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月光族变富翁:一个普通上海女人的理财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4日 09:19  《理财周刊》

  时下,“月光族”大军的规模一再“扩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陷入几乎“入不敷出”的紧张态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合理控制开销。毕竟,收入仅仅来自一个月中的一天或两天,但花钱却是每天清晨睁开眼睛后就需要面对的事情。

  那么,“月光”之虞有何破解大法?如何才能有效控制开支,积累出更多的原始资金,为进一步的投资理财做好铺垫?对于一般工薪阶层而言,答案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太多人懊丧地说: 从工资单里看到自己赚了不少钱,但为什么平常用时看不到钱,总是感到钱不够用?为何那么多人加入“月光族”行列中?钱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无度支出等于减少收入

  你有没有想过,钱没有腿不会自己跑掉,钱没有翅膀也不会自个儿飞走。说到底,钱还是被你自己用掉了。

  比如,有人一时兴起就办了张上千元的健身卡,还有人打着“自我充电”的旗号报了价钱昂贵的外语培训班,但最后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坚持锻炼或培训。虽说为自己投资是好事,但在缺乏考量和计划的情况下,这些大笔支出往往容易成为浪费金钱的“重要窝点”。

  还有一些喜欢“血拼”的人们,或者患有流行的“折扣心动症”,或者在换季时节最容易“同情”商家们的“挥泪大甩卖”,每每总要在饰和化妆品上无计划、无原则地支出一笔又一笔。结果到头来,那些衣服的使用寿命总是很短,或者索性被遗忘在某个落里,当初的买单又一次被无端浪费。

  因此,总有人抱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诱惑太多,需要开支的项目太多,时时刻刻都可能需要掏钱。但将来居家、子女教育、养老都还需要大笔的基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控制支出增加节余呢?

  筹划支出“截流”财富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一个普通上海女人的故事,她叫章欣华,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家庭财务主管。章妈妈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虽然收入还有不少的上升潜力,但如果任意挥霍,收入再多也没有用。“不能把收入的一部分留存下来,就等于没有收入”。

  对于一些人经常感叹的“存钱难”问题,14年来一直坚持做家庭支出预算,并每天记账的章妈妈告诉我们,控制开销先要从作年度预算开始,先知道你准备作哪些年度性的事务,如缴保险费、缴学、装修甚至是买房子。同时,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确定每个月的生活开支额度。明了每年甚至每个月需要花多少钱之后,才能有效地“截流”住不该流出去的家庭收入,并让你清楚还有多少能力可以去做其他事务,比如各种投资。

  同时,每天最好能记账,并定期做“审计”,了解和总结钱的流向,以便作出调整。记账还有一个好处,它能时时提醒我们,收入项目永远比支出项目少,收入可能只来自薪水,而支出却有食、衣、住、行、育、乐、奉养等各个项。否则,一些每天不经意的开销,都会成为家庭财富中的“蛀虫”。

  当记账成为习惯,你的开销会开始控制,你的不必要的逛街、“血拼”在减少中,你的闲置物品在减量中,你的空虚会逐渐减少,你的未来将开始富足和丰富。

  亲身实践 已入小康

  章欣华通过身体力行的家庭财务规划,已经令自家的生活小康有余。如今,单位给她配有商务车,女儿已经完成大学业,全家也从老公房到了一套113平方米的新房中,此外还有几十万元的金融资产,正准备去崇明或昆山再投资一套房子用以养老。在她家中,记者还看到了美容院里用来做蒸汽面膜的机器,这样的新式玩意,平常也很难在一个50多岁的母亲中找到,可见他们家现在的生活是尚有余力的

  因此,对于面临家庭财务收支危机的人们,不妨听一听章妈妈的故事,学一学章妈妈的做法。

  一个普通上海女人的理财经

  早在月工资收入只有36元和43元的年代,章欣华和先生沈建国就有能力花10元钱去国际饭店观景窗边吃西餐,现在更是在漂亮的新式公寓里过上了小康生活。一个是老师,一个是私企行政人员,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到底是怎么积累财富的?他们有什么胜出常人的理财经呢?

