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个准房奴的理财故事:过度谨慎不可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5日 13:53  《理财周刊》

  文 本刊记者  陈婷

  有的投资者看到机会却不敢大胆投资,只拿出少量资金进行尝试,虽然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率不错,但资金的整体收益率依然不高。

  过度保守时不我待

  家住上海的林先生和妻子月收入总共大约能达到13000元。2008年6月,林先生将金桥的一套房子卖掉,净得82万元,家庭总资产达到102万元,无负债。此后,他们搬到源深体育馆的一个小区,花费3000元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此时,该小区单价约1.4万元,如果购买一套这样88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约130万元。林先生的太太建议买下这样一套房子,毕竟有孩子了,以后上学要分学区什么的。但林先生说,他的总负债不希望超过50万元(差不多相当于五年年收入),如果买130万元的房子,首付70万元(家里留一部分资金),那么还要贷款60万元,每月还款额4000多元。林先生觉得负债太高。最后拿出了15万元投资股市,其余资金都放在银行存款上。

  结果,时不我待。转眼到了2009年年底,该小区单价已经涨到了2.3万元,林先生夫妇那套目标房已经涨到了200多万元,距离林先生的目标反而更远了。还花掉了林先生一家不少的房租。

  潘阿姨也有过“错失良机”的经历。2009年1月,女儿请她和老伴去海南旅游。“当时辰光我真的被海景折服了,想要在海南买套公寓以后好做候鸟老人,舒适得养养老。但老伴不同意,结果没想到今年海南房产会这么热,赶上开发国际岛,房价不太涨得太快哦。”潘阿姨想想真后悔。

  如今不少人都是“房奴”,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按揭。虽然这样的安排有些“囧”,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资产积累、强制储蓄作用。林先生这样“怕负债”的人群倒已经比较稀罕了。

  虽然说在投资中有一定风险意识是对的,但林先生年纪尚轻(不到三十),风险承受能力实际上是较高的,只是他的心理负担能力不足。对他的家庭而言,有一套产权房其实是比较刚性的需求,有能力利用银行贷款来完成这一家庭理财目标,实际上是不错的。可惜,林先生有点“前怕狼后怕虎”的感觉。现在那些钱大部分留在银行做储蓄,也是比较可惜的,收益率实在过低。建议林先生夫妇多做些打算,把家庭资金盘活,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而潘阿姨及其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过法。如果看到合适的养老方式或投资,在不影响自身退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动一动,有时候姜还是老的辣,老年人的投资眼光反而不错。

  勇于承受适度的风险

  林先生、潘老爷子这样样过于保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却不愿意合理举债的人士,一旦错过了利用银行杠杆做巧妙投资安排的机会,可能也就意味着错过了让财富较快速膨胀的机会。

  不如衡量一下自己的还款能力,看看如果做某一项大投资,是否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做到适度即可。

  银监会2004年曾经公布了一个《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单笔房贷的月支出须控制在收入的50%以下,于是,我们可以把贷款额不超过收入的五成认为是一种“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个积极的理财行 为,而是有风险的理财行为了。

  对于太过保守的投资者而言,现在生活成本高,工作辛苦,因此在投资理财上不妨稍微积极一点,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有自信的前提下,使用一点银行贷款,既增加了自己的可支配资源,也可以积累自己的信用。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负债范围内,“让银行为自己打工”,可以算是上上之选。

  附表:不同年龄负债能力指标参考值 

年龄

资产负债率

(不高于)

房贷月供额占税后月收入的比重

(不高于)

负债还款额占税后月收入的比重

(不高于)

备用金维系的时间

(不低于)

25

80%

——

40%

1个月

35

70%

50%

60%

3个月

45

60%

35%

45%

6个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