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对称升息会带来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 07:40  新闻晨报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刚公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我国8月份的通胀压力继续加大,CPI达到了3.5%的年内新高,也是2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相对于2.25%的银行储蓄利率,国内居民已经蒙受了较大的负利率对现金资产的侵蚀。由此,民间有关升息的预期也在不断升温。

  从现实情况来看,的确有提高利率的必要,这既是调控经济,也是为了保证货币购买力,维护储蓄者的利益。但反过来,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显现出流动性收紧的压力,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并不能绝对排除。如果贸然提高利率,对实体经济会造成不小的损害。这种利率涨也不是,不涨也不是的局面,正是宏观政策“两难”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非对称性升息,可能是唯一有效的对策。所谓的非对称性升息,就是在目前条件下,只提高银行存款利率而暂不提高贷款利率。这样一来,即避免利率提高对实体经济可能带来的冲击,也能一定程度上化解负利率对居民现金资产的侵蚀,收到“一箭双雕”效果。

  有人担心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对银行会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也产生利空作用。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仔细想来大可不必。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贷间的利差还是相当大的,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只是适当压缩了存贷利差,仍然能够给商业银行提供足够的盈利空间,尚不至于导致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全面下滑;其次,由于现在负利率太严重,已经使得广大居民对于银行储蓄心灰意冷,积极性不高。最近一年多来,居民储蓄增长缓慢,近来甚至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状态,以至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接近监管底线,从而迫使其采取一些变相的高息揽存措施。时下,监管层对此又严加处罚,更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十分被动。而实行非对称性升息以后,可以提高居民的储蓄意愿,改善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提高其经营能力;三是,虽然实行非对称性升息最近才开始有人提出,但业内早有相当一批人对此形成共识。银行股之所以估值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普遍认为,现在商业银行的高收益是建立在高存贷利差基础上的,并不具有稳定性。随着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过低的存款利率必然会向上浮动,因此商业银行的存贷息差收入趋势上会缩小。而这一点现在已在其股价上有了初步反映。所以,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对于银行股来说,其实际冲击不能说没有,但却比较有限。

  如果实行非对称性升息,应该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储蓄意愿,并且会放慢居民储蓄向股市的流动。但是,现在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数量本身就很少,而且在缺乏大行情的背景下,股市对资金的吸引力是不大的。反过来,对于股市中的资金来说,储蓄利率的提高也未必会导致其回流银行。因此,可以说非对称性升息本身对股市的影响是中性的。但是,一旦实现非对称性升息,会弱化人们对于贷款利率提高的预期,这对股市很容易从利多的角度来解读,从而对行情产生积极作用。

  不管怎么说,相对于通胀而言,现行存款利率是偏低的;而相对于世界普遍的存贷利差水平来说,我国又的确是太大了。果断地实行非对称性升息是现在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政策选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