  每日朝九晚五的生活,每个月按时领取有限的工资,子女基本独立,夫妻两还住在普通的老公房里,晚饭过后或看电视或找人打打麻将,这是目前很多50多岁的上海工薪阶层市民的生活状态。

  然而同样是50多岁的章欣华和沈建国夫妇却过着更加舒适的生活。章女士现在一家私营企业从事行政经理工作,沈先生是上海一个中等学校的营养师,女儿沈艳即将大学毕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两三百元工资,到现在的3000多元月收入,他们两人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普通双职工一样,经历了工资的改革历程。但和别人稍稍不同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的时候,夫妻俩就有能力每两个月花10元钱去国际饭店观景窗边吃顿西餐,或隔几个月去新亚饭店吃烤鸡,过过浪漫的两人世界。到了2003年,他们买下位于白兰路的漂亮公寓,精心装修完毕后喜迁新居,告别了居住多年的老公房。

  现在,章欣华和沈建国在新房里住得乐悠悠。女儿也即将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不再需要他们操心。闲暇时,章欣华在家看看书报、打打毛衣,沈建国则喝喝茶,摆弄摆弄他们家一盆又一盆的兰花,享受着和“花中君子”无声交流带来的快乐。去年国庆期间,他们集合几个亲戚朋友家庭,组团去海南玩了一趟。今年春节,他们打算出钱让父母去海南过两个月的“老年康乐游”。

  “最近我先后去了崇明和昆山考察当地的房产市场,准备再买一套公寓或别墅,以便将来养老之用。”章欣华和记者畅谈着她的养老规划。

  一个工作普通、收入普通的工薪家庭,是如何摆脱常人的平庸生活状态,过上这种乐滋滋的小康生活的呢?在家庭理财和生活规划中,他们是否有些“棋高一招”的巧妙手法?

  近日,记者有幸两次登门拜访了章欣华一家,和他们一起畅谈普通上海人家的理财经。

  换了新房还没变“负翁”

  典雅大方的客厅,欧式复古风格的主卧室,浓郁书香气的书房,简洁大方的厨房,联体式的卫浴设备,清新怡人的君子兰,还有一些可爱的瓷砖、画等小物品的装饰,这就是章欣华和沈建国目前居住的套间。

  这套位于白兰路的新式公寓,建筑面积有113平方米,是在2003年6月购买的次新二手房,当时单价为每平方米6000多元,总价70余万元,现在这边的房价已经涨到18000元/平方米了。

  “以前,我们住在虹桥路上,是两室户的老公房。我们住大房间,女儿住小房间,但她那间还得兼作客厅。现在好了,我们两个人一个主卧室,她一个人两个房间——书房和小卧室都是她的。宽敞多,住起来也惬意了许多。”章妈妈看着女儿笑谈着。

  “其实,当时我们是有能力全额付款的,但考虑到这套房子本来是租给企业办公用的,我们住进来后需要重新装修,装修预算10万元,加上还想留点钱再找适当的机会投资,我们最后还是向银行借了一点钱,但不多,只有5万元,虽然有一点借款,但我们家现在的总资产还是正的。”章欣华介绍说。

  听到章妈妈对当时借款原因的解释,更是让人感觉到她很有理财头脑,因为年逾五旬的她懂得“合理负债”这一“先进理念”。这样一来,他们家可用于投资和派其他用途的流动资产就多了。

  和目前许多年轻人购房后成“百万负翁”不同的是,章欣华一家购买新房后,并没有陷入财务危机中,每月640元的按揭还款额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投资小户型房产本钱翻一番

  章妈妈还介绍说,考虑到买房后要重新装修,他们在2003年11月把老工房卖掉了,也就是买新房差不多半年之后,因此出售老工房的钱并没有纳入新房购屋款中,而是留了下来。怪不得章妈妈可以开心地计划着去崇明或昆山买房养老。

  那么,他们之前怎么有能力花上60余万元钱买下白兰路这套房子,并进行全装修呢?原来,2002年初的时候,他们曾花十几万元投资了一套小户型房子,2003年初转手后净赚了18万元,差不多是1年就获得了100%的收益!加上平常的一些积累,他们就有了换房的能力。

  曾用一半家庭存款买国库券

  不仅是在2004年看准市场投资小房型,并在2007年转手获得翻番的收益,其实章欣华和先生沈建国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了较强的投资理财意识。

  “作为普通的工薪家庭,我们的收入并不比普通人家高多少。但为了多积累财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我们俩一直还是比较关注市场行情的。”

  章欣华给记者翻出了2003年开始用的一个硬抄本,上面记载了他们家的“陈年旧账”。

  “你看,当时我们发了季度奖或月度奖后,马上就会去转购国债。那时候国债利息高,而且还有保值补贴,很划算。我先生还曾建议我去外地收购国库券,可惜当时没去成,要不我们也可以和大名鼎鼎的杨百万一样,成为第一批的百万富翁了。要知道,当时去安徽等地收购国库券每百元甚至能赚上三四十元,收益率高得惊人。” 谈起先生当年的“前卫”投资建议,章妈妈又开心又遗憾。

