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明街坊通胀焦虑 盘点城市囤囤族省钱秘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 11:11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记者 邹捷 巢晓

  远赴郊区买菜、组团土法自榨油、水果洗头水样样“团批”……

  CPI涨幅频创新高,在普及经济学常识的同时,也加深街坊了“通胀焦虑”。虽然国家已出台了种种调控措施,但仍有不少经济专家预测11月CPI增幅将创年内新高;11月初,国家发改委监测的31种产品中,有近80%高于上月。

  在“通胀焦虑”之下,“海囤族”、“榨油族”等悭钱“族群”日益壮大,街坊们囤积各种日用品、“团批”蔬菜水果、回归传统土法榨油……各类悭钱 达人都有自己的省钱秘笈,但共同之处都是尽量远离市中心的大超市、菜市场,到偏远处寻觅平价天堂,城郊菜市场、批发市场和被冷落已久的种菜耕田也因此人气 急升。

  郊区多“平菜” 师奶每天去帮衬

  “习惯了,上午坐车的基本都是去买菜的。”229路公车的司机说,这趟车已经成了“购物车”。229路公车连接罗冲围和石基村黄埔古港,是到黄 埔古港唯一的一趟公车。过去,很多街坊都只是偶尔来这里游览和品尝农家菜,现在很多精明师奶都冲着这里比市区便宜接近一半的蔬菜,每天来报到。

  黄埔古港 样样蔬菜都“平成半”

  在黄埔古港,每天上午八九点,卖菜的小摊沿街摆满,拖着小拖车、背着环保袋来买菜的阿公阿婆和全职师奶到处都是。上周六,记者在黄埔古港的街边 菜摊遇到住在海珠区下渡路的陈婆婆。她家就在下渡路的鹭江新街市对面,走过去买菜不超过10分钟,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9点出发坐半小时公车到黄埔古港买 菜。“这里很多菜的价钱是鹭江新街市的一半。”陈婆婆来这里买菜已有四五个月,儿子媳妇都赞她买的菜又平又靓。她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她跟朋友来吃农家 菜、买本地水果,才发现这里不但水果便宜,不少村民摆卖的蔬菜也相当便宜。从此,她就每天拎着环保袋来报到。“反正我有老人半价优惠卡,坐车又不用多少 钱。”她指着袋里的菜,跟记者算了笔账,今天买的2斤菜心、3斤生菜、2斤上肉,还有茄子、洋葱、花菜等,“菜心在这里买1元/斤,在下渡路要2元/斤, 买菜心就省了2元。”她说,她的来回车费要2元,买其他菜省下的钱,等于是“纯赚”了。

  记者在黄埔古港看到,这里除了有固定的集市摊位,还有不少沿街摆卖的小菜摊。卖蔬菜的陆大姐说,这里既有附近种菜村民、菜田租户来卖自家菜的, 也有从菜田批发的“二道贩”,所以价格有高有低,但都比市区便宜。在这里,“毫纸菜”(每斤单价少于1元的菜)很常见,六七毛一斤的生菜、奶白菜,八九毛 的油麦菜、菜心,比市区的菜市场便宜了20%~50%。

  在黄埔古港的229公车候车处,公车15分钟发一次,每趟都有一二十个拎着满袋蔬菜的街坊,他们有住在海珠区客村、新港西路一带的,也有从天 河、东风路大老远跑来的。住在天河区林和西路附近的梁婆婆说,她每天都要在客村转车才能到黄埔古港来,来回要花两个小时左右,但她还是每天都来。“以前还 可以去林和村附近找便宜的菜,现在难了,这里菜便宜,又热闹。”她每天和同伴一起来买菜,顺便喝粥、买2元/斤的牛奶,“反正有老人免费卡。”

