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地大学生来沪 五年实现置业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1日 17:03  《理财周刊》

  (文前提要)立足上海这个大都市是无数外地年轻人追求、向往的目标,不过想要扎根上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如何靠自己的努力买房、买车,真正扎根上海呢?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买房、买车、在上海结婚生子大概是每个外地来沪打拼的上班族所追求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新工作带来更多薪金

  1985年出生的张先生怀着对大都市的向往之情,在本科毕业后离开家乡湖北来到上海,“我比同龄人早读书一年,所以已经工作3年了。”在职场拼搏满三年的张先生月薪从最初的2500元上升到了6000元。“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月的薪水除了可以租房、吃饭外,几乎不能干别的事情,现在总算稍稍结余一些了。”如今,除去600元合租房房租、1800元生活基本开销、100元医疗费外,张先生还能积攒下3500元,这可比刚刚开始工作时有了明显的增长。

  张先生如今就职的房产公司是他2008年初刚换的工作,因此只领过一次6000元的年终奖金,数额相当于一个月的月薪,他不知道未来这笔奖金是否会随着资历、工作表现等有所上升。今年,张先生把到手的年终奖金全数带回老家孝敬父母,这也是他工作以来第一次向父母表表心意,“刚开始的两年里,工作赚来的钱真的很少能够攒下来,虽然很想回家看看父母,但又显得两手空空,今年过年时总算可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一点成绩了。”张先生当初选择闯荡上海,也是希望为父母带去更好的生活条件,多赚些钱供他们养老。

  资产净值积少成多

  颇有点“白手起家”味道的张先生如今的资产净值为52000元。其中资产组成为现金及活存1万元、定期存款25000元、股票投资18000元和债券2000元。负债部分为信用卡欠款3000元。“辛苦工作了3年,才攒了5万多元好像少了点,不过以后应该会一点点好起来吧。”张先生觉得,现在的资产积累较少是因为尚在工作的起步阶段,而且作为外地来沪的年轻人,房租和饮食都要完全自理,这使得他不能在短时间内攒下更多的钱。“只要工作稳定,相信年底我就能再多攒2万元了。”

  在保险方面,张先生没有社保也没有商业保险,但由于经济条件一般,使得他在这件事情上一直很矛盾。“现在我是父母全部的希望,独自在外工作他们也不是很放心,所以投保保险显得很有必要,可是我的收入并不高,眼下最要紧的是多攒点钱,我听说有些保险一年的保费要上千元,这好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张先生想问问理财师是否既有比较便宜,又能提供保障的产品,为他现阶段所用。他同时也表示,等到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收入再增加一些,可以考虑“贵一些”的保险产品。

  为扎根上海而拼搏

  张先生的理想说来很简单,“我希望自己在35岁前可以买一套二室户,并且拥有一辆私家车。”看着上海不断攀升的房价,张先生担心他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虽然我的工资会涨,但怕是赶不上房价的步伐啊!”如何运用结余的工资“生”出钱来成了张先生的一大问题,“我想多投资些股票、基金,最好不用时常打理,收益率能在年均8%~10%的。”他希望理财师能教教他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他笑言,这些都是为将来结婚生子,以及把父母接来上海所做的准备。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本人月收入

6000

房屋月供

600

配偶收入

0

基本生活开销

1800

其它收入

0

医疗费

100

 

 

 

 

合计

6000

合计

2500

每月结余

3500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年终奖金

6000

保费支出

0

其他收入

0

其他支出

6000(孝敬父母)

合计

6000

合计

6000

年度结余

0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元

 家庭资产

家庭负债

活期及现金

10000

房屋贷款

0

定期存款

25000

其他贷款

3000

基金

0

 

 

国债

2000

 

 

股票

18000

 

 

其他金融资产

0

 

 

合计

55000

合计

3000

家庭资产净值

52000

  专家建议一:资产配置分析与理财建议

  针对张先生这样怀揣梦想来沪打拼的年轻人,必须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未雨绸缪做好各项理财规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完成扎根上海的理财目标。

