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专家理财十一招帮助普通人度过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16:07  《理财周刊》

  文/方仁

  (提要)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习惯于超前消费的美国人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如何积累财富成为了当下美国人最热门的话题。为此,理财专家给出“理财十一招”,帮助普通美国人度过眼下的难关。

  一讲到省钱,美国的消费者从以往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陷入沉思”。的确,以往过惯了大手大脚生活的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的理财规划。

  “别让经济危机把你击倒。”美国的理财专家为消费者开出了“理财十一招”。他们告诉投资者:“抓住自己的每一个理财机会,为自己的预算‘减肥’。总之,要从头到脚彻底改变!”

  招数一:重新平衡资产组合

  在美国,绝大多数人在利用401(k)养老保险计划做自己的投资账户。但过去的一年中,许多身处“水深火热”的投资者们都无心恋战,甚至不愿意往自己的账户里看一看。这绝对不是“持股不动”的概念,因为很多人实在是没有这样的习惯。

  但是,现在美国普通投资者需要重新审查自己的401(k)账户了,因为随着股市的大跌,账户里股票与债券的比例已经出现了失衡,需要进行调整了。一年前,如果账户里的组合是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的,目前可能已经变成各50%了。根据统计资料,自从1926年以来,60%股票和40%债券的组合,年收益率达到8.5%,比各50%的组合要高了0.4个百分点。从十年期来看,如果是50万美元的总金额,那前者要比后者多出41000美元!

  熊市已经给那些激进的投资者进行了“自动校正”。2007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超过50岁的投资者,账户里面竟然有超过80%的资金买了股票,现在当然这个比例下降了不少。

  重新平衡资产组合并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至少要每年检查一次自己的账户,当组合的偏差超过5%,就需要进行调整了。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大公司已经提供自动调整投资组合的服务了,只要事先设定好组合的比例,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投资公司去自动执行了。

  招数二:减持国库券

  投资者们渐渐在换掉“低产出的”美国国库券——在去年的市场风暴中,美国国库券充当了避风港的作用。现在很多人正在逐渐开始转换思路了,以投资长期美国国库券为主的共同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十分糟糕,净值平均下降了12.6%,从而使得他们成为了今年以来表现最为糟糕的基金品种。

  更糟糕的是,如果经济复苏或者通货膨胀出现的话,这些基金的损失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因此,要充分做好调仓的准备,减持手中的美国国库券,买入其它品种的债券,如高等级的公司债券以及高品质的政府工程债券,这些债券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美国国库券。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持有国库券比例最高不能超过20%。”纽约的高级理财师卡伦·阿特菲斯特说。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一种固定收益基金,由专业的人士进行挑选相对保守的投资产品,比如公司债券等等。

  招数三:调整预期,回到现实

  当市场好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丰厚的回报。但当市场变得恶劣的时候,人们却因为受尽折磨而苦恼。如果设定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20%?那肯定是一个非正常数字。

  我们的头脑往往会不听使唤。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人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股票飞速上涨,住房价格也跟着节节攀升。然而现在,危机却让人面对现实。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

  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如果……怎么办。如果在未来七年之内,你的损失还是没有办法补回来,怎么办?如果你的住房,在十年之内再也达不到以前的价格,怎么办?

  把这些如果记下来。可能大多数美国人就会推迟退休计划。也有可能让人平静下来,把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继续住。

  通过这些方案,也许能让投资者降低预期,这样就会时不时冒出一两个“惊喜”来。

  招数四:调整房屋贷款

  30年期固定贷款的利率降到了5%以下,这已经是十年来的最低点。所以如果你所支付的贷款利率高于6%,并且打算在自己房子里继续住几年的话,那就可以找贷款机构商谈重新贷款的事情了,虽然重新贷款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但如果能省下足够多的利息,还是值得一试的。

  目前,房屋贷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普通地区,一般的房屋贷款上限为41.7万美元,而在一些高价地区,比如纽约,这个数字为72.975万美元。超过这个上限,购房者需要承受更加高的贷款利率,巨额抵押贷款的利率目前高达6.4%之多!因此,买房一定要量力而行,按照正常规划来看,一般每月的固定贷款、保险以及税收方面的支出,不应该超过固定收入的31%,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个人经济危机。

  招数五:提高信用分

  一个无忧无虑的信用时代已经过去了,充分了解自己的信用的状态,对理财有很大的好处。

  对信用记录的要求,从来没有像现在那样严格。所以,现在每一个人要做的是,到信用纪录的网站annualcreditreport.com上去调查清楚,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信用状况。