  章欣华还买过一些股票,前前后后一共投进去差不多20万元。虽然赚得不是很多,但好在没有蚀本。只是几年前感觉股票已经很难投资,就收回了股市中的资金,把精力都放到关注房地产行情上了。

  控制支出为投资留“根”

  “但是,作为普通收入的三口家庭,你们怎么能留出那么多钱去买国库券、买保险、买股票、买房子呢?”接触多了现在的“月光”人群,对于章欣华和沈建国这样普通工薪能留下这么多钱去投资和买保险,记者颇为好奇,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存钱的。

  “说起来,我先生是学校老师,我自己2000年以后转到私营企业工作,现在企业做行政管理工作。我们的收入也就是一般水平,最多只能算中等。但为什么总体感觉我们家的生活状况要比同龄的普通人家好些?怎么会有余钱去投资?我想主要可能因为我一直在进行控制家庭支出的工作。”

  “这种控制,倒不是你们年轻人想象的那样,不用电不用水,买菜不花钱,主要在于做好家庭支出预算,使自己清楚每年、每个月要花多少钱,心里有个数,就可以去合理安排,也不会增加预算外的开支,避免盲目乱花钱。不该花的钱我不会花,该花的地方我也用得开心。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能有足够的钱来养老,因此就会注意每个月都要留一定的资金下来储蓄或投资。”章欣华笑谈。

  家庭记账十四载未间断

  “早在结婚后,我就感觉到她爸爸花钱没有计划性,于是开始有计划地安排家里的各项支出。只不过那时候工资都只有1000多元,很难记账。到了2000年以后,我们俩的工资都有4000多元了,对于家庭财务的预算和管理也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开始系统地记账,每天都要记,至今从未间断。”

  根据章妈妈的回忆,加上翻出来的旧账本记录,看来他们家系统记账的历史已有14年之久了。其中一本账本后面还贴有沈爸爸1995年的一张工资单,那时仅有三四百元。而循着账簿往下翻,沈家各项收入、支出的数目也从三位数,上升到了四位数。

  分类预算管理好家用

  翻着她家以前的旧账本,再看他们的电子账本时,记者产生了一个疑问: 常人都觉得家庭的支表会密密麻麻列满各种项目,但为何章妈妈记录的每月收支状况往往不会超过30笔?有时候他们家一个月的收支笔数甚至还不足10笔?

  细细看来,加上他们的解释和介绍,记者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内幕”,奥妙就在于章妈妈运用了“分类预算管理法”。

  “每个月需要的几项固定开支,如水、电、煤、固定电话费、女儿每月开销等,我都会统计出上一年的总支出额,除以12,作为未来12个月每月的固定支出费用。然后每个月月初从收入中按照预算的金额取出,供日常使用。”章妈妈介绍说。

  比如,2008年5月的账目表中,“月度性固定开支”有6个项目,但在“月度性收支”里却只记录了一笔,表明她在2008年5月5日就将一个月的固定支出都单列走了。而从章家上个世纪90年代的老账本中,也可以看到她家每个月总是有几笔“工资转生活费”、“奖金转生活费”,这其实就相当于电子账簿中的“月度性固定开支”项目。

  而对于很多家庭头疼的买菜吃饭、子女零用等“难记”项目,在章他*的账本里只有简洁的“饭菜金”和“零用钱”两个大项。因为其中的钱到底怎么花掉的,章妈妈早已导先生和女儿自己去记录了。

  “另外,保险费、女儿的学费、每人添置衣物需要的支出、单笔超过200元以上的礼尚往来费用和节日大笔支出等,我都会在年度性消费项目里列支。不再计入每个月的开销预算中。”同样,章妈妈也根据历年经验对年度性的开支做好预算,并根据未来家庭计划作些调整。

  “这样一来,每个月我大概能有多少节余,有多少能力可以用于投资或作其他开支,心中就有数了。这种模式,就好比把不同的钱放在不同的信封里,这个信封可能有形,也可以无形,但心中一定要有数。每个月该留多少用在吃饭上,该留多少钱用于其他各种生活费,都尽在掌握。”章妈妈自信地说。这样的做法也为工作忙碌的章妈妈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