  家庭财务及资产状况分析

  收支状况分析 张先生目前月收入为6000元,月生活支出2500元,每月可净结余3500元,年度收入与支出同为6000元,工作储蓄率为3500/6000=58%。该指标虽然处于合理范围,但考虑到张先生有购房、结婚、生子的计划,而父母的资助又相对有限,所以建议张先生还是应该进一步开源节流,提高每月净结余金额。

  个人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张先生目前的资产共计55000元,包括现金及活存10000元、定存25000元、股票18000元和债券2000元。负债方面仅有信用卡债务3000元。资产负债率仅为5.5%。低负债率将有利于把每月结余用于投资,使资产成长,能在贷款购房以后让张先生更加从容地还贷。因此,在买房前保持低负债率尤为重要。

  资产结构方面,由于张先生目前尚无房产,主要是以金融资产为主,所以如何调整目前资产结构,兼顾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将成为能否实现理财目标的关键。根据张先生的情况建议可将资产调整为如下:

 

投资工具

具体产品

金额

所占比率

预计年收益

综合年收益

货币市场工具

货币基金

10000

18%

1.5%

 

 

 

6%

活存

现金

基金

股票型基金

25000

45%

9%

债券型基金

15000

27%

5%

定存

定期存款

5000

10%

3%

  保障分析 张先生目前既未交社保,也没购买任何商业保险。这对于事业处于上升期,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与日俱增的张先生来说是需要尽快改善的。

  理财目标分析 张先生的理财目标包括35岁前(即10年内)在上海买一套二室户房子,增加保障,拥有一辆私家车,结婚生子,接父母来同住等。以上目标中,购房是张先生在构建好人生保障平台以后的第一理财目标,也是结婚生子和照顾父母的物质前提,考虑到上海节节攀升的房价,张先生必须要早做安排,争取5年内完成置业梦想。结婚生子,照料父母都是人生大事,时间弹性差,所以在安排投资组合时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至于张先生购车的愿望,由于购车后相关费用的巨大支出,应该根据具体财富积累的情况最后考虑。

  具体理财和投资建议

  紧急备用金规划 紧急备用金是个人或家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资金储备,通常为家庭或个人月支出的3~6倍。建议张先生将目前现金和活存的10000元,拿出5000元投资于货币基金,其中3000元可以存在银行卡中,开通定活期互转功能,身边留2000元现金即可,此外,张先生还可以多运用信用卡的免息消费功能,这样可以将现金配置降到最低,从而增加投资资产比例,增加投资收益率。

  保险规划 保险是对个人人力资本的套期保值,是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鉴于张先生面临可运用资金不足的情况,建议在目前阶段可以先参加社保,取得基本保障,然后按顺序购买适量的定期寿险,和人生意外险等低费率、高保障的险种,费用可控制在每年1000元左右,保额为定期寿险20万元,意外险20万元。随着今后资金的宽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可逐步加保健康保险,终身寿险,子女教育险等险种,并逐渐提高保额。

  购房规划 对于连续高企的上海房价,很多人感到茫然。虽然表面上看要实现张先生的购房愿望有一些难度,但理财师认为在配置好资产结构,持之以恒,并适当降低买房预期的情况下,5年内完成张先生置业梦想是完全有可能的。

  具体来说,张先生可以将5年后的首次购房选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外环线附近,此区域的二手房目前均价为11000元/平方米,按两室户50平方米计算,现房屋总价为55万元左右。假设未来十年上海房价年均增长率为8%,张先生的工资成长率为6% ,年通货膨胀率为6%,投资报酬率为6%,30年期贷款利率为5%,则5年后此类物业总价为55×(1+8%)5=81万元,按三成首付算,需有首付款80*30%=24万元,这笔费用的筹备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张先生现有资产5.5万元,按上表6%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10年后终值为5.5×(1+6%)5=7.36万元。第二部分为张先生每年净结余的投资收入CT(1+r)T-1=42000×5×(1+6%)4=26.51万元。两部分合计可筹资为7.36+26.51=33.87万元,完全可以支付24万元的购房首付款。余款57(81-24)万元可借30年期房贷,每月月供为3060元,在结婚之前可考虑将两室户中的一个房间租出去,每月获得租金收入600×(1+5%)5=766元,再加上5年后张先生的每月工资为6000×(1+6%)5=8040,共计766+8040=8806元。购房后可以省下原先租房的费用,则5年后每月生活开销为(2500-600)×(1+5%)5 =2424元。每月净所得为8806-2424=6382元,应付3060元的月供可以做到还贷无忧。结婚后虽然没了租金收入,但合夫妇两人之力还款能力必然增加,再有资金闲余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考虑提前还清贷款或缩短还款期限以减少利息支出。

