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层的工资总额将刚好覆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的总成本,最终的结果就是“空手来空手去”,成为“穷忙族”。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取得资产性收入,让薪金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个人财务自由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中产。
■文/本刊记者 李 彤
关于中产阶级(或曰阶层)的定义,每隔几年就会被拿出来激辩一番。以工资额和不动产划分,“被中产”者总有天大的委屈:月薪不低但没有安全感,有房有车但都抵押在银行……其实,完全应当以收入结构来划分。开工厂、办公司,占有生产资料的是“资产阶层”。他们可以亲自打理自己的产业,也可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财产性收入”与薪酬各占收入一半的是“中产阶层”。工资即全部收入来源的是“无产阶层”。
马克思早已说过,工资就是劳动力的成本。所谓劳动力的成本包括衣食住行、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医疗费用及养老储备。少了员工活不下去,多了企业活不下去!
二十多年以前,住房是分配的、医疗是免费的、学校是企业办的……最好的西红柿才5分钱一斤时,企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也只有几十元。现在,一线城市白领工资过万者比比皆是,但蔬菜已经到了三四块钱一斤,房子是高价的、看病是自费的,连幼儿园都是“贵族”的,他们无论如何不会承认已经“中产”了。所以,一个时期的房价是与工资水平互动的。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了,工资水平提高了,那个地区的房价自然水涨船高,据说微软总部所在地的房价就高于周边地区,而且每到微软派发年终奖时房价上涨更甚。就这样,工资上涨支撑了房价。从统计学角度讲,工薪族将在总体上达到收支平衡,普通劳动者一生的工资总额将刚好覆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的总成本。打工者最终的结果就是“空手来空手去”,听起来残酷但却是事实。借用鲁迅的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苦熬苦奔的工薪族都是“真的猛士”。
如何摆脱“无产者”宿命,升值吗?问题是高级白领也好不到哪儿去。年薪百万元不少了吧?但房子要么在CBD附近要么是郊外别墅,车子最少要六个汽缸,孩子从小要进国际学校。高薪、高职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而且丢饭碗的狼狈也远甚于“小白领”。如果有中等以上水平的稳定收入,并且精于理财,薪金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个人财务自由就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一名“中产者”。工薪族的出路唯有一条:取得资产性收入,这正是本策划的立意所在!
从宏观层面来看,居民理财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认识和尊重。财产性收入不是劳动所得,而是资本所得、投机所得。二十年前创办股市为的是“聚集民间闲散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股民的“不劳而获”只是可有可无的副产品。上市公司圈钱、造假一度盛行。现在股市的监管力度、投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这只是个开始,比如对第一套住房以外的投资仍然贴着“投机”标签,总有一天“寓公”也能得到正面评价。其次,财产性收入是财产权的延伸。比如股票就是“高级的私有资产”,如果居民自有房产都不能免于被野蛮拆迁,投资收益何以保障?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六个字但却预示着观念转变的开始。
到2009年11月末,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已近26万亿元,加上企业存款及其他各类存款,总额直逼60万亿元,可说中国人太有钱了。但谁能想到:钱是最不值钱的!今天花百万元买的股票、邮票、金条,十年后可能增值若干倍。甚至一家每年亏损十万元的企业,如果花一百万元买下来并扭亏为盈、越做越大,将来成为上市公司,就会量产亿万富翁……而一万张百元大钞除了是一百万块钱外还能有什么“出息”?钱的万能在于它能“变脸”,否则除了长毛、发霉和贬值没有任何“前途”。所谓理财就是将手里的和未来将取得的现金,有计划地变为多种金融产品或资产的投资组合。根据初步测算,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不到3%。美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高达40%,中产以上的家庭会更高。可以说财产性收入支撑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是民主的柱石、富强的根基。
理财是中产阶层的必修课,在开始尝试千万种金融产品前要始终牢记两个原则:第一,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天的一块钱有价值。今天的一块钱原封不动地放着就会变成明天的一块钱,损失的部分称为“机会成本”,即通过投资理财获得增值的机会。第二,安全的一块钱比面临风险的一块钱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