  对美国人来说,尽量让自己的信用负债纪录变得更加好看非常重要。“举个例子,如果你有2000美元信用卡欠款,但信用额度达到15000美元的话,那么信用比率就为13%。如果将这一比率调低到10%以下的话,信用记录分数就会自然上涨。”加利·戴特韦勒,信用计分专家表示。

  另外再教你一招:在申请贷款之前一个月,尽量避免使用信用卡。即使你将所有余额都还清了,依然可能会由于信用记录录入的滞后问题,让你的分数延迟计入,这样就会导致你在贷款的时候有一个“信用漏洞”。所以,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不要在贷款前一个月刷卡。

  招数六:节省日常开支

  当一个家庭决定要节省开支的话,他们本能的会减少每天的挥霍,比如像出去喝Lattes(酒)或吃饭。这或许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还是必须有意识地每天节省。

  一个较简单的方法:仔细研究下每月信用卡中自动扣除的公益事业费,那些你从来不看的电影频道?停掉他们。国际长途电话计划?一张电话卡比那些每年打到芬兰的电话便宜多了。所有不必要或很少用到的服务,关掉吧,这可以为你节省不少金钱。

  即使你真的很想保留那些服务,也请谈一个较好的价格。告诉你的服务员,你想退出,这可能会为你砍掉一部分价格。如果客户代表不能帮你,你就找专员,她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低的价格。克拉莫联合咨询公司的执行总监林恩·卡拉莫说:“记住,在经济萎缩的时候,很多公司最怕的事情是丢失现有的客户。利用这一特点,谈个好价钱吧。”

  招数七:请关闭电视

  在经济下沉期电视观众会攀升,这也无可厚非。电视毕竟是一种便宜的逃离现实的方式。但在你打开到关闭电视逃离现实之前,记住黄金档节目都是漂亮的人和漂亮的东西。所有这些或许会影响你的情绪。

  根据波斯顿大学社会学家朱丽叶·肖的说法,“电视会导致高层次消费的欲望。而那促使人们去买东西。”她的研究发现每周多看一个小时电视会促使每年大约多花费200美元。所以,看电视连续剧和纪实系列片的结果就是让你花费巨大。

  如果你不能完全使自己放弃电视,至少停止观看那些可看可不看的,当中夹杂着很多广告的肥皂剧,比如《疯狂主妇》。

  招数八:合理利用保险

  混乱不堪的股票市场,让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降了不少。这就足以解释,为何你的保费比以往提高到了4%,而如果你购买力房子的话,你也会发现房产保险费比以往多了3%,即使房子的价格在不断下跌。

  这是对这些服务“再叫牌”的一个好机会。重新规划一下你的保险计划,如果打包买保险的话,或许还能省下一笔资金。

  对于人寿保险来说,保诚、Banner以及ING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正在提高利率,如果你的健康没有问题,那么也许可以考虑这些保险。

  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比较,或者咨询一名经纪人是必要的。这些会提高你对于各种保险的分辨能力。

  招数九:给健康投资

  美国的公司在不断裁员,工人们却被要求作更多的事情——这不禁给你的身体和精神敲响了警钟。

  忽略这种征兆或许会变得代价巨大。工作上的压力会导致效率低下,从而可能让你丢掉饭碗。不仅如此,这甚至还能影响你的健康,从而对你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所以,是时候找一个健身教练了。大概有56%的公司雇员拥有自己的健身教练。保持健康能够降低医疗费用,而且增加工作效率。因此,健身教练就是特殊的护士,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让你应付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

  招数十:慈善很重要

  即便是亚当·斯密,也明白“集体财富效应”这一说。所以,不仅仅盯着自己的钱袋子很重要,做一些公益慈善,并多学习他人的经验同样重要。

  许多志愿者愿意帮助那些更加穷困的人脱离贫穷。这样做显然能够获得更多交流的经验,而且能提醒你自己,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并帮助那些缺乏理财观念的人脱离贫穷。

  在选择一种慈善事业之前,考虑一下自己有多少从事慈善事业的激情。这样会让你在自己的社区有一个更好的定位。再考虑一下,你希望参加的慈善事业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技巧有帮助。这样的话,就更加两全其美了。

  招数十一:投资自己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失业率首次触及两位数。所以,未雨绸缪,对你自己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成立一个专门投资你自己的基金吧。

  首先就要给自己省下一笔足够你六个月开销的资金。这笔资金是留给你失业以后旅游和寻找工作用的;其次,利用这笔基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如果有可能,换一种行业也未尝不可。

  “保护你的职业是一笔财产。”威斯康辛州的理财顾问迈克尔·郝布里奇认为,“如果你不是经常充电的话,你的价值就将贬值。”

  当然,对于你的理财生涯来说,这点同样适用。而且,你会发现,你的投资很快就会“获得盈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