  结婚生子规划 5年后张先生可将支付完首付款后的余款9.87万元(33.87-24=9.87)用于婚礼花费和生子花费。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小孩的诞生家计支出必然有所增加,子女教育金的储备也将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张先生在成功完成购房梦想后,继续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

  购车计划 购车计划如前所述,可根据实际的投资积累情况,在完成了上述其他理财计划的前提下再予以考虑。

  相信通过努力工作提高收入,同时合理配置有限的家庭资产、重视资产的投资回报,从这两方面入手,张先生扎根上海的梦想就能顺利实现。

  浦发银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财经理  顾利平(AFP)

  专家建议二:保险建议

  张先生希望35岁之前实现有车有房扎根上海的理想,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稳健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自己,通过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收入才能大幅度提高。投资理财首要基础就是保障规划,因为人身风险无法预测,一旦发生,导致大额费用支出和收入损失,不得不动用已有积蓄,通过投保商业保险,避免风险发生导致的财务危机,为已有的资产添置一把保护伞。

  买什么?意外险、寿险、医疗险一个都不能少,今后也可适当考虑养老。张先生作为独子,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他最担心的是,万一发生意外、疾病风险,父母不仅遭受精神上的打击,由于退休收入有限,还要陷入晚年生活无以为靠的境地

  买多少?保费理论上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由于张先生工作还刚刚起步,收入不算很高日常生活开支较大,保费预算酌情扣减,可以控制在年收入的4%~8%左右,也就是3000~5000元以内比较合理。

  下面给出两种不同思路的保险规划方案,可供张先生根据自身需求作参考之用。

  参考方案一 选择纯消费型险种、低保费、高保障

 

险种

保障期间

缴费期

保额

保障内容、目标

保费

综合意外险

1

1

30万元

意外医疗、意外残疾和意外身

故保障,主要为了照顾到个人及父母保障需求。

360/

定期重疾险

20

20

20万元

重大疾病保障,身故保障

740/

定期寿险

20

20

30万元

身故和全残保障。

一旦发生这两类重大风险,父母还有一比理赔金可以作为养老保障

306/

住院医疗险

1

1

 

额度10万元

意外和疾病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最好选择保证续保功能。

374/

总保费

1780/

  这份计划平均每月支出不到150元,即可拥有重疾保障20万元;无论意外或疾病住院,可按照个人自付部分80%比例报销,保证续保额度10万元,意外住院还有额外住院补贴150~300元/天;如果发生意外身故,可为父母留下60万元理赔金用于养老,疾病身故保额为50万元。

  参考方案二:运用理财类保险来实现综合规划功能,保费保额可根据灵活可调、适度考虑养老 

险种

保障期间

缴费期

保额

保障内容、目标

保费

综合意外险

1

1

30万元

意外医疗、残疾、身故保障。

个人及父母保障

360/

投连险

终身

30

30万元

一旦发生风险,父母养老保障和个人养老金储备

4113/

投连

附加重疾

1

1

20万元

收入高峰期重大医疗急用金

投连

附加医疗

1

1

最高6000/

意外、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总保费

4473/

  这第二份参考计划,利用一张保单便于管理,涵盖全面的寿险、重疾、医疗保障,风险保费按照自然费率扣除,初期保费非常低;张先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如结婚生子、贷款买房,调高或者降低保险金额,保费既可年缴,亦可月缴、调高或降低,即使一时经济紧张难以支付保费,只要价值账户余额可以支付风险保费,保单就保持有效。此项计划中,附加重疾每5年为一个保证续保周期,为了避免因健康原因而不能续保,因此建议张先生在3~5年之后,重新投保可保证续保的中长期重疾险。

  上海赢家保险工作室    张玮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