3个月至6个月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45%;6个月至1年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为5.69%。

  现在,有的银行每个月都会推出一款产品,不像凭证式国债那样难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其购买方便灵活、风险小、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基本不收利息税等优点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希望在保本的基础上有一定收益的民众投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