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理财产品今年跑输CPI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 10:48  沈阳晚报[ 微博 ]
品种单调、期限缩短、收益不高、销售火爆品种单调、期限缩短、收益不高、销售火爆

  2010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在公开市场多次控制市场流动性……一系列的政策变化,直接导致今年资本市场一波三折。对此,投资者总结出四大关键词:品种单调、期限缩短、收益不高、销售火爆。

  叫停“银信”

  市场“饿得慌”

  半年发行规模超2.5万亿元,大大超过去年全年,爆发式的增长使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于今年7月2日被银监会紧急叫停。今年上半年,此类产品已占据市场大半份额,银监会突然把银信合作“吹”进禁区,不仅“闪”到了银行,更“闪”到了投资者。当然,市民也从这种变化上,读懂了“收紧流动性”。

  据统计,银信产品被叫停后,市场产品一度锐减六成,甚至闹出“产品荒”。银行职员冯女士回忆说:“那时,银行基本没有产品发行,只有寥寥无几的基金。很多市民天天跑银行,但都空手而归。直到现在,产品数量多了,但品种还是相对单一。”

  产品收益

  先降后升跑不赢CPI

  银信产品大规模退场后,占据市场绝对主力的就要属票据、债券类产品,但此类产品收益跌入低谷。建行理财师彭渤表示,银信产品的年化收益多在3.5%—4%,这与当时在3.3%以下的CPI相比,很具吸引力。“银信”叫停后,市场产品的年化收益一下子降到2.5%左右。但幸好,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

  10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提高约0.2个百分点。12月26日,央行二次加息,再加上年底银行主攻揽存,理财产品收益又突然增加。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投资期限仅仅几天的产品,年化收益都在4%以上。但即便如此,面对11月份CPI5.1%,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难以抵御通胀来袭。

  加息敏感

  缩短理财期限

  2010年,投资者始终面临“两难”抉择。一边是抵抗通胀压力,一边是怕进入加息通道后,政策随时变化而导致投资缩水。因此,市民的投资意愿也越来越短。

  牛先生表示,“我是稳健型投资者,之前愿意购买中长期产品,如果年化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就满意了。但今年形势有变,加息传言一直不断,我也不敢轻易投资。”跟随市场情绪,银行也调整了策略,频繁推出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昨日,记者调查7家银行得知,目前销售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最长不过6个月。

  另外,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起点也有所提高,近期很多银行都出现了10万、50万、甚至100万的高门槛。

  明年市场

  跑赢CPI仍不易

  昨日早晨,市民安小姐得知某银行发售一款20天理财产品,中午她去购买时被告知,俩小时即售罄。其实,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卖已持续了一整年。中行沈阳分行理财师宋岩秋表示,现在很多行都取消了购买预约,每期产品额度有限,有的几分钟就被抢光。

  关于明年的市场,宋岩秋表示:“随着明年的再加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会略有提升,但幅度不大。但在品种和投资期限上,预计与今年市场相仿,难有大突破。”建行省分行理财师李洋表示,明年高端理财市场上会出现创新,例如阳光私募等。但针对普通市民的理财产品,变化不大。至于产品收益,跑赢CPI仍是目标,且并不容易。   

  他们均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打赢资产保卫战的最好“武器”,可把投资期限放宽一两年,投资债券型基金,获得5.5%以上的收益概率较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