  芳村中市菜市场

  “10蚊鸡”堪称全市最平

  如果说黄埔古港胜在有附近菜田出品的平靓正“毫纸菜”,那芳村的中市菜市场就贵在有“全市最平鸡”。

  在本地师奶爱逛的论坛,近来有不少人在咨询芳村中市菜市场(现名百合园市场)的坐车路线。住在荔湾区西塱附近的全职主妇平姐说,“只要早上坐地 铁到芳村(站)好又多出口,不用问路,跟着人流走就能走到菜市场。”她说,中市菜市场的青菜、肉类都比市中心的市场便宜,其中最出名的是鸡的品种很多,普 遍售价不超过10元/斤,堪称“全市最平”。每天坐车、坐地铁来买菜的,也多是全职主妇和退休的阿公阿婆。平姐说,她家附近就有个生鲜超市,但菜价越来越 高,她每天去中市菜市场买菜,“家里每天都要买菜做饭,多花点时间每天就能省一二十元,一个月下来就好几百了。”

  海囤族、批菜族、榨油族斗悭钱

  物价全面上涨,从大学生到中产阶层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通胀焦虑。有媒体报道,在广州,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日均消费同比去年涨了50元,算下来, 一个月的买菜、水电气、购置日用品开销多出了1500元。除了寄望物价调控、涨工资,实在的广州人更注重花好每一分钱,精明过日子。

  “海囤族” 日用品、蔬菜批发囤在家

  上周末,丁丁和一众在论坛上认识的朋友又到南泰百货批发市场“扫货”,当起了什么都囤的“海囤族”。

  丁丁住在海珠区工业大道附近的金碧花园,有一个两岁多的女儿,平时和丈夫、女儿、公公婆婆同住。“家里的纸巾、洗发水、洗手液、消毒液、洗洁精 什么的都用得特别快。”丁丁说,她原来每周固定去百佳、家乐福之类的大超市扫一次货,但今年以来,她去超市的次数越来越少,原因是涨价太厉害了。她告诉记 者,去年促销时卖15元一条的卷纸,现在要20元还很少打折促销,家里消耗很快的牛奶、糖、油等也一路涨价。算下来,每月的日用品开支至少多了三四百元, “工资不涨花销涨,心理压力大啊,衣服都不敢乱买了。”丁丁说。

  师奶批发客多了1/3

  在广州妈妈网(下称“妈网”)、广州上班族论坛、天涯广东等本地论坛上,近来多了不少到批发市场批蔬菜、零食、日用品的团购召集。丁丁就参加了 好几次妈网上的团购,她去过南泰百货批发市场批发纸巾、洗发水、洗洁精、消毒液,去过一德路批发煲汤汤料、烘培原料、杂粮,还去过江南果蔬市场参与蔬菜、 水果批发……和她有同样爱好的人不少,她介绍说,每次去“团批”,都有十多人同行,光是妈网每周末就有不少类似的活动,“近半年来更多,几乎翻倍了,大家 都感觉到物价压力。”

  在海珠区南泰百货批发市场,做洗发水、洗洁精等日用品批发的档口工作人员肖大姐说,现在很多师奶都流行到批发市场扫货,既有组团而来砍价势头凶 猛的,也有一个人来批量购买的,这类客人比去年多了1/3。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洗发水、护肤品最受师奶们欢迎,尤其是洗衣粉,有些“团批”的客人, 几乎是每人一大箱地往回搬。一家纸巾、纸尿布批发档的老板也告诉记者,有很多妈妈组团来批发,“我们这里肯定比大超市便宜啦,顾客会越来越多的。”

  批菜妈妈嫌家里冰箱太小

  经常去南泰批发家用品的妈网网友小虎妈说,这里的价格跟超市打特价促销时差不多,“但超市特价不是时时刻刻都有,所以批发很抵。”小虎妈近来还 参加了到果蔬市场的批菜活动,“以前只去批发过水果,现在菜贵了,连菜都想去批发。”她说,果蔬批发市场相当专业,批发商都是开着车一大袋一大袋装运走 的,一般都不做零售。他们去“团批”前,“团长”就已经跟批发商们谈妥,最后一行8人批发了几十斤花菜、土豆、洋葱等蔬菜,还每人扛回了几袋20斤装的大 米,“算了下,总数比去超市、菜市场买便宜了一半左右。”她说,可惜家里的冰箱不够大,不然还想再去批菜。

