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险提示不到位 10万理财产品投资3年亏三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 09:53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王海玉)市民董女士买了10万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40%。没想到,2年下来,10万元被“理”得倒亏40%。“想到最差也有8%的收益,哪看到前面还有‘预期’2个字。”董女士向本报投诉时后悔不迭。

  董女士说,2007年12月26日,某银行水果湖支行的工作人员推荐了一款“眼下卖得最好的理财产品”。尽管没看到产品说明书,她想到《受托理财产品交易申请表》上盖着红章,预期收益率为8%—40%,于是买了10万元产品。

  没想到,此后该产品一直亏损,提前赎回又要交违约金。等2年到期时,亏损超过四成。后来延期1年,亏损幅度仍有三成。

  随后,记者陪同董女士的丈夫杨先生来到该银行。该行一位负责人称,董女士签字的交易申请表上称“本人愿意自行承担办理该产品交易导致的一切市场风险、财务损益和法律责任”,“办理前详细阅读相关产品说明书”。收益率也标明是“预期”,银行行为并无不当。

  这位人士表示,该行总行已将该产品投资顾问更换为更有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去年收益率在10%以上,帮客户挽回了一定的损失。该产品今年可继续延期,建议董女士继续持有。

  不过,杨先生认为,银行涉嫌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率损害储户利益;没及时发放理财产品说明书,说明风险提示不到位。若讨要无门,他将诉诸法律讨说法。

  记者查看说明书发现,该产品部分投资了ETF、LOF及QDII基金。QDII基金主要投资海外市场,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损失惨重。而2007年底股市尚在5000多点,可能是导致这一理财产品巨亏的原因。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