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建楼房倒塌 买家如何索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 16:07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甄爱军

  文前提要:上海“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在建的商品房发生倒塌事故,人们在急切盼望早日找到事故原因的同时,也对开发商该如何赔偿购房者这个问题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在权威部门给出具体赔偿标准之前,我们不妨先听听专家对此的看法。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新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发生倒塌事故,人们在关心建筑质量问题的同时,也关心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开发商如何赔偿购房者?因为,房产可以算得上是绝大部分百姓一生当中最大一笔的投资,很多人都是倾其所有来购买一套房子的,在房价处在上涨阶段的今天,事故的善后处理便变得复杂起来。人们不禁要问,开发商怎样赔偿才算合理?是按照原价赔偿还是照目前的市场价赔偿?是否承担违约责任?是不是所有的业主都可以提出赔偿主张?……

  目前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相信不日会根据事故的原因来确定具体的赔偿方案。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的说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专家个人的分析意见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索赔的标准。

  楼房倒塌受关注

  6月30日下午,当记者来到楼盘倒塌现场时,为避免影响到相关部门的抢险排险工作,这里已被警方控制,一家来自南方的电视台记者想进入现场拍摄,但未得到允许。记者看到有工人正在事发现场附近的河段内清理污泥,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汛期已经到来,要尽快对淀浦河防汛墙进行抢修。

  售楼处已经门可罗雀,虽然大门敞开,但见不到一个人。在罗秀路上,却聚集了很多一探究竟的市民。不过由于事发现场受到控制,市民只能远观,并相互之间交流着听来的各种小道消息。

  在建楼盘倒塌事件发生在6月27日早上5:40分左右,倒塌的是一幢13层的小高层楼房,亲身经历事件全部过程的市民在某房产专业网站的“莲花河畔景苑”业主论坛上发帖称,楼房倒塌一瞬间,造成强烈震动,感觉像是发生了地震。

  目前,设在梅陇西路968号的接待点基本上已经见不到业主,工作人员解释说,经过前三天集中接待,目前业主情绪已基本稳定下来。据了解,楼盘开发商为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800万元。

  目前关于导致楼房倒塌的原因众说纷纭,是地基打得太浅?还是建筑材料质量差?或是施工不过关?……在官方权威机构检测结果没有公布之前,各种各样的说法、猜测满天飞。

  如何赔偿成焦点

  倒塌事件发生后,购买“莲花河畔景苑”的消费者们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并初步提出四点要求,主要如下:1、由于房屋存在质量和建筑隐患,要求立即退房;2、1周之内停止银行的还贷;3、1周内查明并公布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4、要求开发商在1个月内退还房款,支付合同上5%的违约金,赔偿银行利息,参考同地段房价补偿原购房差价,支付动迁过渡安置及补偿费用等。

  据记者了解,目前“莲花河畔景苑”业主都准备向开发商索赔。除了购买倒塌楼房的业主向开发商提出索赔请求之外,在其他10幢楼里置业的业主也准备向开发商提出赔偿要求。

  由于近阶段房价出现上涨,可能会让赔偿问题变得复杂化。据了解,不少业主是在去年年底以1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入的,而现在楼盘均价已经达到15000元/平方米,那么,将按照那种标准进行赔偿呢?

  在此,我们将各种争论的焦点问题集中起来,并听听法律专家对此的看法。当然,其中主要涉及两大人群:其一是购买倒塌楼盘的业主,其二是购买其他10幢楼盘的业主。由于两大人群所遭遇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必须分开来讨论。

  溢价部分应考虑

  对于购买了倒塌楼房的业主来说,专家认为在赔偿时,应该考虑溢价部分。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展告诉记者,对于购买倒塌楼房的业主来说,因为考虑到开发商已经不可能按时交付,形成预期违约责任,因此这部分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王展看来,这部分业主可以获得的赔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房款退还  目前有业主提出退房,并全额退还房款,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虽然还没过交房时间,购房者能否以开发商违约为由解除合同?

  “这部分业主有足够的理由要求开发商退房并退还房款。”王展如是说。王展分析认为,对于购买倒塌楼房的业主来说,完全有理由要求开发商退款。他表示,按照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必须在年底交房,但现实状况是楼房已经倒塌,这实际上可以视作开发商预期违约,虽然理论上开发商还有机会自救,即在未来的6个月内造出一幢与倒塌楼房相同的13层建筑出来,“不过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可以视为零。”王展说。因为建筑施工工期加上地基重新勘察等工作,耗时肯定要超过半年时间。

  基于上述分析,王展表示,既然开发商已经没有能力交付房屋,那么将来必定违约,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解除合同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退还房款。

  赔付违约金  业主提出,开发商应该赔付5%的违约金。这个要求是否合理?