  “榨油族” 土法榨油5升能省40元

  “超市品牌花生油5L装的基本都是100多元一桶,自己榨同样多的花生油不到70元。”住在祈福新邨的文小姐正号召邻居一起去“土法榨油”。文小姐是增城人,她曾在增城一个榨油作坊榨了几桶花生油,用了一阵子后感觉比超市买的花生油还要香,而且关键是够便宜。

  一年油钱省了500元

  在文小姐家,几个有兴趣的邻居都拿到了一小瓶“试用装”。文小姐说,现在的城市人都习惯买品牌花生油,对于土法榨油不太信任,还有邻居怕加工作 坊的生产环境不够干净,还担心工艺不好,无法去除有害物质。但文小姐则说,土法榨油比包装的花生油“原生态”。“我们可以自己去批发花生,然后交给榨油作 坊加工。”她说,自己挑选花生可以保证花生质量,但品牌花生油的原料则不得而知。

  文小姐告诉记者,如果在作坊原料加工全包,一斤油价格大概是7~8元,按5L花生油约有9斤算,大概要花60~70元,“我们人多还能有优 惠。”在超市里,目前如鲁花、金龙鱼、刀唛等品牌的5L装花生油普遍超过100元,算下来一桶能省近40元。文小姐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她家为例,一家四口 一日三餐,每个月就要用一瓶5L装的花生油,一年下来就省了近500元。文小姐的邻居小傅插嘴说,“这还是超市不涨价的基础上算的呢,现在动不动就涨 价。”

  街坊作坊上网揽生意

  记者在海珠区、番禺区都能找到“土法榨油”作坊。一位在海珠区开店的曾先生说,他经营自榨花生油30年了,以前只有附近的街坊来帮衬,随着花生 油不断涨价,他发现网上有很多人“团榨”花生油,于是把自己小店的信息发了上。“有人来团购过了”,曾先生告诉记者,10月才接了一单海珠区某小区的团购 生意。目前,曾先生自榨花生油的零售价是12元/斤,榨5L也要108元,如果榨得少,价钱就和超市持平。但如果团购100斤以上就有8~9折的优惠,还 能免费送货上门,因此还颇有吸引力。

  “种菜族” 阳台天台、小区空地开田种菜

  “小区附近菜市场的葱和香菜都超过8元一斤。”住在海珠区滨江东路附近的小邓说,她虽然住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小公寓里,但近来也迷上了在家 种菜。记者看到她家的阳台里,摆满了长方形的塑料盆,里边种着葱、香菜等菜。她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网上买的“菜盆”,这些菜盆里有配好的泥土,还附送种 子、养料等,很容易培养。老家在北京的她没有种菜经验,不过也很快上手,每天炒菜时就到阳台上摘一些。小邓告诉记者,接下来她还打算种点小白菜之类的,把 小阳台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虽然做饭次数不多,“省一点是一点,希望以后不用去菜市场花钱。”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类适合放在阳台种菜的花盆花槽售价在10元左右,而各类青菜种子1元钱就能买到几百粒。在浙江经营的一位网店店主小杨在电话 中说,买这些阳台种菜花盆的多半是年轻人,有人坦言是因为菜价飙高才开始自己种菜,“这几个月全国到处菜价都高,我们的菜盆销量就特好。”近一个月来,小 杨店里的菜盆销量过百,他也特意在网店宣传中大打“菜价高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招牌。

  在顺德碧桂园、育龙居等小区,有业主还利用小区里的空地种菜。在天河育龙居,记者看到楼前的空地已经被业主们分割成了一片片菜地,每片菜地都有 自己的主人。周日下午,业主们还不忘来看看自己的田地,浇水、施肥,像模像样。在这些地里,种了各色蔬菜。据了解,这都是住户们种来“自给自足”帮补家用的。

  在琶洲附近的雅郡花园,业主刘伯在楼顶天台上开辟了一块菜田,丝瓜、葱、白菜应有尽有。他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种菜,原先有不少邻居都觉得他种菜挺 浪费空间,不过随着菜价不断上涨,效仿他的人也有不少。而刘伯更是在附近的石基村找了块空地,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拓展到了小区外。他说,小区里就一个 小菜市场,价格特别高,现在他们家里吃的菜基本都是自家种的,省了不少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