  专家认为,解除房屋买卖合同之后并退还房款,开发商构成根本违约,那么必须赔付违约金。王展表示,在完成房屋买卖合同解除这个程序之后,即表明开发商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内交房,因此按照合同的约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也是合情合理的。当然,具体标准应该以合同规定为准。“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提出违约金的赔偿标准为总房价的5%,这可能是合同事先约定好的,则应该以合同约定为准。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业主可能还会主张开发商承担银行按揭贷款利息,因为在业主看来,楼房的倒塌,而导致自己额外支付一笔费用,显然不能由自己来承担。但专家表示,业主在违约金与银行贷款利息两者中间只能选择一项,而无法同时获得。“《合同法》对此有规定,违约金与赔偿损失两者互为包含关系,这导致两者无法同时得到。”王展说。

  溢价应考虑  业主提出,因为房价的上涨,导致同地段的相同住宅价格出现了变化。而对于业主来说,由于先前购买的住房已经倒塌,因此再次置业时面临成本上升的尴尬现实,考虑到所有事情皆因开发商而起,所以也应该承担这部分费用。

  虽然这项要求饱受争议,但业主并没有提无理要求。据了解,目前同地段相同品质的二手房已经上涨到15000元/平方米,对于在去年底购房的业主来说,每平方米上涨了3000元,也就是说,去年底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前后相差30万元。而对于那些购房自住的业主来说,由于先前购买的楼房已经倒塌而不复存在,重新买房肯定要面临成本增加的现实问题。

  王展认为,开发商应该承担再次置业时由于房价上涨造成的额外负担。他表示,房价不断上涨是现实存在的真实情况,业主再次置业时肯定会面临更高的房价,会形成实际损失,因此如果开发商不赔偿这部分损失,不符合社会常理。

  至于赔付标准如何确定?专家认为可以按照同时期、同地段、同类房屋的当前市场价为比较依据。王展建议,为了能够争取到更为有利的条件,业主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即要真正购房。“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设想,虽然也能通过评估的方式估算出实际损失,但还是不如采取实际行动来得直接。”王展说。

  过渡费用  有业主提出,买房之前为了支付首付款,已经把自己的住房卖掉了,租房等待交房,而现在因为楼房倒塌,平白无故让自己又要多承担一段大约一年时间的租金支出,这部分费用理应由开发商来承担。

  王展表示,对于过渡性费用,的确也属于实际损失中的一种,而且也是由开发商造成的,因此业主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可以向开发商提出索赔。他认为,过渡性费用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房租支出,另外就是过渡期间的银行按揭贷款利息支出,业主可将这两项合并在一起提出。

  如何确定时间长度?因为时间长度决定了赔付金额的大小。王展表示可灵活确定。一般情况下,业主可根据合同约定的交房日期起,到实际取得房产的日期止。当然,也可与开发商具体商定。至于过渡性费用的大小,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租住与所购住房同类型的房子为佳,如果超出这个标准,可能会遭到开发商的反对。

  两大难点存争议

  从目前来看,还有两大难点存在争议。首先,按揭贷款是否继续还?从控制风险角度出发,业主认为应该马上就“断供”。“房子都没了,还有必要再向银行继续支付按揭贷款吗?”这是业主的普遍看法。

  对于还要不要继续向银行还按揭贷款,专家对此意见也不统一。有专家分析认为,贷款合同和购房合同是独立分开的,虽然预备作为抵押物的楼房因为倒塌而不存在了,但一旦“断供”,银行还可以找业主其他财产进行抵押。由此看来,“断供”不仅仅是坏了自身的信用资质,而且还逃不掉债务,这种做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有专家认为,在未取得房产证之前,业主之所以能够从银行申请到按揭贷款,是因为开发商提供了担保。因此业主在此时选择“断供”也未尝不可。不过在做“断供”之前,应该先与开发商之间解除房屋买卖合同,之后向银行提供书面通知,这样,“断供”之后便无后顾之忧。

  其次,其他业主的退房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呢?记者了解到,目前“莲花河畔景苑”近400个业主都已提出了退房要求,这其中包括购买倒塌楼房的业主,也包括其他的业主。可见业主都已受倒塌事件的影响,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上海保瑞律师事务所熊立民律师认为,一般而言,退房难度不小。熊立民表示,按照现行相关规定,退房的前提是整体结构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这意味着楼房已经无法实现居住功能,业主的退房请求才能得以实现。”他说。

  熊立民坦陈,此前购房者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而索赔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对于一些常见的建筑质量问题,根本无法构成退房条件。在此之前,他曾碰到有墙壁裂缝可伸进手指的情形,即使如此,仍然没能退房成功。

  对于“莲花河畔景苑”而言,由于事件波及范围太广,他认为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他看来,如果政府部门请权威机构鉴定后认为,周边还有楼房也存在安全问题,且无法修复,那么业主的退房请求能得到满足。如果周边几幢楼房不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那么,退房的要求恐怕不能获得法律的支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